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江蘇要聞 融媒産品 訪談 資訊動態 推廣
新華網 > > 正文

敢闖敢試,青春“擺”起來

2023年05月08日 08:03:53 來源: 新華日報

  原標題:市集攤位年輕面孔越來越多,為展示愛好也為拼搏未來 ——

  敢闖敢試,青春“擺”起來

  眼下,不少城市對“路邊攤”進行適度“松綁”。在大街小巷,作為一種消費新場景,代表著“煙火氣”的市集攤點逐漸回歸人們視野。社交平臺上,“擺攤攻略”點擊量暴增,説明擺攤成為一部分年輕人的新風潮。攤主與顧客的面孔愈發年輕,讓路邊攤不再是“臟亂差”代名詞,而擺攤可以既潮又酷,充滿精致文藝范。記者走近那些不經意間遇到的小攤點,見證一種別樣的青春奮鬥。

  選擇“用愛發電”,

  把愛好變成事業

  今年春天,南京玄武湖公園迎來“2023還有生活節”。讀研三的娜娜在南京大學附近的咖啡店兼職咖啡師,她約上三五好友來趕集。“咖啡是有歷史和文化的,愛咖啡的人可以形成一個群。”她説。

  “還有生活節”項目負責人鞏曉旭介紹,他們在兩周內共召集170多個商戶攤位,攤主們整體呈現年輕化,不少插畫師和家居好物設計師都是“畢業即創業”。“他們都很有才華,願意和更多人交流互動,和他們打交道很有趣。”鞏曉旭説。

  4月初,在南京莫愁湖公園附近“野一下市集”上,娜娜第一次擺出自己的咖啡攤,沒想到大受歡迎,兩天收入近千元。抱著滿滿期待,這個“五一”假期她在原址又擺了攤,本以為生意會更火爆,誰料這一次相當慘澹,虧損近千元。娜娜把兩次擺攤經歷剪成短視頻分享在社交平臺上,獲得不少評論互動。她表示,無論盈虧,擺攤帶來的快樂都延續了很久。“展示是把熱愛的東西分享出去,交易又能讓熱愛變得可持續。”娜娜仍然期待著下一次出攤,因為她想開一家自己的咖啡店,“不過擺攤的經驗告訴我,選址和時機都得好好琢磨。”

  4月7日晚,在河海大學讀研二的林依欣拖著行李箱來到南京景楓中心的行李箱市集。她在臺階上打開箱子,裏面是毛線編織的帽子和圍巾。這個行李箱陪著林依欣從福建老家去湖南讀完大學,再到江蘇讀研,現在又滿載她天馬行空的創意。林依欣運營了一個小紅書賬號,在網上把編織作品賣給天南海北的顧客,每個月有兩三千元收入。3月末,她在國創園“東也復古市集”擺了個攤,3天收入5000元,這讓她驚喜不已。

  “家人希望我畢業後回廈門找個穩定工作,但我不適合也不喜歡。”林依欣的寢室裏堆滿毛線,雖然織帽子一織就是四五個小時,但她不覺得累,“反而很安靜、很舒服”。林依欣想留在南京開一家針織手作店,可店租、住房、生活開支都是擺在眼前的問題。“每賣出一件手作,就朝理想中的生活更近一步。”林依欣説。

  有紅火有冷清,

  煉就一份平常心

  在集裝箱裏喝啤酒,在街邊插花、看畫展,定期舉辦學生社團活動……南京市鼓樓區金銀街總長不過200米,如今卻成為面向國際青年的文化藝術街區。

  辭去月入一萬五千元的健身教練工作,在金銀街擺攤賣漢堡,這並非是梁成的一時興起,而是他深思熟慮後的決定。從選品到選址,梁成做足功課。為了弄清金銀街的人流量和客戶群體,他提前蹲點觀察。第一天擺攤,他帶了20多份材料,沒想到一售而空。第二天,他在一小時內就賣出30份漢堡,收入600多元。

