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1+13+N”快速協同保護一張網基本形成
原標題:江蘇“1+13+N”快速協同保護一張網基本形成
構建“聯合體” 打造知識産權保護新高地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産權就是保護創新。近年來,江蘇省知識産權局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強知識産權保護的決策部署,布局建設以江蘇省知識産權保護中心為牽引、13個設區市知識産權保護中心全覆蓋、N個快速維權中心協同聯動的“1+13+N”知識産權快速協同保護體系,為打造全省知識産權“五區五高”提供有力支撐。
8個國家級知識産權保護中心、2個知識産權快速維權中心、165個知識産權維權援助機構及其分支機構,覆蓋全省96個縣(市、區)……江蘇“1+13+N”快速協同保護一張網的布局已基本形成。在這張大網的牽引下,省中心發揮頭雁效應,聯動各保護中心,共建“聯合體”,打出“組合拳”,全力護航企業、産業高質量發展。
專利預審助力創新“加速度”。省中心開發全省專利預審協作平台,打造特色培訓課程,不斷提升預審質量。南京中心制定《專利申請預審規範》地方標準,推出專利集中預審制度,助力專利預審量質齊升。無錫中心建立預審員與重點企業“1+N”服務模式,助力企業創新成果快速獲權。全省保護中心專利預審涉及IPC分類號315個,實現16個先進製造業集群全覆蓋。2022年全省保護中心和快速維權中心累計備案企業27525家,受理專利預審26400件,獲得授權20157件。
運用促進當好發展“指南針”。各保護中心圍繞産業創新和企業高質量發展,持續開展專利導航、轉化運用等服務,成效顯著。省中心圍繞先進製造業集群,選取高端芯片等重點技術開展專利導航分析,研製産業專題數據庫,繪製産業創新和人才招引“地圖”。徐州中心圍繞新材料等開展專利導航分析,為産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指引。泰州中心為企業出具專利導航報告,提供“專利畫像”服務,助力企業研發更具靶向性。南通中心製作“一企一策”導航圖、開發“企業專利數據分析調研系統”,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多元保護織牢保護“防護網”。全省保護中心加強專利、商標、地理標誌等各類知識産權公益服務,與行政、司法等部門建立仲裁、調解等多元化知識産權爭端解決與維權援助機制,多部門聯動服務家紡、眼鏡等特色産業快速維權,探索“人民調解+司法確認”調解模式,推出侵權損失保險。全年受理知識産權糾紛調解案件8307件,在線調解成功4226件。出具知識産權侵權判定、技術鑒定及維權意見書4590份,進駐廣交會等各類大型展會賽事59次。
糾紛應對護航企業“走出去”。借助省、南京和蘇州中心建成的海外糾紛應對指導分中心,江蘇打造上下聯動的知識産權糾紛應對指導體系,完善涉外知識産權糾紛應對指導和預警機制。省市中心聯合在江蘇某企業應對美國“337調查”案件中,助力企業積極應對訴訟,避免了因敗訴可能導致的行業數億美金的美國市場損失。常州中心服務企業積極布局海外專利,構建新能源動力電池“專利池”,助推新能源産業發展。蘇州中心與商務、貿促等以及重點産業協會聯動協作,指導企業應對海外知識産權糾紛。
“圍繞構建知識産權快速協同保護體系,我們將進一步提升全省知識産權保護服務質效,構築知識産權服務新高地,賦能江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保護中心相關負責人&&,將深化服務“新合力”,完善“1+13+N”知識産權快速協同保護體系,推動省內專利預審數據共享,深化維權和導航等服務的協同;搭建服務“直通車”,推動知識産權公共服務事項“線上一網辦、線下一窗辦”,優化“江蘇省知識産權綜合服務平台”功能,延伸知識産權綜合服務體系,為創新主體提供“一站式”知識産權服務;探索服務“新舉措”,做優知識産權信息智能推送服務,探索“數據知識産權登記+公證”服務新模式,聯動加強涉外知識産權風險監測預警,為企業“走出去”保駕護航,為創新主體提供全鏈條知識産權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