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江蘇要聞 融媒産品 圖片 訪談 直播 資訊動態 推廣
新華網 > > 正文

江豚,天天見!

2022年06月06日 07:14:01 來源: 新華日報

  初夏時節,一張“綠毯”綿延鋪展,南通濱江美如畫中。

  “就在這兒!傍晚時分經常看到江豚出水。”66歲的狼山鎮街道居民吳湛興奮地説。打開手機相冊,裏面都是他拍攝的江景圖。盡管江豚就是一個個模糊的“小黑點”,但鏡頭裏大江東流,氣象萬千。

  吳湛説的“這兒”,位于南通五山地區的濱江步道。黃泥山、馬鞍山、狼山、劍山、軍山等五山臨江而立,沿江岸線14公里是長江南通段重要的生態腹地和城市發展的重要水源地。

  大江奔流,五山矗立,見證重要歷史時刻——2020年11月12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南通五山地區濱江片區視察,與附近群眾親切交談,稱讚“曾經臟亂差的環境發生了滄桑巨變,成為人們流連忘返的濱江生態公園”。

  當時,吳湛就在人群中,現場聆聽了總書記的講話。回憶起來,吳湛依然滿心激動。那天下午他正在江邊步道散步鍛煉,聽到不遠處傳來一陣歡呼聲和掌聲,走近一看是總書記來了!

  “聽得熱淚盈眶,總書記説的我太有感觸了!”吳湛説。小時候,家門前的青水河連著長江水,把江河水提到家中水缸裏,放點明礬沉淀後即可飲用。後來,蘆葦灘變成了碼頭林立的港區,臨江村民進廠打工,收入提高了,但粉塵、噪聲和怪味也讓村民苦不堪言,漁船的垃圾油污就漂浮在水面上。再後來,推進長江大保護就像一縷“春風”吹來,南通下定決心,還江于民,建設“城市生態綠肺”。如今,岸線鋪展步道,濱江變身花海,五山片區成了全城風景最美、人氣最旺的地方。

  從環境美日子窮,到日子好了環境差,再到如今“富”和“美”都有了——這不就是“滄桑巨變”?從見到總書記那一刻起,年逾六旬的老吳下定決心,當一名長江大保護的宣講員和濱江生態的守護員,將總書記的關心和牽挂以及南通濱江的滄桑巨變講給更多人聽。

  這一年多,每到周末或節假日,老吳一早就出現在濱江步道,帶著自制圖板,開辦起長江大保護的實境課堂。市民遊客參觀時,老吳現場講述總書記的親切關懷和諄諄囑托,呼吁大家攜手呵護長江母親河;跟幼兒園小朋友互動時,老吳繪聲繪色地講述江豚躍出水面的場景,“小朋友們,江豚已經成為南通‘常住民’,成為陪伴我們的老朋友啦!”

  光陰鬥轉,人與江、江與城的“美麗故事”不斷續篇。牢記總書記的囑托,循著總書記的指引,持之以恒“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去年以來,南通在空間再造中協同推進産業重構,著力打造總面積1440平方公里的沿江科創帶,成為統領全域創新發展的“動力軸”。昔日沿江“工業帶”蝶變“科創帶”,長江南通段水質整體穩定達國家地表水Ⅱ類標準。今年1月5日,洪港濱江生態園建成開放登上了《新聞聯播》。

  今年2月28日,一段視頻在南通人的朋友圈刷屏。鏡頭裏,5頭江豚“同框”嬉戲,其中一頭江豚在空中劃出一道美妙弧線。江蘇省南通環境監測中心數據顯示,2月份,長江南通段共觀測到江豚91頭次,刷新單月紀錄。去年同期,觀測數只有11頭次。而在2019年底,該中心才第一次觀測到江豚。市民説,江豚的微笑,就是最直觀的治江成效。

  江風溫潤,草木蔥蘢;登高遠望,長虹臥波。如今,每天早晚到家門口的花海散步,看大江東去潮平岸闊,已成為南通濱江居民的日常。最近,海太過江通道工程(公路部分)可行性研究報告獲省發改委批復。“十四五”期間,南通交通領域投資總額預計達1500億元,是“十三五”時期的兩倍多,將全力構建“通上海、通全國、通全球”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總書記牽挂的“南通好通”,不斷有新進展。

  蔥蘢疊翠的五山,漫天歡快的風箏,嬉戲競逐的江豚,幸福洋溢的笑臉……徜徉在南通江邊,人們有太多太多的心裏話,要向總書記報告。最想對總書記説什麼?吳湛脫口而出:“請總書記放心!江美岸綠南通‘好通’,江豚啊,天天見!”(王世停 丁宏波)

010070080010000000000000011111121128715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