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江蘇要聞 融媒産品 圖片 訪談 直播 資訊動態 推廣
新華網 > > 正文

江蘇如皋:逐夢鄉村“綠富美” 下活振興“一盤棋”

2022年05月16日 16:51:38 來源: 新華網

  近年來,江蘇省如皋市立足常態長效,緊盯水環境綜合整治、村容村貌提升等熱點民生問題,匯民智、聚民力,創新探索了“自己的河道自己管護、自己的庭院自己整理、自己的家園自己守護”的長效工作機制,農村人居環境“脫胎換骨”,一係列榮譽也越發“驚艷”:入選水利部2021基層治水十大經驗、全國水係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試點縣,獲評中國美麗休閒鄉村、江蘇省2021年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評估第一等次、2021年度江蘇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縣級進位第一等次……

  從“一言堂”到“群言堂”,構建水清岸綠“生態+”

  “雞鴨養殖要整治,但也不能一刀切。”“建築垃圾應該怎麼處理?”“廁所糞污、生活污水要統一實施處理和排放。”……在如皋市磨頭鎮十字橋,這樣的“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會經常舉行,與會對象是村裏的百姓河長、小組長、群眾代表和黨員代表等。

  在會上,有人不留情面,當面否決了村支書的提議。村支書沒有生氣反而還挺開心:“在咱們村,凡事都有商有量。村裏新修的這條河就是大家‘議’出來的。”

  磨頭鎮十字橋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程玉宇講述了6號居住河的“前世今生”:“以前河裏藻類泛濫,漂浮的楊樹葉嚴重污染水質,每年光打除草劑就要花費大量人力財力。現在,百姓自發簽訂協議,自己的河道自己管護,由村民承包,沿岸種麥冬,河裏養魚,沒花村裏一分錢就實現了水清岸綠,沿河的村民年底還能分到十幾斤魚。”

  程玉宇説:“當時我們找村裏的設計能人拿了個河道景觀規劃,還有一些國外植物,但測算一下發現成本很高,僅前期栽種每平方米就需要600-1000元,更不要説後期的維護,村裏承受不起。”他介紹,最後的規劃不是由村幹部直接拍板,而是大家共同商議出來的。“農村嘛,還是應該因地制宜,打造具有鄉土氣息的自然美。”

  在如皋,“還清于河,還河于民”已成為全市347個村(社區)的普遍共識。“保持戰略定力,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著一茬幹,確保一泓清水綿延後世、惠澤人民。”如皋市市長王鳴昊説,近兩年來,如皋累計投入資金10億元,用于坍塌河道修復、農村河道疏浚、生態河道建設等工程,同時借力“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平臺,突出群眾參與、群眾管護、群眾監督,變“一言堂”為“群言堂”,聚焦常態長效,提質增效,打造“自己的河道自己管護”的全新模式,構建水清岸綠的“生態+”。

  從“管百姓”到“百姓管”,打造顏值線上“美麗+”

  “不光別人看著舒服,自己也覺得心情舒暢。”67歲的冒根林家住丁堰鎮夏圩村。他家的庭院整潔寬敞,總能引起過往村民的駐足。

  “每天早晨第一件事就是把場地掃一遍,把亂七八糟的廢舊品扔掉,因為我家就在村服務中心對面,經常有人來看,”冒根林説,“之前也沒這麼整潔,主要是想每次庭院評比都能上紅榜,不想上黑榜。”

  冒根林口中的“紅黑榜”,是今年夏圩村新推出的環境整治措施,通過正向激勵和反向警示,宣傳表彰先進,鞭策督促後進,激發百姓自主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內生動力。“進入紅榜的有物質獎勵,進入黑榜的分別在村民代表大會和‘知曉夏圩’微信公眾號上通報。”丁堰鎮夏圩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倪建平介紹。

  白蒲鎮鄧楊村的“紅黑榜”也初見成效,15組組長倪漢平“三移草堆”的故事也影響了不少人。

  因為母親有用秸稈燒鍋的習慣,倪漢平家的草堆就堆放在屋前。自從村裏制定新規,將草堆堆放列入美麗庭院考核項目後,倪漢平説服母親將草堆移到了屋後河邊。

  “後來評比小組一看,發現草堆堆放位置離河岸少于兩米,不符合評判細則,我們又把草堆移到了附房旁邊,後面有竹子,上面有化糞池的棚,正好隱在裏面。前段時間,村裏進行河道整治,河邊竹子被去掉一部分,草堆又顯現出來挺扎眼。我們立即騰出附房移進了草堆,前後共移了三次,”倪漢平的妻子朱曉鳳説,“老公是小組長,自家拿不到整潔戶的話,還有什麼説服力?”

