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要聞 融媒産品 訪談 資訊動態 推廣

“大江行地——多姿多彩的長江生命”巡展南京站開幕

2023年05月25日 14:54:24 來源: 江蘇省科協

  5月24日,在江蘇省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下,科技、文化、藝術相融合的綜合介紹長江主題的科普展“大江行地——多姿多彩的長江生命”(南京站)在南京科技館三樓拉開帷幕。

  此次全國巡展先後在青海西寧、江蘇南京和湖北武漢3地展出。展覽內容基于長江大保護、“十年禁漁”的國家戰略,展現長江流域豐富的水生生物、鳥類、獸類資源以及多元的人文風貌,引導觀眾關注並理解長江大保護的意義,培養保護長江母親河、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意識。

  該展區面積約600平方米,共分四大版塊:“長江潮、共飲一江水”“長江與文明”“大江的脈動”及“共繪長江美好藍圖”,從“多姿多彩的長江生命”這一角度切入,展出了面向全國徵集來的42份長江全流域珍貴水樣、體現長江流域馴化的豐富農作物資源及長江上中下生態特色的珍貴館藏植物臘葉標本72件、項目團隊原創繪制的55幅長江風物明信片以及50幅精美的長江流域珍稀動物手繪。

  該展區的最大亮點是多角度詮釋長江是充滿活力、生命力的大河,著力打造一個多元、豐富、包容的展示環境,讓觀眾能夠多維度、深層次地理解長江對中華兒女及民族發展的重要意義。其中,長江大型珍稀魚類模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鱘、中華鱘和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胭脂魚,真實還原了3個物種在野外記錄中達到的最大體型,其中白鱘7米、中華鱘5米、胭脂魚1.4米,讓觀眾可以一睹當年長江漁民口中“千斤臘子萬斤象,黃排大得不像樣”的原始樣貌。有自高原而下,匯集了長江源頭、上游高山峽谷、中下遊河湖平原不同生境中42件珍稀動植物標本的“長江好奇櫃”,生動呈現長江作為生態寶庫其豐富的生物多樣性。

  為達到更好的宣傳推廣效果,提升展覽的地域特色,本次南京展還開設了“與江共生—長江大保護”互動體驗科普展區。觀眾通過“認識長江——從青藏高原到長江口”,到“南京與長江——身邊的水下精靈”,到“守護生命長江——未來與展望”,到“長江大保護——挑戰與機遇”,再到“長江生物多樣性——長江的生命讚歌”,全方位感受長江多姿多彩的生命狀態。

  互動體驗展區面積約400平方米,項目豐富,有活體展示、標本展示、模型展示(水生生物)和體驗項目(親水互動喂食、VR全景電影—我眼中的長江、探索發現地球禮物—海洋球中找礦石、化石、自然教育手工課程、長江江豚文創産品),觀眾在這可以進行一場生物和科技的碰撞。

  為了打造有別于常規生物科普展覽的空間,激發觀眾對長江生態環境保護的熱情,讓長江大保護的理念深入每一位觀者心中,該展區以雙視角形式,分別通過人與生物兩條故事線索交叉進行的方式進行參觀。兩個故事分別針對成年觀眾和青少年觀眾,在故事中進行科普知識和水生生物保護知識的介紹,寓教于樂,增強長江大保護的共識。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莫過于展區特地打造的長江南京段的生態環境,以負壓缸的手段,向觀眾展示了原生魚類生存的環境及狀態,讓觀眾在魚缸中穿梭,以全新的視角,感受水下精靈們的世界,讓觀眾不僅“看到”,還能“聞到”長江的味道。

  同時,觀眾在這裏還可以沉浸式體驗長江大保護,如通過科普屏幫助江豚選擇食物、水中魚類如何繁衍後代,穿越漁網迷陣感受江豚如何躲避危險,在模擬陳列科研保護站近距離感受水生生物保護工作者的工作環境和科研方式,培養青少年的科學興趣。

  本次展覽由上海科技館、上海長魚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基金會主辦,江蘇省科普服務中心、江蘇省科學傳播中心、江蘇省青少年科技中心、江蘇省學會服務中心、江蘇省科協人才服務中心、南京科技館、南京市秦淮區科學技術協會、南京市水産科學研究所、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護協會承辦。(梁艷)

[編輯: 王玥 ]
010070080010000000000000011111271129644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