托育服務一頭連着“家庭幸福”,一頭連着“民族未來”,是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重要舉措。

  不久前,國家衛健委、國家發改委公布了首批33個全國嬰幼兒照護服務示範城市名單,江蘇省南京、蘇州、無錫成功入選。對於蘇州來説,之所以能夠成為“示範”,源於較早地謀劃與布局。這些年,蘇州不斷擴大托育服務供給總量,加快托育服務行業專業人才培養,並給予托育機構補助,創新探索幼有所托、幼有優育路徑,最大限度滿足廣大嬰幼兒家庭需求。

  蘇州致力於建設一座面向所有人、為了所有人、成就所有人的人民城市,做好嬰幼兒的托育服務更是題中應有之義。蘇州傾心托起“城市未來”,為這座“福氣之城”賦予更多內涵。

  

  賈奎紅 攝

   年輕父母托育需求旺盛

  “我釣到小魚了!”“你的小魚是什麼顏色呀?”“是藍色”“對啦,安安真棒!”7月18日上午9點半,在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童元托育服務中心元元班教室裏,老師正在和孩子們玩“釣大鯊魚”的游戲,今年2歲半的安安奶聲奶氣地與老師互動,玩得很起勁。

  包括安安在內,童元托育服務中心收托的嬰幼兒共有25名,最小的16個月,最大的40個月。中心配備了3名老師、5名保育師和1名保健醫生,其中,保健老師是蘇大附兒院的主管護師,老師大多為學前教育專業出身,保育人員均持證上崗,全職照看這些嬰幼兒,月齡偏小的還會安排1—2人看護。教室門口的墻上,當月計劃、每週活動安排以及每天的生活流程等內容清晰展現,涉及嬰幼兒身體動作、認知探索、語言溝通、生活自理等領域,包含了邏輯思維、科學小實驗等游戲,旨在以寓教於樂的方式增強嬰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

  “年輕父母尤其是雙職工家庭,孩子生了沒人帶是他們最大的顧慮。”童元托育服務中心負責人唐葉楓説,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與奇智鐘南幼兒園合作開辦童元托育服務中心,主要為3歲以下嬰幼兒提供生活照料、安全看護等服務。中心於2021年5月啟用,共開設4個班級,提供68個托位,醫育結合,為雙職工家庭解決照看孩子的後顧之憂。

  “孩子放在這裡,既放心又安心,真是解決了我們的大難題!”家長何川和愛人是雙職工,家裏有兩個孩子,老大3歲多,在童元已近一年,老二剛剛2歲。“爺爺奶奶照顧兩個孩子身體吃不消,保姆在早教方面也不專業,年輕父母很需要這樣的托育機構幫忙照看。”何川説,這段時間,他考慮着把老二也送到托育中心來。

  童元托育服務中心是蘇州托育服務的生動“取景框”,它是蘇州市第一個備案的福利性托育機構,也是蘇州衞生健康系統第一個公辦托育機構、蘇州市第一個醫育結合的典範托育機構。蘇州目前共有3歲以下嬰幼兒26.8萬人,如何更好地滿足家長對幼有所托、幼有優育的期望,成為當前面臨的一道必答題。在這樣的背景下,蘇州通過&&多項政策措施、拿出“真金白銀”,促進托育服務高質量發展。

  這需要先解決托育服務供給的問題,讓孩子“有地方可托”。蘇州在全省率先&&《關於促進托育服務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從優化土地規劃政策、拓寬普惠供給渠道、加大財稅扶持力度等六個方面,全力推進政策制度聯動。在托育服務供給方面,蘇州以“三個優先”推動托育服務工作,即優先支持社區發展普惠托育服務、優先支持幼兒園開設托班、優先支持單位為職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務。以優先支持幼兒園開設托班為例,位於吳江區平望鎮的艾爾頓幼兒園是2014年成立的民辦幼兒園,該園從2018年起開設托班,招收2—3歲的孩子,托班人數逐年增加,目前有3個班42名孩子,約佔全園孩子總數的23%。2020年,該園獲評“江蘇省示範性托育機構”。

  蘇州還拿出實實在在的資金補助支持托育機構發展。對已備案的社會辦普惠性托育機構,蘇州給予1萬元/托位的建設資金補助和300—800元/人/月的托位運營補助,對降費收托困境嬰幼兒的,在原補助標準上再增加500元/人/月;對示範性托育機構、品牌連鎖化發展或收托嬰幼兒150人以上的托育機構,給予不低於10萬元獎勵。

  在各項政策的加持下,截至去年底,蘇州全市共有托育機構733家,可提供托位4萬餘個,每千常住人口擁有托位數3.14個。按照“十四五”期末“每千常住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達到4.5個”的發展指標,到2025年,蘇州市嬰幼兒托位數將達到6萬個左右。

  

  賈奎紅 攝

  既要“有得托”,還要“托得好”

  解決好“有”的問題,接下來就是如何做優,不僅讓嬰幼兒“有得托”,還要“托得好”“托得起”。

  走進姑蘇區托育綜合服務中心實踐基地——姑蘇教投合禾托育中心,墻面上,色彩明亮的卡通裝飾充滿童趣;教室裏,有趣多樣的益智類游戲設備,幫助兒童身體各部位的感覺統合發展;閱讀區、保健室、配餐間配置齊全,為嬰幼兒提供全面貼心的照護服務。“90後”全職寶媽牛莉來到這裡接2歲多的女兒暖暖回家,半年下來,孩子的變化讓她很是驚喜,“我們去年底試運營就過來了,平時交流時孩子會冒出來很多新的詞彙,中心面向家長開設的親子活動或者育兒小課堂,我都會過來學習,長知識。”

