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三屆江蘇書展正在蘇州舉辦。其間,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孫曉雲攜新作《大美長江》亮相書展。

《大美長江》由南京大學教授莫礪鋒遴選關於長江主題的古典詩歌、文和賦,由孫曉雲以行草書寫就,讓讀者在感受詩賦文字魅力、體悟長江文化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書法藝術的磅礡力量。

生於長江,長於長江。作為從小在長江邊長大的書法家,孫曉雲在南京生活了六十多年,對長江流域充滿了感情。“長江是我們的母親河。滋養我長大的滔滔江水,承載着我對家鄉的情感,長江文化也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回顧寫這本書的初衷,孫曉雲百感交集,“在長江流域成長起來的書法家、文藝工作者,更應該充分理解和把握長江悠久的歷史文脈和與其相關的文化傳統,並把它不斷地傳承和延續下去。”
扎根長江,着眼當下。孫曉雲希望,通過這本書讓更多人認識長江文化,了解書法藝術。
近年來,由於科技的快速發展,文化宣傳的方式和手段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需要借助新的技術平台、手段,發揮文化科技對文化傳承創新的驅動作用,讓文化血脈得以延續。”孫曉雲認為,電子書、網上電視、掃碼閱讀等方式已經成為新的源頭活水,為新時代的閱讀方式提供了新選擇,而全民閱讀也會以越來越廣泛的方式展開。
去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印發了《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2022年)》《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管理辦法》新版目錄,將“美術與書法”正式列為一級學科,今年下半年啟動招生的研究生培養將按新版學科專業執行。孫曉雲認為,這體現了國家對書法教育的重視,也為推動全民學習書法、閱讀書法、普及書法提供了非常好的契機。
共賞長江,展望未來。談及關於“文化出海”的話題,孫曉雲&&,如今,中華悠久的歷史文化正逐漸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海外人士關注,應該抓住良好的趨勢和市場需求。
在本屆書展中,孫曉雲深感江蘇的文化氛圍、文化底氣和全民閱讀的熱情。“我從第一屆到第十三屆每次都參加,既是參與者、也是見證者。希望本屆書展帶來的《大美長江》能受到更多的人喜愛,我也想以更好的成績參加下一屆江蘇書展。”孫曉雲説。(文靜 報道員:潘霄想 李南丹 徐新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