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要聞 融媒産品 訪談 信息動態 推廣

散文《閱讀》

2022年11月07日 15:14:02 來源: 新華網

  閱讀(散文)

  作者:朱國清

  閱讀猶如一盞心靈的明燈,照亮着每個人、每個家庭乃至整個國度的光明與未來。書是一扇通往大千世界的天窗,人類最偉大的思想在書裏。人類的歷史有很多精神豐碑,要達到或者超越那些精神高峰,閱讀和思考是唯一的途徑。唯有通過閱讀,我們的智慧才能一步步地通往精神的“金字塔”之巔。

  我有幸在澳大利亞學習了一段時間。作為一名學者,在澳的日子裏我深深地感受着這個國度所散發出的濃濃書香。悉尼更是座熱愛閱讀的城市,整個城市都瀰漫着濃郁的書卷氣。悉尼人珍惜時間,更懂得利用時間。外出上班或出門辦事,許多人會隨身帶一本書,坐上公交或地鐵後,他們就會掏出書來沉浸在閱讀的樂趣之中。這樣的情形在悉尼隨處可見。在他們身邊,那些沒有閱讀的人,會刻意保持安靜,即使是接聽電話也會輕言細語,給閱讀者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閱讀已經成為悉尼人的一種生活方式,如同麵包、咖啡、牛奶一樣不可或缺。

  在悉尼,父母從小就開始培訓孩子的閱讀興趣,政府更是想出各種法子鼓勵和引導孩子們參與閱讀。圖書館專門推出了針對兒童的圖書卡,這張卡不但可以借閱圖書,還可以借音樂光盤、影碟等電子産品。圖書卡一次可借閱20樣東西且全部免費。到了寒暑假,圖書館就會推出假期趣味閱讀計劃,參與活動的人根據圖書的難易程度,每讀完一本書可以得到一兩個圖章獎勵。累計達到10個圖章,就可以拿到圖書館兌換一本自己喜歡的新書。這些活動極大的激發了孩子們的閱讀熱情,他們很快就養成了勤奮閱讀的好習慣。

  悉尼的華人企業家李泓德對我説,澳洲人愛書讀書,幾乎到了癡迷的程度。走進每個家庭,都可以看到漂亮的書架和滿架子的圖書,從客廳、廚房甚至洗手間都擺着圖書。每家臥室的床頭都會擺放一兩本新出版的書。 他們經常舉辦一些諸如”朗讀會"之類的家庭文化聚會,家庭成員在"朗讀會"可以向家人、朋友朗讀自己新近讀到的好書中精彩的段落,也可以朗讀自己創作的文學作品。成年悉尼人讀得最多的圖書是小説類書籍。悉尼人喜歡閱讀小説,書市的銷售榜單,銷量最好的圖書都是小説, 其次才是哲學、歷史、心理類書籍。幾乎所有的悉尼書店,都有品種齊全的世界名著。世界著名作家的大部分作品都可以在這裡找到。這些印製精美的書籍,大多售價在 20元左右,便宜的價格,保證了普通人也可以輕鬆把喜愛的圖書抱回家。二手書在悉尼也很有市場。悉尼人念舊,對舊書懷着一種特殊的感情。據介紹,昆士蘭州一個小鎮裏,有一家專門經營舊書的書店,藏書10萬餘冊。這家名為BerkelouwBookBarn(書穀倉)的書店,創立於1812年,至今已有200餘年歷史,是澳大利最古老的書店之一。這家書店的內部裝飾典雅精緻,擺放書籍的架子全部採用古木,給人一種古色古香的迷人感覺。店內還設有咖啡屋,店主調製的咖啡,同樣令人着迷。在這個偏遠的小鎮,競然有一家古老有特色的書店,不能不令人嘖嘖稱奇。由此可以看出悉尼人對閱讀的熱愛。

  悉尼人為什麼這麼喜歡讀書?追求精神生活的殷實和文化生活的富足是一個重要原因。李泓德先生深有感觸地説,對很多悉尼人來説,最大的樂趣,除了度假就是讀書。他們認為,哪怕生活無望,物質上再貧窮,都會覺得至少我的精神世界還在,不願精神生活毀掉。在這一點上,所有人都是平等的。這是大多數悉尼人的共識。在此共識的支撐和引導下,無數悉尼人把閱讀當做一盞心靈的明燈,照亮着每個人、每個家庭乃至整個國度的光明和未來。

