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揚州:以檢察建議推進溯源治理
在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去年還堆放着鋼管、腳手架的農田裏,今年小麥已喜獲豐收,田埂上,新立的基本農田標識清晰醒目,促成這一變化的是一份檢察建議。
揚州檢察機關針對辦案中發現的社會治理薄弱環節,與黨委政府同頻共振,以制發檢察建議等方式推進溯源治理,協調督促相關部門齊抓共管,2022年以來,相關檢查建議已制發26份。
為促進檢察建議落地見效,揚州市檢察院追求案件高質量、規範化辦理,由檢察長決定啟動調查核實程序、業務部門具體辦理並起草檢察建議、法律政策研究部門實質性審核、檢察長決定制發。其中,重要建議由檢委會討論決定、邀請專家諮詢論證。
2021年底,廣陵區檢察院在辦理多起小微企業隨意處置、排放危險廢物污染環境案時發現,危險廢物産量小、産生點分散、收集運輸困難等是主要成因。承辦檢察官發現,環保部門存在未能全部掌握此類排污企業的數量、危險廢物處理培訓未及時跟上、監管和服務措施不到位等情況。
廣陵區檢察院檢察長將制發給區生態環境局的檢察建議當面送達,要求其了解企業危險廢物處理的具體困難,積極研究解決對策。收到建議後,區生態環境局決定實施“綠島”項目,對小微企業危險廢物進行集中收集、暫存、轉運、處置,並於2022年1月10日對檢察建議落實整改情況作出書面回復。在檢察機關的持續跟蹤督促下,“綠島”項目已於今年4月投入運營。
科學高效的社會治理,需要社會成員協同發力。揚州檢察機關注重建立和擴大“朋友圈”,廣泛爭取各方支持。2021年,儀徵市檢察院在走訪一位市人大代表時,獲悉該市重度殘疾人員在養老保障方面存在諸多困難,遂啟動殘疾人權益保護公益訴訟調查,並邀請人大代表參與。
了解到這些重殘人員無固定收入,亟須納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扶貧對象後,該院向有關部門制發檢察建議,推動對轄區1802名重殘人員落實養老保險代繳政策,且該項支出自2022年起列入市級年度財政預算,讓重殘人員這一特殊群體實現“老有所養”。(楊丁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