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以文旅市場加快復蘇助力經濟運行整體好轉
原標題:以文旅市場加快復蘇助力經濟運行整體好轉
更高更快更強,“水韻江蘇”熱力足
聯合國大會近日通過決議,將每年的2月17日定為旅游業復原力全球日,並呼籲所有國家、相關組織在每年的這一天舉辦相關活動,使公眾認識到可持續旅游業的重要性。
綜合數據顯示,去年我省文旅市場恢復程度好於全國。為助力全省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作為旅游大省的江蘇,下一步將如何持續促進文旅産業全面復蘇?
定位更高,豐富優質文旅産品供給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培育鄉村新産業新業態。實施鄉村休閒旅游精品工程,推動鄉村民宿提質升級。
産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業內人士認為,中央一號文件導向十分鮮明,推動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既要打造鄉村消費新場景,激發鄉村旅游消費活力,也要暢通城鄉要素流動,加快人才隊伍建設,賦能鄉村旅游發展。
江蘇在今年的省委一號文件中提出,要“實施鄉村産業振興科技支撐計劃。打造休閒農業精品區,開展‘蘇韻鄉情’系列推介。推進鄉村旅游重點村鎮建設,辦好省鄉村旅游節。”
這與“水韻江蘇”的發展思路不謀而合。曾獲評“文旅部年度鄉村文旅能人”的南京旅游職業學院教授印偉,是江蘇鄉村旅游駐村輔導員之一。“鄉村産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必須要高點定位、創新業態。”印偉&&,未來將在南京市浦口區後圩村和九華村打造獨具特色的鄉村旅游精品線路和産品,創新發展“民宿+”鄉村旅游産品體系,並為新型職業農民提供“抖音+電商直播”培訓服務。
目前,我省文旅行業呈現恢復向好態勢,但仍處在爬坡過坎階段。“鞏固發展恢復態勢,還需要進一步強化政策支持,豐富優質産品供給,加大消費引導促進力度,持續用力推動文旅市場加快全面復蘇。”省文旅廳副廳長李川&&。
依照1月召開的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會議部署,我省今年將策劃系列特色活動,精心辦好2023“水韻江蘇·有你會更美”文旅消費推廣季,策劃舉辦第五屆大運河文化旅游博覽會,創新開展非遺購物節、鄉村旅游節和夜間文旅消費活動,打響“水韻江蘇”消費品牌,促進文旅市場加快全面復蘇。
行動更快,提供多元文旅消費體驗
2月18日、19日,正逢南京國際梅花節開幕後的首個周末,南京東郊梅花山迎來客流高峰,賞梅踏青的游人絡繹不絕。午後陽光下,音樂&十幾層露天座椅全部坐滿,工作人員開玩笑説:“看鴿子的人比鴿子多多了。”
隨着民眾出游的熱情升溫,如何推動文旅消費市場強勢回暖?一個“快”字,成為各地的共識。
“極美南京 消費煥新”文旅特色活動近日拉開帷幕,2—3月,南京將推出110余場文旅消費特色活動,既有雜技劇《大橋》、話劇《俗世奇人》、現場廣播劇《聲臨阿加莎》等演出,也有各類系列展覽,以多元化消費場景讓市民游客領略千年文脈的傳世之美。
“在推動全省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的背景下,更要充分發揮文旅消費在拉動經濟增長、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重要作用。”省文旅廳産業發展處處長何勇&&,我省將着力推出更多“適銷對路”的文旅産品,促進文旅資源優勢轉化為文旅發展優勢,用優質供給引導和創造消費。
基本文旅消費有保障、多元文旅消費有選擇、高端文旅消費有供給,讓每個群體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消費場景成為各地努力的方向。記者了解到,為豐富業態産品、帶“旺”消費市場,我省年內將打造10條“看百戲、游江蘇”精品線路,遴選推出10條非遺主題旅游線路,推出100個鄉村旅游業態創新示範産品項目,同時,實施文化數字化戰略,創新文旅消費場景,支持打造演藝、娛樂、直播等新型消費項目30個左右,為人們提供更多元的文旅體驗。
力度更強,開拓全新文旅市場空間
德基美術館、金鷹美術館、錦創書城……眼下,越來越多的展陳機構和高端項目走進南京市民的日常生活。南京市文旅局副局長黃琴介紹,自2020年開始,南京市財政每年拿出50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補貼展陳消費市場,推動文旅消費從演出市場向展陳市場拓展,目前已評審21個政府補貼展陳項目,補貼比例10%—30%。
文旅消費市場的持續復蘇,離不開扶持政策的“細水長流”。就在本月,促進全省文旅市場加快全面復蘇的“蘇文旅15條”發布,安排1.16億元文化和旅游發展資金,支持消費提振、産業融合、數字賦能等項目。
作為南京市特色文旅商店之一,江南絲綢文化博物館館長耿奇告訴記者,文創産品的銷售已佔博物館營收的七成以上,“我們既是展館,也是文創開發基地,文旅部門給予相應扶持,能讓我們更好地開發文創,減輕成本負擔。”
面對文旅企業、景區展館等市場主體的期待,南京將對文旅商品發展項目進行更具體的支持,比如在自主IP文創産品開發項目、“場景+文創”項目、文旅商品銷售平台項目、會展活動項目4個方向上有所傾斜,探索推出特色文創試點相關引導扶持政策。
對新創成國家、省級全域旅游示範區的給予80萬元、40萬元獎勵;對新評定為5A、4A級景區的獎勵80萬元、30萬元……鎮江市文廣旅局旅游推廣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市不久前&&旅游業發展鼓勵辦法,推出更多實在的惠企、惠民舉措,開拓文旅市場發展新空間。(付 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