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莊變景區 田園變公園 新沂繪就“綠富美”鄉村新景
近日,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發布2022年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評估情況通報,新沂市獲第一等次,被評為“江蘇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示範縣(市)”。
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現場推進會本月將在新沂舉行,這是對新沂的認可,更是激勵。從昔日的“臟亂差”到如今的“綠富美”,村莊變景區、田園變公園正成為新沂鄉村的現實圖景。
把鄉村建成“水墨田園”
近日的一場春雨,把新沂的鄉村梳洗得更為清新爽目,在桃紅柳綠掩映下,一幅田園水墨畫美不勝收。
在位於新沂市北郊的鐘吾街道臧圩村,村內的五“he”文化公園成為村民們休閒活動的好去處。這裡原來是一個150多畝的廢舊窯廠,曾經一度污水橫流、垃圾滿地。2020年,臧圩村對窯廠塌陷地進行治理改造,建成了生態公園、垂釣中心、紅白理事堂、活力廣場等,相關設施出租發包,保留“鄉土味道”的同時,也為村集體增加了可觀的收入。
新沂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抓手,紮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全域開展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示範建設,將環境整治、農房改善、公共服務、強村富民融為一體、統籌聯動。
2018年以來,新沂市本級財政累計投入超過20億元,鋪設村內道路2700公里,建設水衝公廁2204座、污水處理設施440個,安裝村路路燈10萬餘盞,垃圾收運體系、雙車道四級公路實現鄉村全覆蓋。
同時,該市還靈活運用“騰、用、美、管”多種舉措,深化公共空間治理,累計拆除各類違建800萬平方米,回收利用農村公共空間9萬餘畝,因地制宜開展綠化造林和美化村莊行動,已累計栽植“三化”苗木2200萬株,建設小菜園、小花園、小果園5萬餘處,修建小游園、小廣場250多處,先後創建省市縣特色田園鄉村46個、美麗宜居村莊420個。
讓游客回味“鄉愁味道”
清明假期,新沂市棋盤鎮王徐村宋莊組村民姚力家的民宿,住滿了來自淮安、安徽宿州等地的游客。2020年,姚力把自家三層樓房的閒置房間改造成民宿,在門口挂上了“姚家大院”招牌,每年有近20萬元收入。
記者在宋莊組看到,露天磨坊、竹籬茅舍、石磚房屋錯落有致,老物件、老設施古樸有趣,處處散發着蘇北民居的“老味道”。據介紹,宋莊組盤活閒置宅基地和公共空間,在保留村莊原有布局和房屋風格基礎上,新建15座、改建51座房屋,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民宿集群,引進專業團隊以“宋莊民宿”品牌進行整體運營。
熱鬧的不僅是宋莊。就在剛剛過去的4月上旬,時集鎮白石村的桃花節吸引了近2萬名游客前來賞花;高流鎮老范村的百年棠梨樹成為村裏的文化符號,首屆棠梨旅游文化節吸引了大量游客游玩觀賞,體驗鄉情,回味鄉愁。
近年來,新沂依託“一山一湖一古鎮”,深挖紅色文化、人文歷史和自然資源,有力推動鄉村農文旅融合發展。2021年,“新沂市山水田園紅色文化之旅”線路入選中國美麗鄉村休閒旅游行(夏季)精品景點線路。2022年,新沂市“享鮮果採摘,體古栗文化”線路入選中國美麗鄉村休閒旅游行(秋季)精品景點線路,該線路串起花廳部落、沭河古栗文化風情園、新沂水蜜桃産業園、阿湖葡萄觀光采摘園等4個精品景點,成為城鄉居民休閒觀光、農耕體驗、親子互動的打卡勝地。
將文明播進“希望田野”
“邵法科:壇子3個,花2盆;張元娥:紅磚400塊,紅石豬槽1個……”翻開棋盤鎮官沈村的“兩獻兩捐”記錄本,村民捐獻的各種物件被詳細記錄下來。
在開展人居環境整治過程中,官沈村幹部群眾探索開展“兩獻兩捐”行動,發動村民們獻計、獻策、捐物、捐工。該村利用磚瓦石頭等建築零料,以及村民家裏廢棄不用的罈罈罐罐等,打造出一個個小花園、小菜園,得到村民的一致稱讚。
群眾的自發參與,讓鄉村文明的種子在生態美、環境美中得以生根發芽。
每到周末,瓦窯鎮大山村的公益電影院就會熱鬧起來,一場場老電影讓村民們沉浸其中;草橋鎮高場村的快板書小團隊忙着通過別致有趣的節目給村民帶來通俗易懂的理論宣講;馬陵山高原村的“孝恩簿”記錄了人世間一幕幕真情……
人居環境向好的同時,群眾精神文化需求也在提升。為了讓鄉村既有“顏值”又有“內涵”,新沂市以黨建為引領,推進文化禮堂、農家書屋等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依託道德講堂、“有事好商量”議事廳、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志願者服務驛站、文化禮堂等陣地,推動鄉風文明持續向好,文明村鎮佔比達到75%,十星級文明戶參評率達95%以上。(趙娣 戴子松 李先昭 笪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