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江蘇要聞 融媒産品 訪談 信息動態 推廣
新華網 > > 正文

江蘇游子故鄉“雙向奔赴”,共話共謀“錦繡未來”

2023年05月22日 07:53:09 來源: 新華日報

  原標題:“江蘇發展大會”嘉賓重回家鄉——

  游子故鄉“雙向奔赴”,共話共謀“錦繡未來”

  小滿時節,萬物初盈,有雁歸來。5月21日,全省13個設區市組織開展“共襄江蘇發展行”系列活動,盛邀江蘇發展大會與會嘉賓回家看看。千余位海內外游子,迫不及待地踏上回鄉的路。家鄉有熟悉的老街巷,也有發展的新氣象,他們尋訪着舊時回憶,也心繫着江蘇未來。

  鄉音縈繞,鄉情愈濃。當天,各地活動現場不斷産生新合作、金點子、好聲音。在步履不停的家鄉行中,與會嘉賓將一腔鄉愁轉化為助力家鄉發展的滿滿動力。

  南 京

  “家鄉是我心底最深情的歌”

  “留念南京,留念南京,南京有我少年的夢想,南京是我青春的雕像……”5月21日上午,在第三屆江蘇發展大會“金陵故鄉行”南京高質量發展匯報會現場,土生土長的南京人,國家一級作曲家、演奏家卞留念以一首《留念南京》,唱出游子難捨的鄉情和對家鄉的美好祝願。當天,400余名原籍南京或在南京工作、生活過的鄉賢親友歡聚一堂,共敘鄉情友誼,共話美好未來。

  “我在南京出生長大、走向世界,又從世界回到南京。我感謝家鄉的支持,也願用最好的努力換取這座城市更美的明天。”南京冰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顧凌雲在演講中深情&&,“選擇南京創業,因為這裡是魂牽夢縈的家鄉,更因南京的創新基因和科研實力。”

  當天與會的,還有從外地來到南京,為南京的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的嘉賓。中科寒武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天石介紹,公司的區域總部2020年落地麒麟科創園,2021年1月將車載、自動駕駛、芯片的業務設在南京,今年發布了第一款自動駕駛芯片。未來,公司還將通過風險投資和算力招商,吸引集成電路和人工智能産業鏈相關的企業落戶南京。

  在南京招商四季行“夏之躍動”系列活動的簽約現場,39個優質項目集中簽約。其中,産業類項目31個、投資總額達855.75億元,涵蓋軟體和信息服務、生物醫藥、智能製造等領域;基金類項目3個,基金規模達201.9億元。

  活動結束,卞留念在“活力南京”展&前留影,“父母給我取名‘留念’,就是讓我不忘家鄉,留念故土。家鄉是我心底最深情的歌。”

  蘇 州

  離鄉歸來 仍是主人

  5月21日,第三屆江蘇發展大會系列活動、以“&&蘇州 共築夢想”為主題的蘇州發展大會在陽澄湖畔舉辦,360多名來自海內外的鄉賢嘉賓歡聚一堂,暢敘桑梓情深,共話蘇州發展。

  “蘇州人就是蘇州最寶貴的財富,每個人的故事匯聚成蘇州的傳奇,每個人的精神熔鑄成蘇州的氣質,每個人的不凡拼織成蘇州的非凡,使這座我們無比熱愛的城市如此獨一無二、與眾不同!”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曹路寶&&,希望各位嘉賓以本次發展大會為契機,利用各自的人脈、資源、影響,將海內外蘇州人凝聚到家鄉建設中來。

  “離開蘇州45年,我到了倍感親切的大會現場,還是很快就切換到主人身份。”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行長兼董事會主席金立群&&,他將積極推動亞投行參與蘇州的開放與發展,利用蘇州産業和科技優勢開展廣泛合作。

  家鄉的盛景盛情,也讓盛虹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繆漢根心潮澎湃,盛虹將積極融入姑蘇實驗室發展,加快引進全球頂尖創新資源和人才,加強與國內外知名院所的交流合作,掌握更多“獨門絕技”。