  擺攤20天來,街區管理員每天來檢查食品衛生,見梁成生意紅火,還把他的攤位調到靠前位置。“如果生意一直紅火,月收入不會比做健身教練低,但賺的都是辛苦錢。”梁成説。

  每天下午,梁成騎電瓶車從江北來到金銀街,晚上10點再返回,單程要40分鐘。一路上迎風前進,心裏的顧慮卻很多:梅雨季連綿的降雨、夏天漢堡肉餡容易變質、路途中的交通安全……他會因為“小顧客”送的一塊糖而“成就感爆棚”,也會因下雨無法出攤而感到著急。“去放手一搏,不要為一些無法改變的事擔憂。”梁成説,或許日後他會選擇其他創業項目,但這場低成本嘗試絕對是一筆寶貴的人生財富。

  位于南藝後街的水木秦淮街區曾是古玩一條街,現在成了南京藝術學院學生和附近上班族最常聚集的休閒基地。自助售賣的盆景、創意涂鴉的服裝、手工制作的發飾等各種商品琳瑯滿目,相比之下,童嫿的藍曬小攤顯得格外素凈清雅。

  藍曬是一種光影藝術,通過日曬成像的工藝,利用紫外線將天然的植物在紙張上暴曬顯圖。童嫿去紫金山上採樹葉制作藍曬,一張作品賣30元,備受附近學生的喜愛,碰上藝術專業的學生,大家還能聊上幾句,碰撞出新靈感。

  童嫿曾是個少兒藝術培訓老師,現在全職制作售賣藍曬,“純粹因為熱愛,暫時沒有別的想法”。在藝術街區擺攤沒有想像中那麼自由,不論嚴寒酷暑,童嫿都要寸步不離地守著攤子。減去一個月600元的攤位費,收入雖能覆蓋基本生活開支,卻十分不穩定——有時生意突然爆火,“五一”假期學生離校,攤子反而無人問津。

  “我喜歡大自然的美,做與美相關的工作讓我很滿足。”她説。放棄原本收入不菲的工作去全職擺攤,把賴以謀生的事業寄托在一張方桌上,這不僅需要勇氣和決心,更需要一份得失自然的平常心。

  擺攤的當下,

  思考著未來

  每個周末,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大三學生石玫方都會乘地鐵來到南京熙南裏街區的“六潮雅集”,出攤叫賣紅山森林動物園的文創産品。“這個小熊貓抱枕可以拆成毯子,在辦公室很實用”“這個包包小一點,適合出去玩的時候背”……石玫方不停地向每位過路遊客介紹,性格開朗的她還常常和喜愛動物的顧客熱聊一番。她讀的是特殊教育師范專業,將來想從事對口工作,但是輔導課、面試培訓等給她帶來不小的經濟壓力,“想擺攤盡量多賺點錢”。

  假日夜晚來到南京可一書店·仙林藝術中心附近,鐵板上的烤魷魚散發出陣陣香氣,包裝精美的花束、駐唱輕聲的吟唱……絲毫不顯“臟亂差”的路邊攤,將大學城的青春活力融入日常煙火氣。

  一連多日,朱禧妍每天乘車近一小時、跨越半個南京城來到“仙有好市”的攤位上,售賣自己制作的壽司、缽仔糕,很多市民遊客被這種精致小點心吸引,停下腳步購買品嘗。

  讀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朱禧妍,現在還在找工作。“做點心時,心能靜下來,暫時不那麼焦慮,但擺攤遠比想像中辛苦。”她説,每天購買食材、批量制作點心要耗費大量時間,出攤時得站著吆喝,一忙就是四五個小時,風吹日曬、蚊蟲叮咬更是家常便飯。堅持近一個月後,朱禧妍總算是“回了本”。擺攤之余,她也慢慢思考,自己究竟想要一個什麼樣的未來。“生意好的話,或許我會選個門面,開一家點心店。”她笑著説。

  這個春天,越來越多的市集讓人氣匯聚,那些站在攤位後的年輕人,不論是為了生計,還是為了理想,都在自己的時區裏摸索前行,努力嘗試更多的可能。(陳雨薇)

  (文中部分人物採用化名)

 

【糾錯】 [責任編輯: 王玥 ]
新華網客戶端
010070080010000000000000011111131129596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