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像

立足根本,活態傳承雲錦文化

新華網江蘇 江蘇新聞 融媒産品 資訊動態 新華雲 訪談 專題
南京雲錦因其錦紋瑰麗、色澤燦爛、宛若雲霞而得名,自古就有“寸錦寸金”之稱。近年來,南京雲錦博物館首席漢服設計師高文芝巧妙運用對雲錦文化的深入了解,提取雲錦的文化內核及紋樣寓意,不只設計出受年輕人喜愛的雲錦漢服,也將麒麟、兔子等傳統紋樣與現代審美創新銜接。高文芝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表示,國潮崛起,要讓雲錦更加貼近大眾,在時代變遷中與時俱進,立足根本的同時活態傳承。
精彩觀點
1
高文芝

南京雲錦紋樣“圖必有意,意必吉祥”,承載著古人的浪漫情懷

南京雲錦紋樣“圖必有意,意必吉祥”,承載著古人的浪漫情懷
南京雲錦在古代是特供皇室的布料,以蠶絲線、黃金線、孔雀羽線等珍貴絲線為料,夾金夾銀。雲錦紋樣講究“圖必有意,意必吉祥”,取形象或諧音之意。比如,蝙蝠和蝴蝶元素的諧音分別為蝙“福”“福”蝶,這些都是在富有想像色彩的紋樣裏寄寓古人的浪漫情懷。
雲錦織造要經過圖案設計、挑花結本、造機、原材料準備、織造等一係列繁雜工序,背後是多個匠人的通力協作,一些傳統絕藝至今仍不能被現代工業機器所取代。南京雲錦木機粧花手工織造技藝在2006年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並于2009年入選聯合國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
1
高文芝

發揚家鄉傳統文化,深入挖掘雲錦的發展歷史和文化內核

發揚家鄉傳統文化,深入挖掘雲錦的發展歷史和文化內核
我是一個“90”後,祖籍是南京。成為一名從事雲錦設計的設計師,有多方面的因素。我的母親是一個工藝美術師,從小就看她畫一些工筆畫,所以很早就接觸到了這一類的傳統文化。此外,在本科和研究生階段,專業都選擇的是服裝設計,一直在學習和運用不同樣式的布料。畢業後,我選擇回到南京,發揚家鄉的非遺傳統文化。
當真正接觸到雲錦之後,我發現雲錦布料與想像中和資料裏不太一樣。雲錦的工藝特點是“通經斷緯、挖花粧彩”,所以實際上它的背面並不平整。為了能夠真正了解雲錦,我無數遍走進雲錦博物館,仔細研讀相關介紹,深入挖掘雲錦如何在南京落地生根,並一步步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歷史,理解和感悟古人的智慧和精神文化。
1
高文芝

“國潮”風起,要提升對傳統文化技藝的認知,立足根本的同時活態傳承

“國潮”風起,要提升對傳統文化技藝的認知,立足根本的同時活態傳承
近年來,國潮興起,意味著大眾的審美導向已經發生變化,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持續提升。南京雲錦研究所順應潮流,創新求變,攻克一道道技術難關,開發研究出不同種類的産品,讓“寸錦寸金”的雲錦走入尋常百姓家。比如,由于雲錦原先是專供皇室的布料,洗護問題成為雲錦轉化為現代市場通貨的一大阻礙。研究所為此採用三防處理等手段,讓布料實現抗皺、耐磨。
作為雲錦設計師,需要思考如何立足內核文化,提煉出不同朝代的審美風格,將紋樣和技藝嫁接到現代化的産品中去,尋找到聯結歷史與當下的新路徑。要將時代氣息融入傳統雲錦紋樣中,不斷拓寬現代化表達的應用場景,拉進雲錦與大眾之間的距離,讓更多的年輕人能夠看到非遺、摸到非遺,讓古老非遺在新時代煥發新生機。
高文芝
南京雲錦博物館
首席漢服設計師
01007008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