  日本中華總商會評議員會長、EPS集團董事長嚴浩建議,蘇州可以用各種方式和機制搭建平台,進一步梳理和挖掘在日蘇州籍人才。嚴浩與團隊將一如既往當好“智囊團隊”,為蘇州的發展多獻良策;當好“合作夥伴”,為蘇州的發展牽線搭橋;當好“形象大使”,向世界講好蘇州故事、傳播蘇州聲音。

  無 錫

  激揚“四敢”新動能

  共鑄工商名城新輝煌

  百年工商城,一脈鑠古今。5月21日,第三屆江蘇發展大會無錫行暨第六屆全球錫商大會在無錫舉行。第十屆、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原主席黃孟復,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星鶯,全國政協常委、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主席、香港友好協進會會長唐英年,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校長杜江峰,香港隆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榮智健,以及海內外錫商、鄉賢,央企院所負責人,院士專家學者,企業代表等400余名嘉賓相聚太湖之濱,為新時代工商名城建設加油賦能。

  本屆大會以“激揚新征程‘四敢’動能 共鑄新時代工商名城”為主題,設一個主峰會和6個主題論壇,16個總投資額258.42億元的投資項目在大會集中簽約。主峰會上,2023無錫市百強民營企業發布,第九屆唐翔千卓越工程師獎、唐鶴千卓越青年文化創意人才獎頒獎,無錫太湖企業家書院、無錫市錫商公益基金會揭牌,《新時代工商名城建設錫商宣言》發布。主會場外,嘉賓們參觀了無錫市重大産業項目及人文風景勝地,聚焦文化、金融、商貿、科技等領域開展深度對話,為無錫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火花”。

  商聚天下,擎領時代。從“四大碼頭”聲名鵲起,到民族工商業發軔興起、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再到民營經濟開拓奮起,一代代錫商立大志、創大業、乾大事,鑄就了無錫百年工商名城的輝煌榮光。唐英年&&,新征程上,廣大錫商將以更開放的視野和“四敢”奮鬥姿態深度參與無錫建設與發展,在新時代工商名城建設中更好彰顯“錫商風采”、體現“錫商擔當”。

  徐 州

  “我將助力家鄉成為‘美麗中國’典範”

  5月21日,150位海內外徐州籍嘉賓回到家鄉參加第三屆彭城英才薈,共敘鄉情友誼,共話徐州發展。會後,作為受邀嘉賓,挪威科學與文學院院士、挪威工程院院士、挪威奧斯陸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許崇育來到銅山區,親眼見證該區智慧排水系統的上線啟動。

  這是許崇育第三次應邀參加江蘇發展大會。許崇育告訴記者,他在2019年參加第二屆江蘇發展大會期間得知,銅山區水務局將部署建設銅山區智慧排水管理系統,考慮到自身長期從事水資源戰略與水環境研究,便第一時間與其達成了合作意向。

  反哺家鄉,回饋桑梓。2021年,許崇育帶領團隊利用兩年時間為銅山區打造了一套智慧排水系統,其正式啟動上線為該區打好易淹易澇積水點治理攻堅戰插上了科技與智慧的翅膀。

  “城市快速發展,極端天氣多發對城市內澇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啟動上線儀式上,許崇育介紹,該系統將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城市水務、排水業務深度融合,通過全面感知城市降雨、地面積水、管道內水情等,實時預測地面積水發生時間、地點和影響範圍,動態調度防汛排水隊伍、物資和大型排水設施進行搶險處置,實現了超前精準預報、災害預警發布、內澇模擬預演、預案優化修正等功能,構建起排水信息全感知、排水業務全覆蓋、排水調度全智能的數字孿生智慧排水體系。

