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江蘇要聞 融媒産品 訪談 信息動態 推廣
新華網 > > 正文

蘇州市吳江區同裏鎮北聯村:農業搭&旅游唱戲,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2023年04月14日 10:20:37 來源: 揚子晚報

  春天處處是生機,尤其是在鄉村。春回大地,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百花競相綻放,要説田野上數量最大、最壯觀的莫過於油菜花。從高處俯瞰,一片片金色的花海帶來濃濃的春天氣息。

  地處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同裏鎮東北部的北聯村,農田面積廣闊,每年春季,1500畝油菜花田盡情綻放,呈現出“萬畝黃金醉落霞”的奇特景觀。除了燦爛盛放的油菜花,遼闊油菜花海中的詩意畫作、四季果蔬飄香的有機農場、垂釣燒烤的農家野趣等,讓這個都市旁的鄉村從傳統農業邁上了休閒農業發展之路,從名不見經傳變身為“網紅打卡地”,村民從“面朝黃土背朝天”走上農文旅融合的致富之路。

  為進一步打響蘇州市吳江區“姑蘇城外 美美江村”休閒農業品牌,揚子晚報、蘇州市吳江區農業農村局“書寫‘新江村’ 打卡‘最江南’”融媒體報道組來到了蘇州市吳江區同裏鎮北聯村。北聯村黨委書記陳春華&&:“近年來,北聯村依託秀麗村景深挖農耕文化,發展田園農業旅游模式,探索鄉村休閒農業新進路,正在成為産業強、環境美、生態優、文化底蘊豐厚的美麗鄉村。”

  農田“變”畫布,油菜花海激活美麗“花經濟”

  在蘇州市吳江區同裏鎮北聯村一望無際的油菜花海旁,村黨委書記陳春華告訴記者,眼前這片油菜花,既是受游客追捧的“網紅打卡點”,也是北聯村農文旅融合發展的落腳點。

  登上一座10余米高的觀光塔,可以清晰地看到花田中央用多色油菜勾勒出的“中國式現代化”“農業強國”字樣。農田當“畫布”,油菜作“顏料”,文字的主體部分選用呈綠色的小麥,與金黃、純白的油菜花鋪設的背景製造色差突出字體,組成了一幅幅美麗的油菜花創意畫。陳春華介紹,與大面積油菜花種植不同的是,油菜畫要靠人工播種,在事先定位好的“格子”裏一一種植,精確布點。

  如今,這片花海成為北聯村推行“油菜花+”模式,以“花經濟”推動鄉村振興的金字招牌。2023年3月25日,第十五屆中國·同裏油菜花節在北聯村盛大開幕,園區內油菜花海與飛馳的托馬斯觀光小火車相映成趣,現場還有8米高超萌“巨兔”、樂隊演出、春田花花市集等項目,構成了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北聯村搶抓“賞花經濟”,游客們在打卡油菜花海的同時,還可以欣賞舞龍、打連廂等各類民俗演出,更能買到村民們種植的各類有機農産品,把單一賞花游變成了一種休閒、觀光、賞景、購物的愜意體驗。

  油菜花旅游節正是農業搭&、旅游唱戲的典範,推動“美麗顏值”源源不斷轉化為“經濟價值”。據北聯游客中心餐廳負責人透露,眼下正是油菜花盛開的時節,吸引了大批游客前來觀光。自2023年3月中旬,便陸續有來自蘇州、上海等地的居民及游客到北聯村踏青賞花,高峰期時每天接待游客上萬人,截至目前已接待游客6萬餘人次。附近村民將自家生産的茡薺、菜幹、雞鴨鵝蛋、草莓、北聯米等農産品和麥芽塌餅、菜糰子等自製的時令食品在油菜花海旁設攤賣給游客,每天銷售量在30000元左右。到目前為止共銷售農産品30萬元左右。

  巧用“油菜花+”模式,激活“油菜花經濟”,北聯村持續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記者了解到,除了用油菜花作畫,每年秋季,北聯村還以彩稻為“畫筆”繪就不同圖案的稻田畫,由單一的農業生産向創意觀賞農業轉變,增加藝術氣息,提升視覺衝擊,助力鄉村旅游發展。

  “新農人”打造鄉村生活“新模式”,為都市人圓一個“田園夢”

