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6000年前考古“盲盒” 最早的“無錫人”重現天日
原標題:開啟6000年前考古“盲盒” 最早的“無錫人”重現天日
這場不一樣的直播讓網友一同見證馬鞍遺址的發掘
6月2日,一場“開盲盒”式的實驗室考古直播活動,在位於無錫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華東基地舉行,通過全透明的“探源科考艙”,網友一起見證考古專家們對位於無錫的馬鞍遺址的兩座完整墓葬的清理髮掘。專家們證實,作為迄今為止的首批無錫先民已經會製造精美的小型玉器作為裝飾,同時也驗證了距今6000年前,無錫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在母系社會的生活狀態:看不出社會等級分化,貧富差異不大,男性地位低於女性。
無錫歷史可溯自六千年前
2022年4月17日至2023年2月6日,無錫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對位於無錫市濱湖區胡埭鎮的馬鞍遺址進行了發掘,共發現各時期遺跡106處。其中,房址8處,灶1處,灰坑57處,灰溝13條,水井1眼,墓葬26座。
專家們發現,馬鞍遺址時間跨度較長,最早達到了6000多年前的馬家浜文化時期,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首批無錫先民所創造的文化。而馬家浜文化是中國長江下游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以太湖流域為中心,經過崧澤文化時期發展為父系社會,到良渚文化時期率先進入國家文明的門檻。“因此可以説,這一次發掘的墓葬主人,相當於迄今為止最早的一批‘無錫人’!”無錫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劉寶山説。
據介紹,此次馬鞍遺址出土的馬家浜文化時期的遺物種類豐富,包括:捕魚的網墜;以石錛、石鑿、紡輪、網墜為主的生産工具;以陶釜、爐箅、陶豆、陶罐、陶盆為主的日用陶器;以玉玦為主的裝飾品;另有陶球、陶豬等。“這是無錫第一次發現馬家浜文化陶豬雕塑藝術品,也是本地區最早的陶豬。”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生産所用的磨制石器和生活使用的陶器之外,還有罕見的精美小型玉器,主要是用來裝飾的玉玦、玉璜等,“雖然品種、數量不多,但這是第一次發現無錫地區最早的玉器。”這也顯示出,當時的人們已經有相當的“審美”水平了。
同時,因為當時處於母系社會,所以這樣的精美玉器,佩戴的主人都是家族中德高望重的女性。
“葬式”顯示墓葬主人地位
在昨日進行的實驗室方艙考古發掘過程中,考古專家們對實驗室的兩座完整墓葬進行了現場清理髮掘。
研究人員在墓葬中整理出兩具較為完好的人類骨殖,體質人類學博士、南京博物院副研究員朱曉汀向記者介紹了大致情況。根據俯身直肢的埋葬方式和骨骼較細,鈣化程度較低的基本情況初步推測墓中可能是兩個年輕男性,身高大約在1.7米。從兩個墓葬的葬式均為俯身直身葬這一情況來看,進一步證明,當時的母系社會,確實男性地位比女性地位低。“馬家浜文化仍然處於母系社會,男性社會地位比女性低,俯身葬的比例男性較女性也為高。”
不過,此前野外考古發掘過程中,專家們卻沒有發現夫妻合葬墓,單體墓葬之間的隨葬品數量差別很小,墓坑大小基本一致,看不出社會等級分化,貧富差異不大,也印證了母系社會階層沒有發生分化、等級制度還沒有建立的典型特徵。
回到墓葬主人來説,他們是否是無錫的“土著”,以肉食為主還是素食為主,那時的環境是怎樣的,這仍是接下來一段時間的研究重點,考古人員後續將對人骨架進行詳細記錄和處理。而對墓葬土壤乃至空氣的收集和分析,最終會向現在的人們揭曉這個跨越千年而來的答案。
據悉,兩座墓葬完全清理完畢還需要數天時間,“此前發現多座墓葬玉器,就是在俯身葬的死者身體下發現的,因此後期的清理髮掘中,有可能會出現若干隨葬文物。”現場考古專家介紹。
“開盲盒”打造考古新模式
劉寶山稱,本次考古發掘,使用“探源科考艙”進行實驗室考古,並採用直播方式,對公眾全方位開放,多角度展示,對大眾來説是一種新奇的考古方式。
記者了解到,為了充分發揮“探源科考艙”的技術優勢,無錫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此次專門邀請了體質人類學、岩石礦物學、黏土學、微生物學、微痕分析和科技考古等方面的專家,多角度、專業化提取墓葬內的各種信息,從而更全面地“揭秘”最早一批“無錫人”的生存狀態。劉寶山&&,通過綜合分析對比6000年前與今天所處的環境差異、生活生産水平、藝術審美傳承、人類體質變化等等,可以再次實證無錫擁有7000年人類生活史,並幫助公眾了解無錫地區最早的史前文化、最早的文明形態。“此次‘開啟6000年考古盲盒’,也將成為一場生動的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現場體驗課。”(呂曉琪 張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