  “作為徐州人,我將利用自身專業知識和資源,盡己所能,積極對接,助力家鄉早日成為‘美麗中國’的典範。”許崇育説。

  常 州

  闊步邁入萬億之城

  凝心聚力再創輝煌

  5月21日上午,第三屆江蘇發展大會“常州之芯—兩湖澎湃”活動在“兩湖”創新區規劃展示館舉行。來自五湖四海的常州籍精英翹楚、專家學者、業內大咖齊聚常州,共赴鄉情之約、共話桑梓之情、共謀美好未來。

  “2022年常州完成地區生産總值9550億元,正加速邁入GDP萬億之城。常州的美好未來,屬於每個常州人,也要依靠每個常州人。真誠期盼大家當好家鄉發展的參謀者、家鄉未來的合夥人和家鄉形象的代言人。”活動上,常州市委書記陳金虎向遠道而來的鄉賢嘉賓&&歡迎。

  “參加完江蘇發展大會,我將帶着設計團隊走訪句容、金壇、武進、江陰4個新建車站進一步查補細化,力爭為家鄉留下完美作品。”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湯友富是金壇人,他帶領中鐵第五勘察設計院為家鄉設計了高鐵站。他還推動中鐵五院常州分院落戶常州經開區,進一步拉長常州軌道交通産業鏈。湯友富&&,將盡己所能導入更多優勢資源,為常州高質量發展獻策出力。

  “常州是經濟重鎮,也是文化名城。如今,常州即將邁入GDP萬億之城,希望常州繼續大力發展文化,設立常州文化名人博物館,加快把常州建設成為文化大市。”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歷史學教授,中國歷史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錢乘旦建議。

  活動中,一批新能源産業合作項目簽約落戶常州,項目包括溧陽市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項目、武進區車載大算力中央控制芯片項目、新北區鋰電新能源材料項目等,總投資超220億元。“中國新能源汽車充換綠電地圖”在現場發布,“常州之楷—名士風範”鄉賢石揭幕儀式在現場舉行。

  南 通

  通商達天下 聚力贏未來

  5月21日,海內外600名鄉賢回到南通參加第五屆通商大會暨民營經濟發展大會。會上,40個重大項目集中簽約,計劃總投資約418億元,涉及先進製造、科技創新、專精特新、文化旅游、基金合作等方面。

  “創新是刻在南通這座城市骨子裏的基因,是廣大通商走向成功的核心密碼。”中國工程院院士、科技部原副部長黃衛對家鄉變化感到自豪的同時,不忘為家鄉創新發展出謀劃策。黃衛認為,踏上新征程,南通要高起點謀劃、高質量推進、高標準落實創新驅動戰略和人才強市戰略,重視發揮領軍人才帶頭作用,全力支持辦好高等教育,重視創新平台建設,做好産學研結合,打造更多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群。

  “如今,通商已成為南通城市形象的金名片、金招牌,民營經濟成為推動南通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主力軍。”南通市委書記吳新明&&,南通市委、市政府將始終與大家一路相隨、守望相助、鼎力相扶,希望廣大通商發揮資源多、人脈廣、影響大優勢,更多關注家鄉、宣傳家鄉、推介家鄉,積極推動更多優質項目、高端人才和寶貴資源匯集南通。

  當日還舉行了南通海外鄉賢僑團峰會,對表現突出的優秀海外僑社團和優秀僑界人士進行表彰。通商總會海外商會會長陳惠&&,將積極牽線住在國與南通開展經濟貿易交流活動,集聚海外通商的資源,積極推進經貿交流活動,做好南通對外交往的民間友好大使。阿聯酋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執行會長成富強説,將時刻把家鄉發展放在心上、落在行動上,努力講好南通故事、傳播南通聲音。

  連雲港

  群賢畢至,畫出“最大同心圓”