  合禾托育中心是姑蘇區首家由政府投資、國企運營的托育機構,於今年2月份正式運營,依託悅齡健康綜合服務中心,創新布局老幼共融服務模式。目前,合禾托育中心共有5個班級,可提供85個托位,為3歲以下的嬰幼兒家庭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計時托、臨時托等多樣化的照護服務。姑蘇教投教育管理部副經理、合禾托育項目負責人朱嫣婷介紹,與其他托育機構不同的是,合禾托育中心不僅提供托育服務,還承擔着托育人員理論培訓、兒童課程設置、科學育兒指導的功能。

  同樣的,在常熟市常福託兒所,每一間功能教室裏都有孩子們可愛的身影。去年9月,改擴建一新的常福託兒所開始對外招生,除了提供優質的托育服務外,還面向全市保教人員開展業務培訓,為嬰幼兒家長提供科學指導。

  可以看到,在蘇州,托育服務的範圍正在延展,不僅提供托育,還拓展出培訓、托育産品研發、嬰幼兒早期發展研究等綜合服務內容。事實上,“托得好”遠不止於此,蘇州還重點關注普惠托育服務的價格以及從業人員素質等,讓普惠托育真正走進“尋常百姓家”。

  蘇州對全市所有備案的托育機構進行收費摸底,綜合考慮當地居民收入水平、服務成本、合理利潤等因素,形成普惠托育服務價格。蘇州市衛健委婦幼健康處處長白明華介紹,有政府扶持的普惠托育機構的價格也是動態的,每兩年調整一次,既讓托育機構有一定的利潤空間,又將價格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力爭讓家長“托得起”。

  對於家長關注的從業人員專業素質方面,蘇州探索建立了托育從業人員職前職後一體化培養培訓體系,蘇州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等增設托育服務相關專業,鼓勵與用人單位開展“訂單培養”或員工培訓。同時,蘇州加快建立0—3歲嬰幼兒照護服務專家庫,依託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建設市級托育人才培訓基地,開展人才培養、實訓與技能演練,促進托育服務能力提升,並對符合條件的從業人員進行社保補貼和公益性崗位補貼。

  今年,蘇州繼續把新增普惠性托育機構列為政府民生實事項目,積極建設以普惠為導向的多元化、多樣化、覆蓋城鄉的托育服務體系。目前,蘇州普惠性托育機構共123家,可提供普惠性托位7500個,基本形成了“一街道一鄉鎮一普惠”的建設格局。

  

  賈奎紅 攝

  長效監管助力可持續發展

  伴隨着托育服務工作如火如荼開展,在此過程中,不僅要看到托育機構為家長提供的便捷服務,同時也需要注意後續的一些行業自律、政府長效監管等方面的問題,這樣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做出新突破。蘇州健全“機構自律、政府監管、社會監督”的監管體系,將托育納入公共安全重點保障範圍,規範托育服務秩序。

  6月11日,蘇州市嬰幼兒照護服務促進會正式成立,全市24家托育機構成為首批理事單位。促進會將通過制定嬰幼兒照護質量評價制度,開展托育機構等級評星等內容,以行業自律助推全市托育機構高質量發展。同時,促進會還將建立家庭科學育兒指導體系,定期為家長開展照護知識講座和營養喂養保健講座等。

  “在嬰幼兒照護服務中,尤其需要規範化和專業化為托育市場發展構築安全屏障。”蘇州市嬰幼兒照護服務促進會的第一屆理事會秘書長、蘇州高新區爾家新未來幼兒學校嬰幼部總監楊斐兒説。爾家幼教集團第一所幼兒園成立時,首個托班就誕生了,此後每所新開園都會開設托班,在師資和課程都趨向成熟後,爾家在幼兒園中成立了獨立的嬰幼部,將招生對象下沉到0—3歲,運用幼兒園已有的專業化資源,未來爾家將發力建設0—6歲一體化的高質量優質園。

  行業要自律,政府也要監管。眼下,蘇州正加快智慧托育管理服務信息&&建設,以“互聯網+托育服務”,將嬰幼兒個性化健康與營養管理納入全流程、動態化、精細化的監管中。借助智慧托育&&,蘇州還將推進部門之間托育機構登記備案信息互通,加快托育機構監管的全面性和及時性。

  在此基礎上,蘇州還探索公安、市監等部門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強化托育領域的綜合治理。比如,法院、檢察院等部門聯合製定《蘇州市密切接觸未成年人行業從業人員入職查詢和從業禁止制度實施辦法》,嚴格行業把關;消防部門嚴格落實《托育機構消防安全指南(試行)》,針對存在的風險隱患,督促機構加快落實整改;衛健部門嚴格落實托育機構衞生保健規範,嚴格規範托育機構備案管理……一系列舉措護航托育服務綜合監管。

  社會監督同樣不可忽視。蘇州充分發揮婦聯、計劃生育協會等群團組織的社會監督職能,積極營造良好的托育服務發展環境,群團組織通過傾聽群眾意見、反映群眾訴求,推動托育服務健康發展。

  “促進托育服務高質量發展,事關千家萬戶,事關城市未來。”蘇州市衞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章鳴林&&,蘇州將不斷鞏固全國嬰幼兒照護服務示範城市建設成果,突出普惠優先、培育特色亮點,按照“幼有所托、幼有善育”的更高標準,積極推動托育服務高質量發展,為加快打造健康中國典範城市夯實基礎。(王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