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六合科技創新港加速崛起
新華網南京6月10日電(記者沈汝發)8日,航空航天産學研創新融合發展大會暨南航國際創新港推進會在南京市六合區舉行。兩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兩個省級創新平台現場簽約入駐,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等央企聯合校地共建的空間增材製造聯合實驗室、大飛機創新原聯合實驗室、航天裝備智能製造聯合實驗室等簽約落地,5G智慧路燈研發製造産業基地等一批産業化項目簽約落戶,進一步提速六合科技創新港崛起新步伐,賦能六合高質量發展。

江蘇省先進複合材料技術與裝備製造業創新中心為全省三個製造業創新中心之一,實現了六合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零的突破;空間增材製造聯合實驗室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航天五院總體設計部聯合共建,將加快實現我國新一代高端裝備製造跨越式發展;航天裝備智能製造聯合實驗室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上海航天設備製造總廠有限公司聯合共建,將加快實現我國新一代航天裝備製造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大飛機創新原聯合實驗室由中航西安飛機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聯合共建,解決先進製造技術與核心工藝裝備關鍵工程難題;5G智慧路燈研發製造産業基地主要從事5G智慧燈桿研發、製造,利用5G智慧集成燈桿、物聯網及雲計算等技術實現城市照明管理系統智能控制,提高城市照明控制和信息化管理水平。
六合區在全省率先提出建設産業科技創新港,重點圍繞實體經濟和産業高質量發展抓創新。六合科技創新港按照“4個1”(一個科研平台、一個領軍人才、一批産業合作夥伴、一群雙創團隊同步引進、同步落地、共同發展)原則和“一港兩片區”總體布局推進建設,重點以雄州街道和龍袍新城兩大板塊為支撐,通過導入知名高校的創新機構、高層次人才、産業化項目等多維度創新資源,打造科技研發、成果轉化、社會服務、人才引育“四位一體”的創新高地,推動高端人才集聚化、研發載體規模化、産業項目集群化。六合區先後與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簽署了共建創新港合作協議,積極推動南航國際創新港項目運營主體——南京長江工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落地。

六合科技創新港按照“N+X”(“N”是重點打造N個高校院所的科研平台集群、創新港總部,“X”是積極吸引多個國內外高校院所的單個科研平台落地)模式推進建設,積極探索科技賦能、産業強區、特色發展之路。已累計引入落地合作高校人才和産業化項目39個,全力打造國內有影響力的空天科技、智能科技、能源科技、電子電氣創新策源地,助推六合主導産業能級躍升。南京瑞為新材料有限公司已在相關領域布局27項專利,憑藉産品優勢,成立僅一年半時間便獲得兩輪共6000萬元融資;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單忠德領銜的綠色智能製造技術與裝備研究所創新成果迭出。
項目落下來,更要發展好。結合六合科技創新港建設實際,六合區成立了科技創新産業發展基金,總規模10億元,基金投資採用以合作成立子基金投資為主,按照“1+N”模式,即一個母基金統籌管理,N個子基金分類投資,讓“金融活水”源源不斷流向創新港,服務落地項目發展。(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