  贛榆煎餅、灌雲豆丹、東海水晶……21日,看著充滿童年記憶的家鄉特産,從第三屆江蘇發展大會馬不停蹄返鄉考察的連雲港知名鄉賢們倍感親切。

  “我出生在海州區錦屏鎮,雖然離開家鄉10多年,但我一直關注着家鄉的發展。”著名書畫家、大灣區聯合會副會長馮錦屏説,“一帶一路”、石化産業基地等連雲港發展關鍵詞他毫不陌生,這次回來,家鄉城市面貌的變化、交通條件的改善,都讓他欣喜不已。

  “對家鄉的愛,匯聚起來,就是家鄉發展的強大力量。家鄉的發展已經站上了新的起點,比任何時候都渴求人才,我們熱切呼喚四海游子‘燕歸巢’,在家鄉的沃土上施展才華、成就更大事業,為家鄉發展畫出‘最大同心圓’。”在連雲港發展暨産業投資懇談會上,連雲港市委書記馬士光向家鄉人發出熱情邀請。

  “作為家鄉人,沒有理由不為家鄉做點貢獻。”香港中康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忠在老家灌雲縣打造的叮噹古鎮項目已經建成運營,不久前上榜第三批省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建設單位名單,讓灌雲人休閒消費多了一個好去處。

  “自貿試驗片區是一個巨大的政策優勢,希望連雲港從數字化管理、服務提升等方面,進一步高質量推動自貿試驗片區發展,與物流、産業鏈更緊密地結合,讓連雲港的優質産品更多地出口到國外。”南非開普半島理工大學工程與建築環境學院副院長顏炳文説。

  淮 安

  鄉賢齊獻力 同追復興夢

  21日,12名參加江蘇發展大會的淮安鄉賢受邀回到家鄉,先後參觀了中國水工科技館、板閘遺址公園、裏運河文化長廊、重特大産業項目等。這座擁有千年歷史的“運河之都”,用日新月異的發展速度回應城市復興的夢想,也驚艷了在場每位海內外游子的拳拳之心。

  “家鄉變得這麼美了!”回到老家的淮安鄉賢漫步在板閘遺址公園,沐浴着初夏陽光的運河波光粼粼,兩岸花草豐茂。“淮安的變化讓人刮目相看,跟我1996年離開時真是天壤之別。”大連嘉垣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遼寧省江蘇商會會長劉慶是淮陰區南陳集鎮人,如今水陸空鐵四通八達、城鄉面貌煥然一新的老家讓她直呼“認不出”。

  更令人振奮的是淮安項目攻堅前進的滾滾車輪。在天合光能項目、鵬鼎控股淮安廠區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這幾年新簽約的重特大項目相繼落地,我相信這對淮安未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是個很好的開端。”上海交通大學碳中和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林千果&&,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國家重大戰略決策。近年來,淮安聚力打造“綠色高地,樞紐新城”,在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方面有着巨大優勢。“淮安有得天獨厚的鹽穴資源,結合科技創新能夠為淮安鹽穴儲油儲氣儲能産業帶來更多項目機會,我將參與鹽穴的綜合利用開發,也將爭取帶動更多國內外龍頭企業了解淮安、落戶淮安。”林千果説。

  鹽 城

  發出“四份邀請”

  共築“工業強市”

  5月21日,出席第三屆江蘇發展大會的部分鹽城籍嘉賓回到家鄉,與親朋暢敘友情、領略家鄉生態美景、感受故土滄桑巨變。3天前的5月18日,恰逢鹽城投資環境説明會暨丹頂鶴國際濕地生態旅游節開幕。當天,部分出席發展大會的嘉賓已提前一步返鄉,參加鹽城“5·18”活動。

  澳門江蘇商會執行會長薛浩藝説,今天的鹽城已是一座現代化都市,但家鄉的美食仍是他味蕾上的幸福記憶,特別喜歡鹽城“八大碗”,每次回來,都要品嘗一下。談到與鹽城的商務往來,他自豪地説,這些年,商會與鹽城多個部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積極參與鹽城對外招商工作,並協助鹽城在港澳地區多次舉辦投資説明會、産業推介會等重大活動,每次活動都碩果纍纍。

