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銅山以産業振興推動鄉村振興
原標題:暢通城鄉要素流動 推動美麗鄉村建設
銅山以産業振興推動鄉村振興
第十三屆中國(徐州)國際園林博覽會日前啟幕,位於徐州市銅山區伊莊鎮的園博會主展園迎來首批游客。10月初,銅山區傳來喜訊:該區入圍2022年國家鄉村振興示範縣創建名單。“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銅山要做好示範創建工作。”徐州市副市長、銅山區委書記龔維芳&&,“産業振興是鄉村全面振興的重中之重,銅山地理位置呈‘C’型圍繞主城區,要緊抓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建設戰略機遇,加速暢通城鄉要素流動,推動美麗鄉村建設,打造以城郊型都市現代農業為主體的鄉村産業體系。”
支部領辦 産村融合發展活力足
“大家晚上好,今天直播間準備了蘿蔔、苔菜、菱角推薦給大家……”10月30日晚,茅村鎮檀山村黨總支書記袁鐵軍又準時上線直播帶貨,新鮮的蘿蔔等蔬菜秒光,微山湖野生大菱角不停被網友要求加單,新鮮雞蛋供不應求。“直播間農産品面向城區銷售,實現從田頭直接到餐桌,售價低於市場價高於收購價,市民和村民都能得到實惠。”袁鐵軍&&,正在接觸一些本地特色農産品,豐富帶貨品種、提高帶貨效益,推動直播帶貨成為集體經濟新的增長點。
近年來,銅山區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不斷加快,但基層黨組織凝聚力戰鬥力不均衡、缺乏推進經濟發展抓手仍是制約産業發展的難題。銅山從解決耕地拋荒問題入手,在經濟薄弱村全面推行“股田制”富民強村行動,全區實施“四個領辦”,由村支部領辦集體産業,基層黨組織煥發新活力。
許樓村地處劉集鎮西北部,位置偏遠,農業經營成本高,集體和群眾增收困難。許樓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成立後,村黨支部書記許從軍引導農民帶地入股,流轉1800畝土地規模種植小麥、水稻,為村集體增收100余萬元。
銅山區還將24個經濟薄弱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組建産業聯盟,取長補短,抱團發展。目前,銅山76%的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50萬元。
産業集聚 農業現代化發展底氣足
“一到收蒜季,鎮上每家收蒜點都圍滿了人,20公里外的大黃山蒜農都拉着蒜來這裡賣。”大許鎮鄭廟村種蒜大戶李剛告訴記者。依託省級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農愛田公司,大許鎮周邊集聚超10億元特色大蒜産業,農愛田公司在境外設立2個海外倉,加速農産品“走出去”。
銅山積極發揮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作用引領産業集聚,培育家庭農場聯盟,構建“兩帶四區”現代農業新格局。銅山沿新環城路布局五環路都市農業融合發展展示帶,沿黃河故道發展城市生態休閒功能帶。發展特色産業,銅山分別劃出東部都市循環農業示範區、東南部都市精品農業示範區、西北部都市高效農業示範區、北部沿微山湖都市綠色生態農業示範區,推動農産品加工業向主産區布局,提高農村農産品加工增值效益。
沿湖街道位於北部沿微山湖都市綠色生態農業示範區,是國家級現代化農業示範區優質糧食生産核心區,去年沿湖農場掛牌成立沿湖糧食産業家庭農場聯盟,與當地龍頭企業華升麵粉公司達成合作。王倩家庭農場首批加入家庭農場聯盟,負責人楊茂峰&&:“小麥種什麼品種,華升麵粉公司給參考,收穫時直接賣到華升麵粉公司,銷路不愁,收購小麥價格遠高於周邊縣區。”
隨着“兩帶四區”現代農業産業布局穩步實施,銅山逐步形成設施茄果類蔬菜、特色大蒜等10個超10億元産業集群,培育各級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110家,組建糧食、優質果品、休閒觀光3類家庭農場聯盟,全區80%以上的農戶逐步參與到農業産業化生産鏈條中,去年全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7878元。
鄉村振興 城鄉融合發展動力足
“園博會展園建在家門口,不僅生活環境變好,家裏閒置多年房子也租出去了,每年租金能收1.8萬元。”川上村村民尹傳發説。第十三屆中國(徐州)國際園林博覽會主展區選址伊莊鎮,與川上村一墻之隔,乘着園博會建設東風,川上村統一粉刷269戶村居外墻,家家院門外被觀賞花木和創意小景觀包圍,村莊成為移步換景的美麗公園。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銅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仗,銅山在持續改善農村生産生活條件基礎上建設特色田園鄉村和特色田園線路,發展城市休閒農業和鄉村旅游,實現生態産業化。近年來,銅山陸續建成140個人居環境整治示範村,村內道路戶戶通,鎮村公交開通率達100%,基礎設施逐步完善。
站在鄉村發展新的歷史起點上,銅山區編制《國家鄉村振興示範縣創建方案(2022—2024年)》,涵蓋“五個振興”及鄉村建設行動6大類53個重點項目,總投資達109.41億元。龔維芳&&,銅山將不斷深化鄉村振興戰略的各項創新路徑與改革舉措,“五個振興”協同共進,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探索提升鄉村振興質量、體現都市城郊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陳彤 李晨 尚慶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