  鄉村振興,農民是主體,高素質農民是核心力量。隨着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強農惠農政策不斷加強,鄉村正成為“新農人”逐夢的熱土地。高中畢業以後就去了英國的周俊在海外學習的是奢侈品管理專業,2018年回國以後,加入了父親的公司——江蘇駿瑞食品配送公司。

  作為江蘇駿瑞食品配送公司總經理,周俊做得最多的不是把主營業務範圍鋪得更廣,或是一味追求農作物産量,而是回歸自然,讓農業變美,變得更有教育意義。“乂芽田野市集是這兩年做起來的一個休閒式品牌農場活動,我想打造的不僅僅是一個消費的場景,而是一種提供給城市人的周末田園生活新方式,不僅能在農村體驗舒適農場生活,還有很多年輕人喜愛的都市元素。”

  2021年5月,周俊與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共同在農場內舉辦了第一場乂芽田野市集快閃活動,三天的客流量便達到1萬人次左右。除了有採摘、騎馬、露營、燒烤、萌寵喂養等休閒項目,還有從源頭觀摩一張紙的誕生、走進田間地頭種植向日葵、把毛豆變成豆腐等特色農業科普教育。周俊欣慰地介紹,大家可能沒有想到農事也能玩出新花樣,往往活動一經推出,名額就被預約一空,十分受歡迎。

  “現在很多孩子吃到瓜果蔬菜,只知道好不好吃,卻不知道是怎麼來的,比起看花開花落,吃到自己澆水、施肥種出來的菜,更能讓孩子感受自然的神奇,對勞動果實的尊重。”周俊説,趁着田野市集期間,像花兒那樣栽在盆子裏的蔬菜被孩子們帶走了不少。接下來,打算在農場內開發一處小農莊,以游客認領菜地、農民負責照料、定期寄送農産品的方式,讓居住在城市的人們也能擁有一塊屬於自己的菜園。

  “採摘游”帶熱“鄉村游”,農文旅教融合助跑鄉村振興

  休閒農業的發展離不開産業支撐。走進位於北聯村五月田有機農場的草莓大棚,濃濃的草莓香撲面而來,綠油油的草莓葉蔓間,佈滿了瑪瑙般誘人的草莓,讓人垂涎欲滴。前來採摘的游客三五成群,拎着採摘籃穿梭其間。“農場內果蔬品類多樣,西瓜、小番茄、葡萄、黃瓜……四季果蔬應有盡有,不含農藥還能現摘現吃。久居城市的人們在任何時節走進五月田有機農場,都能體驗採摘樂趣。”五月田有機農場市場部經理王右先介紹説。

  除了有機果蔬採摘,五月田還增加了觀光休閒服務及農業科技教育元素,開發親子科普、農事體驗等農業旅游項目,“農文旅教”融合模式全面助力鄉村振興。王右先介紹,五月田有機農場每年接待參與農業科普教育的青少年群體約5000人次,通過帶領孩子們下田頭、忙農耕,把自然課堂從書本上“搬”進農場裏,讓青少年們化身小園丁,參與到播種、除草、驅蟲、採摘等一系列農耕體驗中,為農業文化傳承發揚注入新鮮血液。

  “農場裏的竹筒飯也特別受孩子們喜愛,通過現場觀摩砍竹、打磨、消毒等一系列過程,再將提前泡好的食材裝進竹筒內蒸煮,一份香噴噴的竹筒飯就做好了。”王右先介紹道,孩子們還可以利用竹子進行手工藝體驗,通過體驗打磨、拼接竹子的過程,從而製作出有趣會動的竹節人,一根竹子兼備食、樂、教學的多重功能。

  “得益於這些優質企業的入駐,我們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原來的2.8萬元上漲到了4.7萬元,漲幅達到了67.9%。”陳春華告訴記者,北聯村共入駐了26家農業企業,這些企業在為村莊帶來增收的同時,也充分帶動了農民在“家門口”就業。

  踩進泥土地裏真切感受魚米之鄉的鄉土情懷,走入北聯村,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美麗鄉村也有不亞於城市的生活品質,隨着村莊環境美起來、游客多起來,北聯村的村民也跟着富了起來。同裏鎮北聯村黨委書記陳春華&&,未來北聯村將借助上市企業大力發展鄉村民宿,結合科技企業打造本地特色美食,帶動群眾共同致富,讓休閒旅游托起北聯村增收致富的“金飯碗”。(梅方瀅 盧苗苗)

【糾錯】 [責任編輯: 王玥 ]
新華網客戶端
01007008001000000000000001111113112952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