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像

讓古籍“説話”,做中華文化的研究者和傳播者

新華網江蘇 江蘇要聞 專題 政務 民生 市縣 體育 無人機 價格觀察 財經 旅遊 教育 房産
“作為讀書人,不能只顧自己讀書,也要推廣讀書,推廣知識與文化。”在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一起來聽南京大學古典文獻研究所所長程章燦講述古籍“守護人”如何傳承千年文脈,在新時代推動古籍資源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精彩觀點
1
程章燦

古籍工作不只是少數學者象牙塔裏皓首窮經的專業,還是攸關傳承中華文脈和實現民族復興的偉業。

古籍工作不只是少數學者象牙塔裏皓首窮經的專業,還是攸關傳承中華文脈和實現民族復興的偉業。
古典文獻學主要研究三個層面的內容。一是研究各種古典文獻,包括傳世文獻和出土文獻;二是以古典文獻為中心,研究與古典文獻相關的各種人物,包括作家、學者、藏書家、書坊主人等;三是以典籍為核心開展中國文化史研究。
古籍是中華民族數千年積累的寶貴的文化遺産。將古籍保護好、傳承好、發展好,是古典文獻學專業從業者的職責所在。古籍工作絕不只是少數學者象牙塔裏皓首窮經的專業,而是攸關傳承中華文脈、弘揚民族精神、建設文化強國和實現民族復興的偉業。作為古籍工作的從業者,站在這樣的高度來認識自己的工作,有助于強化文化使命感,增強工作責任心。總之,新時代古籍工作既要整理過去的典籍,又要立足于當今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更要放眼于未來的文化建設,任重道遠,意義重大。
1
程章燦

要將古籍工作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治國理政提供有益借鑒。

要將古籍工作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治國理政提供有益借鑒。
地域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江蘇是文化大省,也是古籍大省,歷代江蘇人所寫、所藏以及歷代寫江蘇的典籍浩如煙海,汗牛充棟,構成了一座宏大的江蘇文化寶庫。2016年,江蘇文脈整理研究與傳播工程正式啟動,這項工程包括書目編、文獻編、史料編、方志編、精華編和研究編六大部分,其中五個部分是古籍整理。工程的最終成果是出版總計3000冊規模的《江蘇文庫》,這是對江蘇文化學術資源的一次總整理,將為江蘇文化及中國文化研究打造新的更寬廣的文獻平臺。
江蘇古籍中有很多是中華文化史上的重要典籍,為中華文化傳承作出過突出貢獻,明清兩代江蘇典籍中所蘊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尤為突出,其中包括豐富的長江文化和運河文化的文獻資源,都與當今國家發展戰略密切相關,特別值得重視。
1
程章燦

提高古籍資源開放共用水準,讓“藏在深閨人不識”的古籍現身于大眾面前。

提高古籍資源開放共用水準,讓“藏在深閨人不識”的古籍現身于大眾面前。
新時代的新資源和新技術,包括影印出版、網絡技術和數字技術等,為做好古籍資源的保護與利用工作提供了支援。新的數字技術和掃描設備,可以使古籍在影印出版過程中不致遭到破壞,又保證其化身千萬,為廣大讀者和研究者提供方便。網絡技術和數字技術,可以使古籍存藏機構通過網絡,向社會公眾提供數字資源服務。政府相關部門應該投入人力物力資源,鼓勵並支援存藏機構積極主動提高古籍資源開放共用水準。
互聯網和數字技術,可以使很多原先“藏在深閨人不識”的古籍現身于廣大讀者面前,遠隔千裏,隔屏相望,如睹真容,展現古典文獻的魅力。除了網絡電子本展示之外,存藏機構也可以組織各類古籍專題展,將現代展陳形式和聲光電技術相結合,對古籍進行全方位、全息展示。各種線下展陳和DIY活動,通過融媒體方式傳播,對古籍的宣講與展示能夠收到更好效果,可使古籍走進大眾的日常生活,也有助于為古籍培養更多的當代知音和愛護者。這既是對古籍資源的保護,更是對古籍的創造性利用。此外,以普通讀者喜聞樂見、雅俗共賞的方式,對歷代名著進行今譯、解析,也可以拉近古籍與大眾生活的距離。
1
程章燦

立足當下,展望未來,古籍工作是一項需要長久堅持的事業。

立足當下,展望未來,古籍工作是一項需要長久堅持的事業。
展望未來,古籍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四個方面:一是繼續對古代典籍進行深度整理與深入研究,追求學術的深度和高度;二是以書籍史和古代文獻文化史為中心,拓展新的研究方向,追求視野的寬度;三是培養新人,保證古籍整理事業後繼有人,延伸古籍整理事業的時間長度;四是以典籍為中心,開展普及、推廣和宣講,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盡一份心力,這是作為古籍整理從業者服務社會應有的態度。
近年來,有不少青年人投身到古籍事業中。對于有志于從事古籍保護和研究的年輕人來説,首先入門要正,要打好堅實的基礎,真正成為古籍的知音;其次,要持之以恒,要有坐冷板凳的精神,不浮躁;另外,要有當代視野和世界胸懷,努力融匯舊學與新知,守正創新。
程章燦
南京大學古典文獻研究所所長
01007008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