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江蘇要聞 融媒産品 訪談 信息動態 推廣
新華網 > > 正文

江蘇規範建立村級組織黨建、民生“兩本賬”

2023年02月14日 08:06:19 來源: 中國江蘇網

  原標題:我省規範建立村級組織黨建、民生“兩本賬”

  &賬大幅“瘦身”,幹部輕裝下村

  取消退休工人住院幫困互助金&賬,由江蘇人社公共服務平台申請;取消高齡老人尊老金申請的紙質&賬,由民政綜合業務平台申請;取消普法紙質&賬;取消扁平化工作日誌,改為網格化手機APP管理;取消文明城市創建志願服務台賬,由江蘇省志願服務平台註冊申報;取消巡河日誌,通過手機APP實施定位巡查;取消貧困對象的走訪台賬,用陽光扶貧平台進行走訪記錄……

  1月28日,無錫市梁溪區北大街街道蓮蓉園社區事務工作站副站長潘曉玲向記者細數近兩年來減下來的&賬。“確實減下來不少!”她説,電子&賬做起來方便快捷,很多紙質&賬已淡出視野。

  &賬用好了,有助於基層治理科學規範、精準高效;但用過了頭,容易給基層增添負擔。

  “很長一段時間,&賬‘包袱’是基層最大負擔之一。”蘇南一位基層幹部告訴記者,&賬壓力來自留痕思維。基層工作千條線,件件要留痕,&賬自然就多起來。不少部門對基層工作的考核主要就是看&賬,重留痕、輕實效是導致基層忙於做“紙面文章”的主要原因。

  有基層工作人員感嘆,過去大家甚至形成一種觀念:“材料見高低,&賬論英雄”。誰的&賬厚實,誰的工作就紮實。結果,“&賬越堆越高,基層幹部卻越來越沒時間深入基層”。

  2019年,我省&&20條措施為基層減負,明確“不得隨意要求基層填表報數、層層上報材料,不得簡單將有沒有領導批示、開會發文、&賬記錄、工作筆記等作為工作是否落實的標準”,堅決糾正過度留痕,基層&賬工作壓力隨之得到緩解。去年2月,省級層面&&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專項工作機制的相關意見,全面整合各級各部門要求村級組織建立的各類&賬,規範建立村級組織黨建、民生“兩本賬”。

  各地對照“兩本賬”指導目錄建立&賬資料、嚴控&賬總量,從根本上解決基層幹部身心疲憊、工作熱情不高的問題。蘇州建立社區工作事項准入制度,村&賬由平均82本減為19本,社區&賬由平均85本減為17本。常州&&清單式、條目式的《持續為村、社區減負十條措施》,將面向村(社區)的黨建方面&賬由10余項壓縮至6項、民生方面&賬由30余項壓縮至20項。去年3月,南通市海門區民政局明確村(社區)民生&賬目錄20項,其餘一律取消。

  &賬“瘦身”讓基層工作人員輕裝上陣。徐州市鼓樓區牌樓街道鼓樓花園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駱婷説,過去每年要填報很多工作&賬,不少日常事務要在晚上加班處理,辦公桌被各種文件夾堆放得滿滿當當。自從規範建立了“兩本賬”,厚厚的&賬變薄了,檢查考核也精簡了,這極大地減輕了工作人員壓力。

  “減負減到了實處,現在&賬只是工作中很小的一塊。”常州市鐘樓區鄒區鎮安基村工作人員徐聞強舉例,他負責的共青團工作,現在全程通過“網上共青團”系統操作,每次村裏辦團組織生活會和團課,他只要上傳兩張照片,配幾句文字説明,&賬就做完了。建管&賬也是通過APP操作,去年6月,村裏搞危房排查,他一邊實地檢查,一邊在江蘇省房屋建築和市政設施調查系統填寫信息,不需要事後補紙質&賬。

  徐聞強能輕裝上陣的背後,是數據在“多跑路”。常州建設城市運行“一網統管”,減負工作平台集成1038個村(居)信息、整合32套系統,共享數據1065萬條,做到數據只採集一次、信息只錄入一遍,持續推動業務類信息平台向減負平台整合。

  張家港市委辦公室主任孫建忠告訴記者,當地依託張家港黨政通平台,實現&賬資料和數據報表電子化、信息化,各個部門共享數據和信息,減少基層多頭報送、重復報送的情況。去年,張家港&賬總量同比下降約30%,電子&賬已佔比近50%。

  “以往&賬是年終考核的決定性因素,現在則是參考因素。”張家港市後塍街道新塍村黨委書記奚濤説,當地黨建考核不再要求提供紙質&賬,而是以“日常信息報送+年終總結”方式匯報,年終總結是面對面匯報,村幹部短短幾分鐘講完今年工作、明年打算,精華濃縮在一個PPT文件裏。

  常州市新北區衡山社區黨總支書記楊明暉説,現在督查考核更注重實際成效和群眾評價。比如,文明城市創建考核注重實地察看,考核組要看社區氛圍、小區環境,還要走進背街小巷、農貿市場等;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考核中,考核組直接看電腦裏相關活動的文字和圖片。

  &賬“瘦身”了,村社幹部沉下去的時間多了。去年,徐州鼓樓花園社區組織黨員先鋒服務隊,發動200余名社區黨員、下沉機關黨員走街入戶,以發放調查問卷、上門徵詢意見、召開座談會等形式,收集匯總群眾意見建議400余條、急難愁盼問題30余項,解決了困擾群眾已久的東院斷頭路、老小區停車難等問題,打造“凝心工作室”“四點半課堂”“老年熱線站”“板凳講&”等項目,贏得居民一致好評。

  “每個村幹部心裏都該有一本社情民意的賬。”奚濤對記者説,新塍村劃分為13個片,2個村幹部對接一個片,他們的職責就是多跑多走多問。“村幹部腳下的泥多了,老百姓心裏的坎就少了。”(倪方方)

 

【糾錯】 [責任編輯: 邱麥 ]
新華網客戶端
010070080010000000000000011111131129362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