  人類最偉大的思想在書裏。人類的歷史有很多精神豐碑,要達到或者超越那些精神高峰,閱讀和思考是唯一的途徑。書是一扇通往大千世界的天窗,足不出戶就了解到世界各地的美麗山水,風土人情,開闊視野,沉澱底蘊。書是一個時間穿梭機,可以回到數千年前,感受古人的聰明智慧,學習先賢的道德品質和處世哲學,體味生命的意義。書是生命的調味劑,文學歷史,社會百科,只要自己喜歡,沏一杯香茗,執一把香扇,于都市喧囂之中辟一方寧靜,沉靜在字裏行間把凡塵瑣事擱淺,或沉思,或靜悟,豈不悠哉快哉。

  只有通過閱讀,通過與先賢達人的對話,才能達到他們那個時代的精神高度。只有通過閱讀,通過和大師們的無聲交流,才能達到他們那個時代的思想境界。人類精神的階梯就這樣隨着重復閱讀不斷延伸。如果沒有這樣的重復,人類的精神就會退化,就會衰落。沒有閱讀,我們這一代人的精神境界可能還遠不如文藝復興時代的大師們,甚至還不如更早以前歷史階段的智者。讀書可以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滋養人生。讀書不單是為了拿文憑,而是為了成為一個有溫度、懂情趣、會思考的人。讀書影響人的潛在,它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你的思考、邏輯、談吐以及與人共事等各個方面。讀書多了,內心才不會決堤,是指人的情商積累和閱讀有關。讀書,正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喜歡讀書,就等於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有位智者説,不讀書的人,看到的只是別人畫給他看的美的世界,讀了書以後你認識了黑暗與醜陋,只有讀了更多的書以後,你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到了希望和光明。

  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應該與一個人的閱讀史緊密相關。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民族的閱讀水平。閱讀不僅僅影響到個人,還影響到整個民族、整個社會。我國目前的網絡閱讀人數已經超過了紙質閱讀人數。但是網絡上更容易吸引眼球的是信息、廣告和娛樂的內容,人類的理解,特別是人類理性的洞察力,很難通過網絡獲得,智慧的內容在網絡上更是鳳毛麟角。對人類思想的進化而言,對個人思想的發展而言,從信息到知識到智慧,就像一個金字塔,它是精神與智力逐步升級發展的過程。唯有通過書籍閱讀,我們每一個人的智慧才能一步步地通往精神的”金字塔”之巔。將每一個人的智慧匯總起來,才能體現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高度。沒有閱讀就不可能有個體心靈的成長,不可能有個體精神的完整發育。通過閱讀,我們不一定變得更加富有,但我們一定可以變得更加智慧。通過閱讀,我們不一定能改變我們的長相,但一定可以改變我們的品位和氣質。通過閱讀,我們不一定能延長我們生命的長度,但一定可以改變我們生命的寬度,增加我們生命的厚度。通過閱讀,我們不一定能夠實現我們的人生夢想,但一定可以幫助我們更接近我們的人生夢想。通過閱讀,我們可以在有限的生命當中欣賞無限的美景,體驗精彩的人生。

  著名城市學家劉易斯.芒福德認為,推動人類進步的兩個偉大發明是文字和城市。是文字和城市的出現,讓信息的交換和物質的交換得以跨越時間和空間進行,而這個過程正是通過閱讀來實現的。閱讀在城市發展和城市自我校正、自我完善的過程中,具有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城市的美麗固然表現在它的建築、規劃和綠化上,但一座城市真正的美,還在於這座城市裏人的品位和氣質。人的品位和氣質是通過書籍閱讀而來。最優秀的城市就應該擁有最善於閱讀的市民。一個城市最美麗的風景應該是閱讀的風景。閱讀城市的美麗,在於內在的思想之美、文化之美。閱讀城市的美麗,在於有着自我超越的市民,催人上進的組織,簡單寧靜的生活和自覺創新的文化。這是閱讀城市的生命之美、靈動之美。有書香的城市,有閱讀氛圍的城市,才是令人嚮往的美麗城市。

  閱讀,是一種主動的承繼和發展的力量。閱讀作為人類行為,它源自於書籍卻不限於書籍,也通過閱讀繪畫、雕刻、音樂,以及閱讀不同的人生,進而改變我們自己,改變我們的生活,改變我們的社會,改變我們的世界。閱讀給人們帶來了無盡的好處,就像一泓清泉注入人們的心田。古語説“腹有詩書氣自華”“惟書有華,秀於百卉”。讓我們放緩急促的腳步,靜下心來讀讀書,給生活增添些樂趣。書讓我們的心靈比世界大,知識才是真正的陽光雨露,被書籍靜靜沐浴的心靈像花朵一樣綻放美麗。讓我們都成為自覺的閱讀者,爭取多讀些書,多讀些喜歡的有價值的書,讓閱讀成為一種時尚和社會的嶄新風貌。

  (選自作者所著解放軍崑崙出版社岀版的《揚帆遠航》散文集,個別文字略有修改。一一作者注)

[編輯: 王玥 ]
010070080010000000000000011111271129107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