  “5·18”活動當天,鹽城市委書記周斌代表鹽城市委、市政府和800萬熱情好客的鹽城人民,向海內外朋友發出“四份邀請”:相約鹽城,共賞全景世遺;相約鹽城,共享戰略紅利;相約鹽城,共享發展機遇;相約鹽城,共做最佳拍檔。“今年,我們將繼續發揮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國際資源優勢,在國際貿易人才引進、境外金融資本引入等多個方面加強與鹽城的合作,為家鄉發展再作新貢獻。”薛浩藝説。

  作為僑界領袖,泰國江浙滬總商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王軍民得知鹽城要以“企業敢幹”打造工業強市的硬核支撐後,深受鼓舞。他説,工業強市離不開一個個重大項目的強有力支撐,“期待一個個鏈條完備、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地標産業能在家鄉鹽城加速崛起”。

  揚 州

  走遍千山萬水,還是家鄉最美

  5月21日的揚州群賢畢至、鄉情濃郁,“共襄江蘇發展揚州行”活動拉開帷幕,參加第三屆江蘇發展大會的揚州鄉賢回到故鄉,尋根鄉愁記憶、共敘桑梓情誼。

  當天上午,嘉賓們先後來到江蘇華鵬光伏科技公司、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參觀考察,見證揚州發展新成果新變化、感受揚州發展強勁動能。“幾年不見,家鄉的産業在發展、企業在進步、文化事業蓬勃興旺,作為揚州人非常驕傲和自豪。”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院長楊德仁激動地説。

  “每次回來都很高興,聽到揚州話真的很親切。”聯合國國際電信聯盟原秘書長趙厚麟離開家鄉40多年,1999年他首訪阿根廷,一曲江蘇民歌《茉莉花》讓他感動,對家鄉的思念之情愈發強烈。

  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天津市原市長戴相龍,作為中國金融業改革開放的見證者、實踐者,一直關心和支持家鄉經濟社會發展。戴相龍曾支持有關市(縣)發展汽車製造業和大型銀行的後&服務項目。戴相龍説,“我做得還不夠,以後將會更多推介揚州,為家鄉發展更多出心出力。”

  “希望廣大鄉賢能夠常回家看看,多多關注家鄉的發展,多獻睿智之言,多提務實之策;希望廣大鄉賢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牽線搭橋’,推動更多海內外朋友到揚州開展交流合作。”揚州市委書記王進健&&,希望廣大鄉賢繼續講好“揚州故事”,為“好地方”“打call”,為月亮城代言,讓更多的人關注揚州、了解揚州、走進揚州。

  鎮 江

  情滿鎮江城 共繪新圖景

  情滿鎮江,共襄發展。5月21日上午,來自海內外的鎮江鄉賢嘉賓齊聚一堂,參加第三屆江蘇發展大會鎮江行合作懇談會,暢敘家鄉情誼,共謀發展未來。聽聞家鄉最新定位“創新創業福地,山水花園名城”,同濟大學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歐洲科學院院士、德國工程院院士張弛深表讚同,“真是講到我們心坎裏了,感覺中國式現代化鎮江圖景越發清晰。”

  參觀游覽中國米芾書法公園與中國醋文化博物館,感受層林疊翠的美景和神韻天成的翰墨書香,以及醋文化博物館精妙釀醋工藝和深厚釀造歷史……在“江中寶島”丹徒區世業洲,鄉賢丹徒行專場活動引得“游子們”連連讚嘆、嘖嘖稱奇。在江蘇科技大學,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理事長茅玉麟親手為以父親名字命名的江蘇科技大學“茅以升班”揭牌,為鎮江打造從小學到大學傳承茅以升精神的人才培養體系。

