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要聞 融媒産品 訪談 資訊動態 推廣

未來生活是什麼樣子?南京這所小學學生用科學發明繪出未來科技生活新圖景

2023年05月09日 10:22:40 來源: 江蘇省科協

  創意機器人、創意交通展、創意建築師、創意AR課程……5月8日,南京市力學小學第七屆大眼睛科技節重磅開幕。校園內,各式各樣的科學發明吸引了大量學生駐足圍觀。本屆科技節主題為童創生活“一公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促進學生創造性成長,培養未來“小小科學家”。

  孩子們平時生活學習的一公里范圍內,都有什麼?未來的“一公里”又會是什麼樣子?力學小學科學組教師負責人張晨老師介紹,童創生活“一公里”的主題創意來源是創造和生活。“小朋友們有非常強的創新能力,在他們熟悉的一公里生活圈范圍內,去觀察創造,更具有實踐意義。”

  “多個城市在建設中積極打造‘15分鐘社區生活圈’,聚焦社區,為居民提供便捷的社區生活服務。”張晨老師介紹,“童創生活‘一公里’”主題科技活動引導“小米粒們”聚焦自己的生活、學習、休閒的真實環境,在觀察中走近生活社區、發現生活社區,設計未來的創意社區。

  如何最大程度激發學生參與科技創造發明的樂趣和動力?張晨老師説,活動面向學校兒童學習成長小組全員參與,以項目化學習為主要活動方式,充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想像力、探求欲。另外,通過借助現代化科技技術進行項目化學習,了解前沿科技技術,制作未來模型,增強動手實踐、提升資訊操作能力。

  科學發明創造力的迸發,離不開日常科學教育的有力加持。張晨老師介紹,力學小學在科學課上會重點講授科學教育、科學史教育、前沿科技發展新動態等內容,另外搭配豐富有趣的科學社團活動,著力打造“未來科學家後備軍”。

  據悉,本次科技節將持續一周。另外,“小米粒眾創集市”“創意夢想墻”等展示活動同步開啟。其中,科技節一年級項目為創意機器人,掃地機器人、送餐機器人、機械機器人等已經應用在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未來還有可能有什麼樣的機器人出現?一年級的學生圍繞機器人開展各種創意發明;二年級的學生暢想未來交通工具的模樣,利用廢舊材料完成模型制作;三年級的學生們結合學校的“創造性成長的100種樣子”活動,通過電腦繪畫技術,暢想未來自己最好的樣子;四年級學生暢想未來綠色、智能建築,利用廢舊材料完成創作;五年級學生利用VR技術看見未來“大米粒主題樂園”;六年級學生作為大眾評審,為未來機器人作品投票點評。

  “家裏的魚缸又大又重,不停地換水特別費勁,所以我就想能不能發明一個裝置可以凈化魚缸內的水。”五年級學生吳辰洋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發明瞭一個讓魚和菜共生的係統。他説,魚的糞便是非常適合蔬菜生長的養料,把魚缸裏的水通過管子傳入到上方的蔬菜種植器皿中,既可以讓菜健康成長,又可以讓過濾出來的水繼續傳回魚缸。“不僅不需要頻繁換水,且菜根部的養分還可以凈化魚缸裏的水,一舉兩得。”

  四年級學生范奕廷和小組成員一起制造了一個未來的村莊模型,使用硬紙殼做出了一個“生態村”,包括“居民區”“風車屋”“牧場”等。如何在發明中融入創新思維?她解釋,通過模擬風力發電和水力發電的模式,讓村莊能量迴圈更環保節能。另外,在“村莊”裏,同學們還做出了一個“天文臺”,為了深入了解天文臺的運作原理,同學們專門去南京紫金山天文臺深入觀察,實地走訪天文臺上的望遠鏡的整體構造和觀測原理,最終成功做出了模型。“我希望,未來更多環保村莊可以起到環保節能作用,讓地球變得更清潔。”(文/程曉琳 圖/章爍)

[編輯: 王玥 ]
010070080010000000000000011111011129599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