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江蘇要聞 融媒産品 訪談 信息動態 推廣
新華網 > > 正文

“園區保”,推動金融“生態鏈”綜合賦能

2023年01月13日 07:56:36 來源: 新華日報

  原標題:覆蓋全省72個園區,在保餘額超500億元——

  “園區保”,推動金融“生態鏈”綜合賦能

  園區是産業集聚的載體。2019年底,江蘇省信用再擔保集團有限公司推出“園區保”綜合金融服務模式,從産業園區入手,通過加大對先進製造業等優質企業的支持力度集聚創新資源。截至2022年底,“園區保”綜合金融服務模式已簽約全省72個産業園區,累計服務規模突破1000億元,服務企業突破1萬戶,在保餘額超500億元,覆蓋前沿新材料、高端裝備、節能環保、核心信息技術等17個産業集群。

  以“信”為本,

  打造“擔保+綜合服務”

  處於成長期的中小企業普遍面臨資金需求量增長較快、缺乏足夠抵質押物、金融機構對非普惠項目信用貸款較少等問題。由江蘇信保集團與産業園區、金融機構建立風險分擔合作機制的“園區保”,重點滿足單戶1000萬元—3000萬元的中小企業融資需求,旨在解決因資金供需雙方信息不匹配、信用難以更好發揮價值作用所導致的融資難題。

  産業在轉型,金融服務方式也要隨之轉型。作為一種綜合金融服務方案,“園區保”充分發揮江蘇信保集團“橋梁”作用,融合産業資本、金融資本和財政資源等三方面優勢,利用信用資源以及多産品組合優勢放大授信規模,解決企業融資的痛點。

  去年3月,高郵經濟開發區引入“園區保”,由園區出資3000萬元設立風險補償資金池,江蘇信保集團提供不超過9億元的綜合金融服務。“我們之所以引入‘園區保’,重點就是‘綜合金融賦能’,包括擔保、科貸、融資租賃、股權投資等多個金融産品,為企業項目提供相應融資支持。”該開發區有關負責人説。去年11月,雙方又共同舉辦“園區保”推薦會,進一步擴大服務範圍,截至當月底,服務對象覆蓋園區25家中小企業,累計放貸金額1.3億元。

  以“鏈”牽引,

  串聯“財政+産業集群”

  前幾天,江蘇振江新能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獲批3500萬元貸款,綜合融資成本低於同類銀行貸款,解決了其擬投資3億元新建項目的資金缺口。和以往融資不同,該公司此次憑藉“環保擔”首批入庫企業資質,拿到了江蘇信保集團和南京銀行合作發放的貸款。

  “環保擔”是“園區保”綜合金融服務方案中的新産品,由省財政廳、省生態環境廳、江蘇信保集團共同打造,以財政資金為基礎,通過信保集團增信放大杠桿效應,聚焦環保領域內3000萬元以上的非普惠融資需求。具體來説,省財政安排1億元環保産業融資擔保代償補償資金,根據項目融資規模,實行差別化利率、擔保費率和風險分擔比例,最低利率低至LPR-30基點,擔保補償資金最大可補償40%的本金損失。

  江蘇信保集團董事長瞿為民認為,政府性融資擔保本身具有準公共産品性質,需承擔市場先行者的職能,通過放大融資杠桿倍數,調動政府、技術、資金等各方優勢資源,在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率的同時,得以促進地方經濟、産業發展。

  “隨着‘園區保’的逐步推開,企業覆蓋面也隨之擴大,我們發現金融服務賦能産業鏈大有可為。”江蘇信保集團産業金融部負責人説,以“園區保”理念為核心,集團以産業鏈融資為重點進行精準賦能,與環保、農業、財政等部門深度聯合,推出了如“環保擔”“專精特新保”“農園保”等“聚焦産業、聚合渠道、聚力降本”的金融産品。

  以“合”為盟,

  營造“金融+生態循環”

  近年來,江蘇信保集團以“園區保”綜合金融服務模式為抓手,將擔保融入園區公共金融服務,推動産業鏈、供應鏈、資金鏈三鏈深度融合。去年9月23日,蘇北首單知識産權資産證券化項目——宿城科創智造基底知識産權1號資産支持專項計劃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設立,發行規模0.8億元,綜合票面利率3.05%,為江蘇省同類産品最低利率。

  “這標誌着宿遷市在創新金融賦能實體企業發展,破解科技型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方面實現新的突破,政府、金融機構和企業建立了緊密的成長夥伴關係。”宿城區財政局副局長唐為銀説。

  2022年,全國首單涉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的證券化産品、全國首單高新多産業集合知識産權證券化産品、全國首單激光裝備産業知識産權證券化産品等紛紛落地江蘇。江蘇信保集團“搭&引智,築巢引鳳”,先後在無錫市濱湖區、宿遷市宿城區和南京市溧水區等地註冊發行單期知識産權證券化項目,累計服務規模2.8億元;“以點連線,結線成網”,以科技貸款ABS産品為樣板,創新融資租賃ABN方案,為全省各地的知識産權證券化試點探索新模式,合計支持47家次科創企業完成知識産權融資,總計質押知識産權數量超358項。

  “擔保是金融中介的一個節點。”瞿為民説,它更像是黏合劑,打通資金需求者和供給者之間各個環節,聯合政府、主管部門和技術部門、資金端、專業投資者和徵信機構,形成“生態鏈”,放大信用杠桿張力和金融網絡凝聚力,實現“綜合賦能”。(趙偉莉)

【糾錯】 [責任編輯: 王玥 ]
新華網客戶端
010070080010000000000000011111131129279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