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南京都市現代農業暨六合優質稻米鄉村産業項目招商推介會在“嶺東門戶、華南要衝”——廣東省汕頭市舉行。這是全市農業農村領域“走出去”招商的重要舉措,是長江三角洲與韓江三角洲雙向奔赴的嶄新篇章,是“寧”心聚力、共謀發展的生動實踐。福建省閩糧購銷有限公司董事長錢小虎,汕頭市委農辦副主任、市鄉村振興局副局長李澤泉,南京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楊宏玉,六合區人民政府副區長王軍,以及汕頭、南京兩市農業農村系統相關負責人,兩地商會及企業代表60餘人參加活動。
稻米為媒,牽起寧汕兩地合作新緣。推介會現場,集中展示了六合區水稻推廣品種米樣16個,其中:寧香粳9號、南粳9108等優良食味粳稻品種米樣8個,徽兩優絲苗、荃兩優美香新佔等優良食味(均為2級米質)秈稻品種米樣8個。一批優質稻米暨鄉村産業項目集體簽約,為全面推進六合農業主導産業和招引社會各類資本注入新動能。推介會氣氛熱烈、碩果纍纍,集中簽約稻米購銷、鄉村産業類項目共計16個,其中原糧購銷合同額5萬噸,優質大米購銷合同額5萬噸;鄉村産業項目投資額約3.5億元。推介會現場,南京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對南京都市現代農業發展情況做了宣傳,發布推介農業招商信息近百條,吸引汕頭各類客商來寧投資、建功立業,攜手南京“三農”描繪鄉村新藍圖,共同開創大未來!
大美六合宣介給嘉賓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六合生態本底優越、産業基礎紮實、文化底蘊深厚,是江蘇南京的農業大區、重要的農産品保供基地,擁有“中國民歌之鄉”“中國觀賞石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和“中國美食文化之鄉”稱號,茉莉花民歌小調賦予了六合豐富多彩的生活氣息,天賜國寶雨花石帶動了富民強村,農民畫描繪出大美六合,六合頭道菜、龍袍蟹黃湯包等60余種聞名遐邇。
近年來,六合區把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作為南京的“米袋子”“菜籃子”、南京重要的農産品保供基地,六合常年糧食總産量穩定在40萬噸以上,約佔南京市的40%,蔬菜播種面積30萬畝左右,總産約70萬噸,約佔南京市25%,糧食生産全程機械化水平95%,特色農業機械化水平70.7%;積極打造優質稻米、綠色蔬菜2個主導産業和薄殼山核桃、鴿、雞3個特色産業,成功入選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創新試點縣、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典型案例和江蘇省農村改革試驗區,先後獲得江蘇省發展現代高效農業成效顯著區、綠色蔬菜産業特色縣、全程全面機械化示範縣等榮譽,連續3年在江蘇省實施鄉村振興考核中位列縣(區)級綜合排名第一等次。
“六合是領略自然之美不可不到的地方,是體驗‘詩和遠方’不可不到的地方,是感受鄉土美食和‘三農’情懷不可不到的地方,大美六合一定不負眾望,都市田園定會不虛此行!”六合區副區長王軍在致辭中&&,邁入“十四五”,六合區着眼放大自身優勢、彰顯六合特色,提出“建設以人民為中心的大美六合”的發展願景,聚力擦亮創新強效産業名片、江北門戶窗口名片、古棠新韻宜居名片、襟江帶滁生態名片、四鄉集萃文化名片、基層善治幸福名片“六張名片”,努力打造南京産業增長極、宜居新空間、生態後花園。
“我們將為企業‘點亮一盞燈’,讓您們能夠闊步前行;我們將為企業‘撐起一把傘’,讓您們能夠無懼風雨;我們將為企業‘燒旺一爐火’,讓您們能夠心有歸屬!”六合區農業農村局負責人&&。汕頭是東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也是我國最早開放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六合與汕頭雖相隔千里,但深化改革的願望一樣迫切,開放發展的前景一樣廣闊。熱切期待粵、港、閩尤其是汕頭的企業界,攜手南京六合深耕糧食産銷協作之緣,共謀優質稻米及鄉村産業發展。
推介活動結束後,與會人員還參觀考察了弘明米行、新國盛供應鏈等糧食購銷企業,進一步加深兩地在産銷合作、品牌共建等方面的交流,加快推進該區農業産業鏈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提質增效。(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