  醞釀、籌備一年的鎮江市鄉賢文化促進會在此次鎮江行期間成立,236名個人、14個團體單位成為首批會員代表。“工作中常常想到鎮江,生活中經常回到鎮江,把家鄉的好聲音、正能量傳出去,把先進的理念、優質的資源帶回鎮江。讓鎮江與時代貼得更緊、與世界融得更深。”中國工程院院士王禮恒在賀信中動情地説,“千山萬水隔不斷,一生眷戀是故園。”

  泰 州

  “家鄉的繁榮發展,是我們的共同心願”

  “我是從姜堰梁徐走出去的,離開家鄉已有40多年,今年是我第一次受邀參加江蘇發展大會,感到非常開心!”《大公報》總編輯於世俊説,此行感受到家鄉發展的巨大變化,今後要“常回家看看”。

  作為江蘇發展大會的延續,泰州市21日舉辦“共襄江蘇發展行”泰州專場活動,23位鄉賢名人回鄉共話鄉情,共謀發展合力。嘉賓們參觀考察了梅蘭芳紀念館、望海樓、中國醫藥城博覽館,並與家鄉市縣兩級領導座談交流,暢談合作謀發展。

  於世俊建議要進一步加大對內對外宣傳推介力度,講好江蘇故事,展示泰州新形象。作為媒體人,他也願意助力家鄉宣傳推廣,進一步深化蘇港兩地交流合作,吸引香港優質資本和高端人才落戶江蘇、落戶泰州。

  “作為一名‘新泰州人’,我每次來這裡就像回家一樣。”加拿大江蘇國際商會會長、江蘇省政協海外代表姜睿説,這是他第4次走進泰州,覺得泰州的變化日新月異,看了望海樓後更是深有感觸。他告訴記者,這次來泰州主要有兩個想法:一是論證在泰州設立“中加創新科技城CCIC”中國園區的可行性。中加科技創新城是江蘇省與友好姐妹省安大略省重點支持的戰略合作項目,擬在加拿大的安大略省和中國江蘇都設有園區。二是論證推動泰州市與被稱為加拿大“硅谷”、加拿大“科技之都”的萬錦市締結友好城市。為促成這兩件事,他願意盡己所能多作貢獻。

  宿 遷

  為家鄉的每一點進步感到由衷自豪

  5月21日上午,宿遷市委、市政府舉辦主題為“智享生活、數創未來”的第五屆運河電商大會。來自海內外的270多位嘉賓共聚電商名城,以誠相見、深化合作、共敘鄉情。活動現場,78個億元以上項目完成簽約,協議總投資1042.9億元。

  比利時惠邦股份董事長、比荷盧江蘇總商會永久名譽會長佴同濤始終牽掛着家鄉宿遷的發展和變化。“短短27年時間裏,宿遷從小縣城蝶變成如今的現代化中等城市,地區總産值增長了33倍,一躍成為江蘇乃至長三角地區發展最快的城市!”對家鄉的變化,自1995年赴海外留學、創業,在比利時生活了近30個年頭的佴同濤感慨不已。

  “宿遷古有‘第一江山春好處’的讚譽,今有江蘇生態大公園的美名,是一座生態優美、宜居宜業的文明城市。”佴同濤&&,家鄉每一點進步、每一天的變化都讓他由衷地感到驚喜、激動和自豪。

  作為3次參加江蘇發展大會的嘉賓,佴同濤一直在為江蘇和宿遷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2018年3月4日,在他的推動下,宿遷市與特姆塞市締結為友好城市;2019年,佴同濤在歐洲投資建廠,把宿遷的水餃推向歐洲;今年,佴同濤則打算把比利時的精釀啤酒帶到宿遷,助力酒都宿遷譜寫更美篇章。(鹿 琳 張珺 周成瑜 龔琰 馬 薇 張 濤 范玉賢 丁宏波 吉鳳竹 張莎沙 卞小燕 周 晶 薛 誠 顧介鑄 孫旭暉)

 

 

【糾錯】 [責任編輯: 沙佳儀 ]
新華網客戶端
010070080010000000000000011111131129634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