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市知識産權局在南京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辦2022年江蘇省專利(成果)拍賣季南京專場活動暨江寧開發區知識産權強國建設示範園區啟動大會。江蘇省知識産權局二級巡視員施蔚到會並致辭,市市場監管局(知識産權局)、省高校科技發展中心、省知識産權保護中心、省科技資源統籌服務中心、省技術産權交易市場相關負責人出席活動,南京市有關知識産權運營&&(中心)、科創企業、高校院所、服務機構、技術經理人等90餘人參會。
活動現場,來自中國藥科大學、南京郵電大學、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等多家高校院所和國有企業的11項專利開放許可給多家企業,並舉行簽約儀式。
今年,南京市積極推動在寧高校院所、國有企業面向中小企業採用先免費許可、後有償轉化,並提供後續技術指導服務方式,在産業集聚度高、共性專利技術需求性大的重點園區探索試點按産業鏈實施“一對多”開放許可。其中,江寧開發區相繼獲批“國家級知識産權示範園區”和“國家級知識産權強國建設示範園區”。活動現場,省、市知識産權局及江寧開發區管委會有關領導共同為園區揭牌。
近年來,南京市在國家、省知識産權局的支持下,結合本市豐富的創新資源稟賦,積極探索專利轉化便捷途徑,全面構建了“一核兩翼多&&”知識産權運營服務體系。圍繞生物醫藥、智能電網等重點産業建設了110個高價值專利培育中心,從源頭提高了專利産出質量。&&了實施專利轉化專項計劃工作方案和專利開放許可試點工作方案,支持了12個産業園區承擔實施專利轉化專項計劃。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有效發明專利量達108899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16.85件,專利轉讓、許可發生9207件次(其中高校院所發生2142件次),知識産權交易金額72.8億元。中國藥科大學、南京郵電大學等14家高校院所246件專利已在專利開放許可&&發布。目前,南京市已有35件專利通過開放許可的方式達成交易,其中免費許可17件,惠及企業30余家。
活動當天,還舉行了2022年度專利(成果)拍賣季現場拍賣會,來自電子信息、智能製造、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等領域共14件專利(成果)成功拍出,成交額1068.5萬元,溢價率12.5%。2022年度江蘇省專利(成果)拍賣季共吸引90家高校院所3000余件發明專利和科技成果參與線上線下拍賣,共促成221件專利(成果)通過“網絡競拍+協議成交”的方式達成技術交易,總成交額8545.64萬元。
其中,來自南京農業大學的植物新品種“小麥品種南農999(南淮麥191)”以560萬元的價格成功拍出,創下現場最高紀錄。該品種是半冬性小麥新品種,具有高産、多抗、飽滿度好等特點,田間試驗中赤霉病和條銹病抗性可達高抗,一亮相就吸引了省內外多家企業參與競拍,最終成交價超起拍價60萬元。來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一種基於長短時記憶神經網絡的車輛狀態容錯估計方法”以100萬元的價格拍出。該方法成功轉化後,可用於估計智能網聯汽車狀態參數,進行汽車動力學、經濟性、操作穩定性等動力學控制,提升汽車性能和智能化水平。此外,南京郵電大學、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專利也頗受歡迎,紛紛被“秒拍”。(余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