  倪漢平家的做法還引起了“連鎖反應”。朱曉鳳説:“東邊一家將三個草堆並成了一個,西邊一家本來在河邊有一個草堆,幹脆拖走不要了,現在我們這裏河邊上的草堆幾乎都看不見了”。

  從精準考評“管百姓”,到自覺主動“百姓管”,在如皋,一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的“全民行動”正火熱展開。如皋市政協主席張元健説,如皋從全面推廣農村河道管護模式入手,深化拓展“自己的河道自己管護”協商議事成果。今年初,如皋市委點題政協調研督查,推動協商議事向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延伸,充分發動並依靠廣大人民群眾,逐步實現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由水下到岸上、由河道到庭院、由政府推進到社會支援的轉變,切實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品質,打造顏值線上“美麗+”。

  從“築好巢”到“引金鳳”,實現村美業旺“富民+”

  腳下是瀝青鋪就的路面,身側是垂落搖曳的楊柳,徐徐清風撲面而來,給如皋城北街道平園池村增添了幾分詩情畫意。

  一灣清水,興村富民,是平園池村近年來發展的真實寫照。在平園池村,凡涉及河道管護、綠化補植、庭院整理等民生熱點問題,都要面對面同百姓同商共議,不僅點亮了當地的生態發展之路,更讓“有事好商量”成為村美、業旺、民富的“金鑰匙”。

  平園池村黨總支書記劉煒建説:“有事好商量,商量辦好事。我們與百姓形成共識,如果村裏環境不好、配套不到位,哪個企業願意來啊?比如,在別的村,土地租金只有每畝800-1000元,但在我們村,荷花園、玫瑰園、菌菇廠爭相落戶,土地租金至少在每畝1100元以上。”

  劉煒建説,有了環境,發展就有了底氣,落戶企業還按要求打造免費休閒觀光區,讓環境帶動産業,讓産業帶動旅遊,“像荷花池是按照鄉村旅遊要求種的觀賞荷花,承包戶的收益主要靠在下面套養魚鱉,從而形成經濟效益。”

  同題共答,同頻共振,“好商量”帶來“好幸福”。在綠意盎然的環村道路邊,正在散步的村民章德富感覺“幸福來得太突然”。他説:“過去平園池村有一個順口溜,‘雁過不留腳,人過不回頭,領導怕來村,百姓皆怨聲’。通過這幾年的努力,現在成了‘雁過常落腳,人過觀賞花,領導常來村,百姓皆笑聲’。”

  劉煒建説,未來,平園池村將繼續立足鄉村旅遊發展,充分用好“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平臺,匯聚百姓智慧,做強蓮藕特色主體産業,拓展果蔬、花卉盆景、水産品等種養殖業,深度挖掘民俗風情文化,不斷強鏈、補鏈、延鏈,把“人氣”變成“財氣”,把“風景”變成“錢景”。

  千百年來,如皋兒女深耕東皋沃壤,成就了物阜民豐魚米之鄉。上個世紀的治沙改土大會戰,更是進一步造就出雉水大地一馬平川、水豐土沃的高産良田,讓如皋邁入農業強市行列。如皋市委書記何益軍説:“在建設新時代魚米之鄉進程中,我們有條件繼續走在全省前列,也有責任再次高舉治沙精神旗幟,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為抓手,緊緊依靠並帶領廣大百姓逐夢鄉村‘綠富美’,下活振興‘一盤棋’,奮力打造新時代魚米之鄉‘如皋樣板’。”(邱麥 劉霞 朱波娜)

010070080010000000000000011111271128654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