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讓居民的幸福感看得見、摸得着——

  衞生死角變身共建、共享“小游園”

  “出門轉角就到,小游園建成以後,我每天都會去散散步、做做操。”説到家門口新建成的這個口袋公園,金匱苑小區3號樓的居民王建棋喜上眉梢。王老伯口中的這個“小游園”位於梁溪區清名橋街道金匱苑小區的東南向、3號樓旁,此前是一處“臟亂差”的小區衞生死角,經過“微幸福”項目改造,已經成為居民休閒、游憩、議事、鍛煉的好去處。

  “空地外圍環繞着一片小竹林,較為‘隱蔽’,這個地方是與揚名街道商鋪相鄰的‘夾花地段’,垃圾亂堆放的問題時有發生。”社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空地內還有不少商鋪私拉的電線,雜亂盤繞,偶爾還會有外來人員溜進來過夜,放任不管,很容易成為“問題源”。經過積極爭取,這個項目成為全市“微幸福”項目,“居民們希望小區裏有個可以休閒的小游園,這個空地不大不小,剛好可以實現這一功能。”社區黨總支書記伍曉燕告訴記者,整個改造持續了一個月的時間,對空地內的小竹林進行了清理,四週墻面進行了粉刷,重新補種了綠化,空地中間支起廊架,增設了座椅,以供居民閒暇時刻休憩話家常。“一開始只是希望將小竹林修整修整,變得乾淨整潔一些,沒想到直接收穫了一個口袋公園,讓我們感到十分暖心。”正下樓準備扔垃圾的張阿姨對記者説。

  居民紛紛參與小游園的改建中,空地變成了“公共綠地”,也成為“共建花園”“共享花園”。游園的廊架旁設有小花壇,居民可以種植自己喜歡的花卉與植物。公園建成後,還舉辦了街坊市集,在社區家長、志願者的鼓勵與帶動下,小區的萌娃們變身“小攤主”,將現場製作的手工文創“廉花”書簽及帆布袋、家裏的閒置品進行義賣。“我們希望與居民攜起手來,共同進行花壇花卉的養殖和維護,希望這裡能成為社區居民進行各類活動的‘陣地’,這也是建設口袋公園的初衷之一。”伍曉燕告訴記者。據介紹,在游園入口處,後續還將安裝隔離護欄,禁止車輛停放,保障游園內居民的通行。廊架四週,還將修建“學習亭”。“通過游園功能的逐步提升,在轄區內打造一個特色鮮明、功能複合、宜賞宜居的綠色共享空間,讓居民的幸福感看得見、摸得着。”伍曉燕説。(韓玲 魯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