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江蘇要聞 融媒産品 訪談 資訊動態 推廣
新華網 > > 正文

海門748個農村治理網格全部建立黨支部

2023年05月08日 08:08:17 來源: 新華日報

  原標題:海門748個農村治理網格全部建立黨支部

  146件事項“一網統管”

  “謝謝你們,來得真及時!”家住南通市海門區三南村14組的獨居老人鬱炳遷有晨起散步的習慣,4月29日,村網格員黃金傑通過“紅網格”智能綜合管理平臺注意到,老人整個上午都沒有出門,當即和村醫袁建萍趕往老人住處。看到老人躺在床上正發高燒,村醫立即為他檢查身體並指導服用退燒藥。

  “鄉村有效治理,關鍵在人,核心在基層黨組織。”海門區委書記郭曉敏介紹,緊緊抓住全國黨建引領鄉村治理試點契機,海門大力實施黨建引領鄉村治理促進全面振興“基座工程”,切實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鄉村治理的強大動能,以基層組織“有呼必應”帶動群眾“一呼百應”。

  海門區748個農村治理網格全部建立黨支部,1500余個微網格與“宅上黨小組”無縫對接。該區還自主研發“紅網格”智能綜合管理平臺,將網格片區、網格力量、網格陣地等治理要素和人、房、地、組織等服務對象可視化“落圖”,構建網格發現、鎮街“吹哨”、部門報到、限時辦結、質效評價閉環。

  支部建在網格上,有效破解了村域面積大而村“兩委”力量不足的矛盾。常樂鎮官公河村黨員蔡賽賽每天傍晚都要到附近村民家的“小場心”轉轉,一邊聊家常,一邊將大家對村裏的意見建議記錄到“民情本”上。“村裏有1480戶3570多人,服務管理光靠‘兩委’班子力量遠遠不夠。”官公河村黨總支書記黃俊亮介紹,通過黨員聯繫群眾“一戶十聯”機制,全村112名黨員可覆蓋聯繫所有農戶,基本能做到小事解決不出組、大事解決不出村。

  以黨建為紐帶,海門配齊配強網格支部書記、專職網格員、微網格聯絡員、微網格資訊員等治理力量,讓“紅網格”強起來。

  “第五網格村民住上拆遷安置房了,但下地農具沒地方放,有的在馬路邊搭起農具棚;第六網格村民房子拆了,這會要選房拿房,但人都租房出去住了,通知聯繫、交材料很不方便。”三廠街道廠南村位于城鄉交界處,村總支書記陳秋霞一度犯愁,“即便在同一個村,不同網格村民的訴求也大不一樣。”

  廠南村各網格黨支部靶向施策、分頭行動。第五網格支部書記帶頭挨家挨戶到府勸導,協調“小場心”“院落角”給“新居民”存放農具,最終將32座私搭亂建“農具棚”全部拆除。第六網格支部則組織黨員線上值班、點對點指導,服務200余戶回遷戶順利拿房。

  依托城鄉聯動、功能整合、反應靈敏、扁平高效的“治理網”,海門構建支部帶領、黨員帶頭、骨幹帶動、群眾緊跟“三帶一跟”工作機制,動態設置社會治安、公共安全、城鄉管理、環境保護、民生服務等6大類146項網格服務管理事項,實現“一網統管”。

  “小崔,我們家的米和油吃完了,麻煩幫我們送一下吧!”5月6日,余東鎮富民村23組高齡老人張福良將電話打到村裏的惠民糧油公益社,20分鐘後,管理員崔麗君就將糧油送上了門。這個公益社設在村黨群服務中心,針對農村老人跑遠路購物不便問題,糧油米面等生活物資全部以成本價出售,只需一個電話,管理員1小時內免費送貨到府,今年以來累計售出大米496袋、油86桶。

  聚焦群眾需求延伸服務鏈條,海門推動文化、醫療、養老托幼、電子商務等向村社、網格聚集,打造“大門常開、活動常辦、群眾常來”的“黨群紅色地標”。四甲鎮四揚村外來務工人員、返鄉就業青年較多,務工、租房需求旺盛,該村順勢推出相應中介、平臺,精準推送網格員收集到的招聘、租房資訊,已幫助10余人找到心儀工作、3戶村民順利出租房屋。

  “支部建在網格上,黨員活躍在家門口,廣泛凝聚鄉村治理一線力量,最大限度激發鄉村善治澎湃動力。”海門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統戰部部長楊江華説,將不斷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以黨建引領鄉村治理高效能助推産業發展高品質、農民生活高水準、鄉村建設高品質。(徐超 俞新美 海組軒)

【糾錯】 [責任編輯: 王玥 ]
新華網客戶端
010070080010000000000000011111131129596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