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江蘇要聞 融媒産品 訪談 資訊動態 推廣
新華網 > > 正文

蘇州相城區試點入選全國社會救助優秀案例 全省唯一

2023年02月10日 07:44:41 來源: 新華日報

  原標題:蘇州相城區試點成為全省唯一入選全國社會救助優秀案例——

  共築“相幫扶”,“救”在群眾身邊

  近日,民政部通報社會救助改革創新試點和2022年度社會救助領域創新實踐情況。蘇州市相城區《共築“相幫扶”,打造“城溫暖”》入選“2022年度社會救助領域創新實踐優秀案例”,是全省唯一入選案例。這一社會救助模式有哪些創新?給困難群眾帶來了哪些便利?

  “救助誰”,“溫情管家”主動尋訪對象

  連日來陰雨綿綿,相城區“溫情管家”又開始入戶走訪了。“這件棉衣暖和,快換上吧!”望亭鎮迎湖村村民惠明接過鎮社會事業局民政科工作人員送來的新衣,立即穿上了身。

  渭塘鎮渭西村獨居老人顧華家中供暖設備壞了,“溫情管家”走訪後上報民政部門,給老人申請了取暖器。工作人員一邊調試取暖器一邊耐心講解使用方法,顧華感動地説:“現在家裏暖和了,心裏也更暖了。”

  “溫情管家”是相城區為困難群眾打造的專屬服務隊伍,主要負責解決“救助誰”這一問題。該區還搭建智慧化平臺,建立低收入家庭數據庫。“人技融合”賦能,助力社會救助主動“供暖”,當地探索的線上線下主動救助模式將救助關口不斷前移。

  智慧化救助平臺上線後,相城區累計對3203個幫扶項目進行全流程監管;全區劃分686個基層網格,為每15戶困難家庭配備1名“溫情管家”,鎮、村兩級“溫情管家”團隊成員已有295人。

  在服務對象上,當地不僅聚焦高齡老人、精神障礙患者、殘疾人等特殊群體,還通過就業幫扶跟蹤服務、定向培訓吸納就業等途徑,幫助有勞動能力的困難人員上崗就業。近3年,該區累計開展定向技能培訓800多人次,500多名困難群眾由此實現就業或再就業。

  相城區民政局局長周雪奇介紹,作為民政部服務類社會救助試點,該區持續打造“相幫扶·城溫暖”困難群體幫扶服務品牌,讓無助者得到幫助、讓無望者看到希望,推動新時代社會救助事業高品質發展。

  “怎麼救”,“物質+服務”逐步常態化

  一大早,相城區北橋街道居家到府服務人員吳敏就來到79歲的尤老伯家裏打掃。尤老伯家老宅拆遷後,村裏安排他住進老年人過渡房,為他添置了冰箱、電視機、洗衣機等家電,還買來嶄新被褥。工作人員入戶走訪時發現,老人腿腳不便,日常做家務很吃力。村裏為他申請了養老服務政府援助項目,提供到府居家服務。看著幹凈整潔的房間,老人臉上洋溢著舒心的笑容。

  為了探索常態化服務路徑,相城區提高服務類救助幫扶比重,通過結對幫扶、社區互助、公益志願、專業社工等,一大批特色服務項目應需落地。

  在黃橋街道胡灣村,13歲的小傑有節奏地拍打著歡樂鼓。小傑患有輕度智力障礙,語言表達能力較弱。在評估小傑的情況後,街道聯繫第三方社會組織,制定個性化服務方案,幫助進行潛能開發,鼓勵他參加歡樂鼓小組活動。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小傑學會了多首鼓曲。

  “孩子變化很大,現在能和別人打招呼,還積極參加活動,這是我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小傑母親對前來走訪的工作人員説。關注和改善困境兒童生活狀況,是社會救助的重要一環。相城區在建立特色幫扶體係基礎上,為困境兒童提供更切合需求的服務,讓其家庭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圍繞“怎麼救”,相城區推出“精準幫扶”所有計劃,完善“一戶一檔”資料,動態掌握困難群體的服務需求。近3年來,相城區累計走訪困難家庭超2萬戶次,採集合理需求3000多條,按需定制個性化幫扶項目,實行“一戶一策”幫扶。

  “誰來救”,“體係幫扶”擴大救助“朋友圈”

  “周伯伯,最近天氣突然冷啦,用電用氣都要當心!”在北橋街道北漁社區的周軍老人家裏,社區“溫情管家”小喬認真查看用電用氣和供暖設備,叮囑老人注意安全。

  在相城區民政局開展“進千家 解民憂”走訪調研困難家庭過程中,工作人員發現,一些老人用水用電方面存在安全隱患。該區民政局聯合區慈善基金會和中鯤慈善助困基金,啟動“中鯤助老 溫情守護”關愛特殊困難老人安居項目。項目安排第三方專業機構和志願者到府,免費為全區200多戶特殊困難老人進行水電檢測和維修。

  目前,相城區已形成由197個黨員先鋒團隊、46個志願者團隊、1280家愛心企業、1812名專業社工等構成的救助幫扶共同體,社會救助“朋友圈”越來越大。他們主動為困難群體幫扶找項目、想辦法、拿措施,3年來,該區慈善組織共募集幫扶資金近1.1億元,創新設立社區慈善基金24只,惠及困難家庭1000余戶。

  省民政廳近期也公布了2022年全省社會救助領域創新實踐案例,徐州市賈汪區“你誠我信 探索推進‘信用+社會救助’”等9個項目獲評最佳案例和優秀案例。省民政廳社會救助處副處長王鳳霞説,人民群眾對基本民生保障與服務的需求,正逐漸從“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從保障生存型向品質生活型轉變。只有不斷創新救助模式,才能讓更多新舉措“救”在群眾身邊,不斷滿足救助對象的個性化需求,繪就民生幸福底色。(唐 悅)

  

【糾錯】 [責任編輯: 沙佳儀 ]
新華網客戶端
010070080010000000000000011111131129352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