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市新街鎮農村“廁所革命”顯實效 新風尚入百姓家
去年以來,地處蘇中平原的東&市新街鎮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全面推行無害化衞生廁所改造,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
陳文村的老沈説:“‘廁所革命’前,家裏使用的是旱廁,每到夏天蒼蠅滿天飛,既不衞生,又不方便。如今,旱廁改了,以前的臭味沒了,還用上了淋浴,兒子媳婦孫子回來再也不用為上廁所犯愁了。”據悉,像陳文村老沈家這樣完成此輪農村廁所改造的,全鎮有近2000戶,“臟亂臭”變成了風景線,“新風尚”走進了尋常百姓家。
“多功能+高顏值”解決“怎麼改”的難題
東&市新街鎮戶廁改造選擇的是“一體式預製高強度混凝土化糞池+坐便器”模式,其核心部分是預製化糞池。化糞池分為三格,三格的主要功能依次為截留沉積與發酵、再次發酵和儲糞,格與格之間由過糞管相連。預製化糞池工廠化生産,産品質量穩定可控,不僅能起到很好的防滲防漏作用,還能通過有效的發酵作用,殺滅糞便中的致病菌和蟲卵,實現“黑水”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避免了過去敞開式旱廁容易産生蠅蛆、臭味以及糞便滲漏污染地下水等臟亂臭問題。
廁改不僅改出了衞生與美觀,更改出了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村民從“要我改”變為“搶着改”,鎮村幹部和村民代表同步提出整治農村環境的建議,帶動農民家前屋後“靚”起來。
“規劃設計+專業施工”聯動按下廁改“快捷鍵”
新街鎮農村住房多依河而建,“一”字形、“非”字形分佈。該鎮因地制宜,實行由鎮人居辦牽頭,村組配合,集中採購,專業施工,規劃設計與施工同步推進的工作機制。一方面,由村組幹部、志願者、先行改廁戶組成協調工作組,現身説法提升農戶參與戶廁改造的積極性。另一方面,鎮專業技術人員結合農戶生活習慣和需求,“一戶一策”制定實施方案。新街鎮農村戶廁改造中因戶施策、一條龍推進的建設方式,探索出了平原散居農戶“廁所革命”的好模式。
“首廁過關+全程監理”推動高質量廁改
“我是我們小組質檢員,師傅,今天開始我就要和你們搭夥幹了。”陳文村村民丁立剛説。丁立剛過去跟隨施工隊做過不少土建工程,對建築施工頗有點經驗,同時作為2023年第一批改廁受益戶中的一員,他深知廁改給生活環境帶來的巨大變化。因此,他積極參與政府主導的廁改工作,主動請纓義務擔任廁改工程質量“監督員”。
年初,新街鎮召開了部門幹部及各村分工幹部農村改廁“首廁過關制”現場培訓會,不僅對施工隊伍、監理單位進行崗前強化培訓,還吸納了多名像丁立剛這樣的施工質量義務監督員一併參加培訓。鎮、村幹部、監理、義務監督員多層次監督,提升了監管效能。新街鎮特別注重首廁每道工序的質量,全鎮第一個改造的戶廁由市鄉村振興局和市衛健委相關專家來驗收,每個村第一個改造的戶廁,鎮分管領導必須到場檢查;每個村民小組第一個改造的戶廁,鎮人居辦負責人和村黨組織書記必須到場檢查,以“首廁過關”帶動“每廁過關”,換來百姓滿意。
“旱廁改了沒?”如今已成為新街人見面打招呼的新用語。原來“臟亂臭”的旱廁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乾淨整潔的室內衞生間和室外隱藏在花叢中、菜園裏改造後的化糞池,是一道和美鄉村移風易俗的風景線,“愛環境、講衞生、防污染”也已成為新風尚走進了新街尋常百姓家。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近年來,東&市新街鎮黨委政府把廁所改造作為民生實事工程緊緊地抓在手上,記在心中,為“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走出了一條新街特色廁改之路。(邱麥 報道員:馮慧東 臧月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