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江蘇要聞 融媒産品 訪談 信息動態 推廣
新華網 > > 正文

常州經開區:“一網格一支部一陣地”撬動群眾“滿格”幸福

2023年01月30日 16:29:50 來源: 新華網

  基層黨組織是有效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鬥堡壘。近年來,常州經開區推動黨建引領與基層網格治理同頻共振,將黨支部從村(社區)下移到一線,實現“一網格一支部”;創設308個網格黨群直通站,建立“一網格一陣地”,讓全區42萬居民享受到“周周有計劃、天天不重樣”的“全科”服務。

  事多人少 讓資源下沉到網格

  長期以來,基層治理存在群眾訴求多、協調難,人手不足、經費有限等諸多問題。以丁堰街道藍山湖社區為例,總人口近4000人,外來人員較多。“社區人員結構複雜,新市民、回遷戶參與社區治理工作的熱情不高,管理起來也較為困難。”藍山湖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張丹説。

  此外,群租房、出租房扎堆,電動車亂停放、高空拋物等亂象頻發,許多社區都存在“人、房、車”難管控、人工監管有疏漏等問題。

  為突破村(社區)“事多人少”的瓶頸,推動重心下移、資源下沉,2020年起,常州經開區以建強網格支部為抓手,構建“區—鎮(街道)—村(社區)—網格”四級紅色陣地,真正打通了為民服務的“最後100米”。

  “我們把‘一網格一支部一陣地’建設納入基層黨建考核重要內容,確保工作推進有目標、有抓手、有落實,以‘小網格’撬動‘大治理’。”常州經開區組織部副部長錢如玉介紹。

  黨群“直通站” 服務“根據地”

  抓好基層黨組織陣地建設,服務群眾有了“根據地”。

  常州經開區主動盤活公共用房、閒置場地等資源,全域化建成308個網格黨群直通站,將黨建服務“觸角”延伸至基層“神經末梢”。

  “累了,這裡是您的加油站;閒了,這裡是您的充電站;煩了,這裡是您的解憂站;空了,這裡是您的志願站……”走進潞城街道公園壹號花園社區第七網格黨群直通站,墻上貼着這樣幾句暖心話。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不到20平方米的直通站,可提供飲水、充電、休息、志願積分兌換等服務。直通站一旁,設置了區老年大學辦學點、24小時開放的陽湖書苑,共享資源,讓居民閒暇時有處可去。

  藍山湖社區第一網格黨群直通站共服務4棟樓、434戶居民,站內設有“解憂包子鋪”、“龍城紅色服務吧”、驛見墻、丁香志願服務時間銀行等功能區,着力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

  建優陣地,網格黨群直通站紛紛安上“智慧大腦”。在戚墅堰街道綜合指揮中心,智慧社區&&大屏幕上,數據不斷滾動。大屏另一頭,連接着街道為80歲以上獨居老人安裝的200多套智能水錶、門磁和煙感設備。屏幕中間的地圖上,顯示着高齡獨居老人所在的位置。

  “一旦智能設備監測到獨居老人用水異常、24小時未出門等情況,&&就會同步推送預警信息。中心值班人員、網格員、民警會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處置。”戚墅堰街道辦公室副主任王萌睿介紹。

  志願在網格 畫好“同心圓”

  “老李,你家門口的垃圾記得及時扔啊。”一有空閒,退休老黨員王榴芳就化身志願者,在公園壹號花園社區四處“找茬”,幫助解決佔用樓道、垃圾亂扔等問題。

  社區裏,像王榴芳這樣的黨員志願者不在少數。“根據各自的特長,大家分別負責理論政策宣講、鄰里矛盾調解、日常小區巡邏等公共事務。”王榴芳説。

  目前,全區已集結起以網格長、先鋒樓道長、退休老黨員等為代表的黨群同心先鋒隊,總人數達1.5萬人。

  潞城街道推出“一潞有你”小程序,設置“黨員先行、群眾同行”的線上志願服務端口,群眾可在端口認領志願服務項目。

  “街道給每位志願者準備了專屬‘小紅書’,內含志願服務項目手冊、積分卡與兌換卡。每次志願服務完成後可獲得相應‘潞幣’獎勵,可憑‘小紅書’上的兌換清單兌換實物或服務。”潞城街道黨工委委員、組織委員蔣小芬介紹。

  “戚墅堰街道建立‘同心聯盟’,吸納街道衞生服務中心、江蘇廣電、德藝家電等愛心商家,用‘禮遇優待’回饋志願服務,志願者可憑‘同心卡’中積分向愛心商家兌換獎品或服務。”王萌睿説。

  矛盾不出“格”,“網”進百姓事,服務“零距離”。基層治理打破了組織、隊伍、陣地、數據的壁壘,全面構建起黨建引領、共建共治的新格局。(孫寅 常景軒)

【糾錯】 [責任編輯: 沙佳儀 ]
新華網客戶端
010070080010000000000000011111371129322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