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留住文脈 打開空間 激發活力

  更新煥新,崇安寺步行街全面進階

  “空間視野更開闊了,路面都十分整潔,整個街區黃色的色調跟皇亭、崇安閣的顏色也很搭,賞心悅目,改造得很不錯。”上海交大研究生小袁放暑假回無錫老家,他特意帶着相機到崇安寺步行街拍照打卡,“鋼鐵森林”中這處古今交融的地帶,充滿了他童年的回憶,看著改造一新的街巷,他興奮不已,快門按個不停。崇安寺是無錫“城市原點”所在地,作為梁溪區乃至無錫城市更新的標誌性項目,崇安寺步行街的改造備受關注。記者獲悉,近日,無錫崇安寺步行街改造項目已全面完工,招商工作正全力推進,將於9月底正式開街。

  重塑形象 煥然一新

  暗黃色的墻體,深灰色的屋頂,這兩種顏色搭配起來,顯得高貴而不張揚,改造後的崇安寺步行街讓人眼前一亮。據了解,崇安寺步行街改造項目包括崇安寺一期、二期和公花園三個部分,總面積約為16萬平方米,從街區空間形象重塑、街區基礎設施硬體提升、公花園景觀特色提升、智慧化運營管理四個方面,對崇安寺步行街進行了“量體裁衣”式的空間盤活與升級。

  崇安寺步行街地處無錫市中心,這裡商業氛圍濃郁,文化遺産眾多,城市園林獨具特色,是無錫的“商核”“文核”“綠核”,承載着無錫的歷史積澱,寄託着市民的鄉土情懷。“崇安寺步行街改造項目,突出對傳統文化的尊重、歷史文脈的延續、城市精神的傳承,同時激發街區的商業活力,服務於城市經濟生活發展。”中建科工集團崇安寺步行街改造項目設計總監楊讚英介紹,崇安寺步行街的改造,拆除了違章搭建、臨時店舖,注重在原有建築的基礎上運用現代材料和技術進行更新升級,最大化地保留了街區原有的空間布局、文脈底蘊,同時實現了與周邊環境的和諧共生。

  打通空間 提升性能

  改造提升後的崇安寺步行街整體形象更加符合現代商業需求。改造後,一、二期的空間相互貫通,樓與樓之間採用室內連廊相連接。“我們對建築的性能進行了升級,讓崇安寺的整個空間‘活’了起來。”楊讚英告訴記者,崇安寺步行街和公花園整體改造完工後,打通了地下、地上、空中三個維度的立體空間網絡,實現了城市空間盤活、産業生態構建、人文記憶再生、社交活力重塑四方面的更新發展。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與雲蝠大廈地下空間相連通外,崇安寺步行街一期的地下空間還與地鐵三陽廣場站15號口的地下空間實現了連通,並在地下通道增設了燈光與路牌導視功能,實現了商圈互通,客流共享。“方便多了,從地下走完全不用擔心風吹日曬,颳風下雨。”崇安寺步行街內一家新入駐的商戶經營者告訴記者。

  崇安寺步行街是商業、文化、園林的交匯點,區域內有新中國第一個公益性質的市民公園——公花園。這個街區與生俱來具有多元化、創新性的特質。楊讚英説,他們在設計時也大膽繼承了創新精神,通過符合現代人生活和審美習慣的手法,結合現代、科技、智能的手段,力求打造一個多元化的體驗空間。比如,在建築造型上大膽創新,升級夜間亮化設施,利用光線,配合光影效果,勾勒出交通動線,讓街區在視覺上更加引人注目,讓活動空間顯得更加整體化、連續化。

  入駐首店 吸引客流

  更新硬體,提升業態,進而實現“城市原點”的全面激活。眼下,崇安寺步行街的招商工作正在加速推進,將有一波首店、潮店進駐。崇安閣右側,江蘇首店Choc Choco巧克巧蔻博物館的裝修接近尾聲。一整面墻的大全景落地窗十分醒目,讓人對店舖充滿期待。Choc Choco巧克巧蔻於2010年在澳洲成立。2022年在上海豫園開設了中國首家巧克力博物館,打造集文化、歷史、藝術、巧克力製作和零售於一體的展示旗艦店。“9月30日,巧克力博物館即將開業,這也是巧克巧蔻的江蘇首店。”招商人員介紹,憑藉“城市原點”的資源優勢,這家網紅店在江蘇選擇了落戶無錫崇安寺。

  據了解,崇安寺步行街改造項目的亮點之一,就是打開了公花園毗鄰中山路的界面,實現了公花園與商業街區的完美融合。“不但如此,我們還增加了連接崇安寺步行街區和公花園的立體通道,使得公花園與生活街區完美結合,提升公花園活力的同時,也能為街區商業帶來充足客流。”楊讚英説,這些設計的目的,就是為了吸引更多客流,尤其是年輕群體。行走街區,記者發現,崇安寺步行街也保留了一批老字號和品牌商戶。無錫銀樓旗艦店店長孫麗娟告訴記者,作為街區的一家老店,該店是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為此,在店面裝修升級的過程中,他們特別邀請畫家創作了無錫風景畫作為背景墻。“希望隨着招商的推進,能有更多的優質商戶落地崇安寺,讓街區更加繁榮,人氣更旺。”(張月 韓玲 欽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