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江蘇要聞 融媒産品 訪談 信息動態 推廣
新華網 > > 正文

“産改”育人,助力常州衝刺“萬億之城”

2023年04月29日 09:08:15 來源: 新華日報

  原標題:每萬名勞動者中高技能人才數連續九年位居全省第一

  “産改”育人,助力常州衝刺“萬億之城”

  翻開常州産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發展圖譜,技能人才是高頻詞彙——全市高技能人才總量超40萬名,每萬名勞動者中高技能人才數達1330名,連續9年位居全省第一。經過5年多的深入推進,常州産改試點企業累計突破1000家,試點特色産業園區達20個,覆蓋産業工人52萬餘人。

  常州市委書記陳金虎&&,城市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是勞動者素質的比拼。常州將繼續深化産改,培養更多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産業工人,為常州打造“新能源之都”、邁入“GDP萬億之城”提供重要支撐。

  凝心聚力,理想之光照亮奮進之路

  “讓理想之光照亮奮進之路,用信仰之力開創美好未來,共同唱響新時代‘咱們工人有力量’的嘹亮旋律。”常州市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市總工會主席方國強,日前來到常州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總裝工廠,為職工代表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展望中國式現代化美好願景。

  為將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融入企業生産、職工創造的全過程,常州市開展“強國復興有我”“勞動創造幸福”等7個主題宣傳教育活動,成立10個職工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組建勞模工匠、思政教師、工會主席3支理論宣講隊,全年開展宣講活動200多場。

  強化思想政治引領,常州精心打造“工匠號”地鐵專列、全國勞模《榜樣的力量》、“勞模口述史”、勞模工匠雲課堂、龍城文藝輕騎兵等宣傳陣地和載體,線上線下覆蓋超過50萬人次。方國強&&,廣大職工在奮斗方向上始終與黨同心同向同行,凝聚強大合力,助力常州邁入“萬億之城”,建設新能源之都。

  賦能增效,建好沒有圍墻的工會大學校

  近日,大國工匠、全國勞模劉雲清指導中車戚墅堰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技能小將”集訓隊進行跟崗實踐活動,培養軌道交通裝備智能製造技術的現場工程師。得益於這樣的培養,00後畢業生楊傑如今已是企業的青年骨幹。

  技能大師當導師,産業標準進課堂,這樣的産教深度融合為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打下堅實基礎。目前,全市已培育省級産教融合型試點企業63家,建設教育部、江蘇省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6個,開展訂單班、冠名班等項目680多個,打造了具有常州特色的“中職—高職—應用型本科—專業碩士”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鏈條。

  職工在哪,職工教育就辦到哪。常州市總工會堅持打造沒有圍墻的工會大學校,建立常州工匠學院和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設立校外教學點10個、培訓點20個,為廣大職工及企業提供學歷教育、技能培訓、素質教育等課程,累計資助1805名職工圓了大學夢,職工技能培訓惠及職工15萬人次,為500多家企業送教上門720多場次。

  安居樂業,獲得感“明明白白寫在合同上”

  中天鋼鐵集團日前發布調薪計劃,所有一線職工年平均工資上漲1萬元,到“十四五”末,普通員工年薪將達15萬元。該企業員工薪酬支出過去3年增長近6億元。與全市職工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碩果,是産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最樸實的初衷。

  《江蘇省集體協商條例》將於今年5月1日正式施行。常州市率先在全國推行的職工技術創新合同被寫入該條例,把獲得感“明明白白寫在合同上”,這一做法讓技術創新從原來的“要我做”變為“我要做”,在全市182家企業取得成效,累計創造經濟效益3.03億元。

  以職工需求為工作導向,常州工會推進8項20件服務職工辦實事項目,內容涵蓋技能提升、四季關愛、健康保障、困難幫扶、文體惠工、權益維護、暖“新”行動、勞模服務。常州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劉衛國&&,市、市轄區兩級工會統籌資源、協同發力、整體推進,以更有溫度、力度和廣度的舉措,把職工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落實到位,讓職工群眾的“心願清單”變為“幸福清單”。(常工宣 范玉賢)

  

【糾錯】 [責任編輯: 沙佳儀 ]
新華網客戶端
01007008001000000000000001111113112957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