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湖縣高作鎮: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譜寫鄉村振興新圖景
2022-06-25 10:10 來源: 新華網

  自2020年被列為國家級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鎮以來,江蘇省鹽城市建湖縣高作鎮搶抓機遇,大膽探索,先行先試,試點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走出了一條鄉村振興發展新路徑。

  守住耕地紅線 農業産業結構調整升級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是龐雜的係統工程,涵蓋社會經濟方方面面,涉及利益主體眾多,群眾關注度高。

  高作鎮把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作為首要任務,始終把糧食保産保供放在突出位置,認真抓好耕地保護工作,通過開展建設用地和農用地整治,對農村閒置集體建設用地、閒置宅基地、利用低效及生態退化的區域實施土地復墾,預計項目全部實施後可新增耕地3700多畝,溢出土地6100畝,土地利用結構和布局明顯優化。

  在規劃上,高作鎮堅持高標準定位、高起點,邀請江蘇省農科院、江蘇省水利設計院、南京農業大學等專家團隊,科學編制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方案,把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三産融合發展相結合、與耕地條田化工程相結合、與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相結合,努力實現設計科學、安排合理、布局優化,為實現農業現代化破除發展屏障。

  “在此基礎上,高作鎮積極落實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和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政策條例,進一步穩定承包權,放活經營權,積極轉變土地經營模式和經營方式,從分散的小農戶、小土地經營逐步轉向與市場相適應的適度規模經營模式,增強村民應對重大風險的能力。”高作鎮黨委書記唐城説。

  據介紹,高作鎮按照縣鎮村三級聯動模式,組建成立高作鎮萬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依托建湖縣新農村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支援,通過平臺招標經濟實力雄厚、經營能力較強的大型農業國企合作,按比例共同投資經營轄區內規模流轉出的土地。目前,該鎮稻田綜合種養、優質糧種植等項目已初具規模,已初步打造出小龍蝦、高糧壹號大米、火龍果、火雞等一係列農産品,品質興農初見成效。

  優化鎮容村貌 農村生態環境美化提升

  高作鎮按照省級文明鎮創建標準,繼續鞏固創建成果,遵循“提升集鎮形象、打造美麗鄉村”的思路,結合城市更新,強化村鎮建設,努力打造功能完善、環境優美、特色風貌明顯的集鎮。

  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統籌規劃、統一治理,高作鎮統籌農房改善、高標準農田、河道整治、面源污染整治、秸稈離田和農産品加工等工作,按照“田水路林村係統綜合整治”的思路,全域布局一、二、三産功能區,統一田水路林實施標準,統一布局橋、涵、閘、站、路、林等設施,確保經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環境保護等工作同頻共振、同步推進。

  高作鎮大力推進河道日常保潔工作,常態化開展河道巡查,水環境日益改善。持續深化河道生態鏈修復工作,治理提升生態河道11條,種植河道水生植物8萬余株、垂柳3萬棵。結合鄉村振興總體工作部署,不斷提升綠化水準,組織實施光明人家二期、季墩園區道路、涔莊村圩堤等多個綠化工程,共栽植各類苗木10000多棵,新增綠化面積100多畝,綠化覆蓋率達41%。

  此外,該鎮還維修鋪設破損路面累計5000平方米,升級改造維護集鎮污水管網4.6公里,實施農村生活污水分散處理設施工程2個,鎮村人居環境呈現出嶄新面貌。

  補齊民生短板 群眾獲得感持續增強

  在推進産業環境發展的同時,高作鎮始終堅持民生為本,著力在農房改善、村集體領辦、社區管理等方面下功夫、出實招,全力推進鄉村振興工作。

  2018年以來,高作鎮分年度推進合興村、卞港村等9個村整村農房改善工作,共計改善農房4087戶,對照農房改善2.0版建設要求,同步高標準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今年,高作鎮將按時序開展蔣王、長北、光明、雙界等村農房改善工作,確保涉及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的14個村面上全覆蓋,完成農房改善2000戶目標任務,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與此同時,高作鎮還探索推行“屬地+屬人”的雙線管理模式逐步向社區管理模式轉變。前期實行“社區管理組織+原村委會”共同管理模式,後期待居民社區歸屬意識不斷增強後,由社區全面接手管理。

  針對社區生活中出現的各種矛盾糾紛,制定和完善社區居民參與社區治理制度。通過“廣場夜談”“小板凳議事會”等幹群溝通形式,積極推行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眾人商量的協商議事制度,彌補政務服務存在的不足,做好基層民主大文章,初步形成權責清晰、制度規范、運作高效、執行有力的新型農村社區治理新模式。

  唐城表示,“十四五”期間,高作鎮將實現“村級積累突破1000萬元、村集體經營性年收入突破100萬元、戶均年增收突破10000元”目標任務。隨著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的持續深入,全鎮7萬多畝基本農田將全部實現高標準農田建設,每畝年增收可達300元。高作鎮將全力推促農村宜居宜業、農業高質高效、農民富裕富足,爭當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全國表率。(李南丹 程思瑜/文 邱麥/攝)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