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江蘇要聞 融媒産品 圖片 訪談 直播 資訊動態 推廣
新華網 > > 正文

南京:法治“點燃”優化營商環境新引擎

2022年03月10日 16:25:18 來源: 新華日報

  原標題:法治“點燃”優化營商環境新引擎 ——《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辦法》實施一周年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近年來,南京市高度重視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堅持把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作為打造高品質發展區域增長極、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一招。2021年3月10日,《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辦法》(市政府令第334號,以下簡稱《辦法》)正式施行,從強化創新激勵、深化簡政放權、優化監管方式、提升服務效能等多個方面為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構建法治保障。這是省內市級層面優化營商環境首部立法,也標誌著南京營商環境地方立法走在了全國前列。

  《辦法》實施一年以來,南京市營商環境建設再上新臺階,連續兩年獲評國家營商環境標桿城市,在國務院對《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實施情況發布的評估報告中,“一件事一次辦”等三項舉措被點讚並在全國推廣。優質的營商環境也成為南京經濟發展的壓艙石和助推器,2021年全市地區生産總值突破1.6萬億元、增長7.5%,全體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1%,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出真招

  構建完善穩定的法治制度環境

  過去幾年,南京市連續出臺優化營商環境政策三個“100條”。今年2月7日,南京召開“新春第一會”,向全市上下發出動員令:向作風建設要營商環境,向營商環境要高品質發展,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會上發布《南京市2022年優化營商環境實施方案》,圍繞構建友好便利的投資環境、高效便捷的政務環境、公平透明的法治環境等“六個環境”,提出28個方面共116項任務。

  隨後,各板塊紛紛行動,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你追我趕。溧水區提出,要打造“溧刻辦”品牌,全力以赴減事項、減材料、減環節、減時限。江寧區將擦亮“江心比心、寧更滿意”營商服務品牌,多措並舉打好“加減乘除”組合拳,全力營造“審批事項最少、辦事效率最高、投資環境最優、市場主體獲得感最強”的一流營商環境。鼓樓區將加快構建“十分鐘政務服務圈”、建立“首店”經濟服務機制,“鼓利您”818創業寶典包含了8本企業登記指南和18項企業登記事項指引單。雨花臺區將精準聚焦“嚴作風優環境促發展”,全力推進“一站式”“全方位”“保姆式”全程服務,進一步完善“及時雨”政策直達平臺。六合區堅持把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滿意度作為營商環境評價“第一尺規”,進一步優化“合心意”政務服務平臺。玄武區擬出臺優化營商環境係列政策50條,試點企業登記“無感審批”、法律服務“一站式微服務手冊”、簡化個人不動産登記繼承流程等。浦口區以“心中有浦、一站無憂”為出發點和目標,全面推進基層審批服務執法力量改革,不斷探索提升審批服務水準的新路徑。

  今年3月,市委市政府印發《南京市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方案(2021—2025年)》,在新發展階段持續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全面建設高水準法治政府。市中院印發《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關于貫徹落實〈南京市2022年優化營商環境實施方案〉的工作方案》,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以高品質審判夯實南京法治化營商環境基石。目前,南京市營商環境領域現行有效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40余件,體係完善、覆蓋全面。

  動真格

  營造公平有序的法治市場環境

  南京市始終堅持在法治框架內明晰政府和市場的邊界,強調政府自我革命、主動作為、優化服務,當好服務企業群眾的“店小二”,進一步提升服務效能。

  南京是繼天津之後全國第二個全面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的城市,全面實施了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打造“15分鐘政務服務圈”,南京都市圈140個事項實現跨省通辦。創新推進“一件事一次辦”改革,圍繞個人和企業兩個全生命周期,已形成626個“一件事一次辦”場景。“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係統3.0版”正式上線運作,全面推廣“拿地即開工”、全省首推“竣工即交付”、推進施工圖“自審承諾制”、破解既有建築改造利用消防審驗難題。全省率先建成“開門接電”示范區,疫情期間,“開門接電”服務新模式高效服務了一批疫情防控項目火速送電,9天完成溧水“寧歸來首站公寓”項目7100千伏安新裝項目,3天完成棲霞區醫院630千伏安增容項目。

  在全省率先開展企業“休眠”工作。自2021年3月起,南京市針對部分企業因面臨暫時性經營困難,需要進行短期休整、暫停經營活動並離開登記住所的實際情況,印發《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在全市探索開展企業休眠工作的通知》,避免企業因登記住所查無下落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對企業信用造成不良影響。休眠企業不得以企業名義從事經營活動,單次休眠時間不得超過2年,可多次申請休眠。2021年4月,江北新區和秦淮區在全市率先落實企業“休眠”制度,為企業成功辦理了休眠保號。

  企業“休眠”制度的落地,為企業解決了“燃眉之急”,讓它們得以緩衝、重新蓄力再出發。企業“休眠”制度實施以來,已為26戶企業辦理休眠,其中4家企業經過休整已解除休眠恢復正常經營。今年2月26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發布《2021城市營商環境創新報告》,企業休眠制度作為優化營商環境創新實踐,被寫入報告。

  見真情

  提供優質普惠的法治服務環境

  南京市聚力建立健全法律服務機制,為企業提供專業化、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優質法律服務,不斷創新拓展公共法律服務形式,充分發揮律師作用,促進民營企業開展法治體檢,提高企業法律風險的防控能力。

  創新訴訟服務模式。構建“零距離”“全天候”“家門口式”訴訟服務新模式,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改進訴訟服務,實現一窗通辦、一站全辦、全市聯辦。當事人通過移動微法院、網上訴訟服務中心等線上訴訟平臺,可以“一網通辦”“一個平臺處理”網上立案、閱卷,參與調解、證據交換、庭審,接受送達、信訪等線上訴訟活動。律師通過律師服務平臺,可以提交代理詞、收取開庭資訊提醒、進行身份認證等專屬特色服務。當事人及其委託訴訟代理人、社會公眾可以就近在全市任一家法院訴訟服務中心的“跨域訴訟服務”窗口,“一站式”辦理應由本市其他法院辦理的立案登記、訴訟輔導等十項訴訟事務,並且可以通過訴訟服務窗口、專門協助人員及現場宣傳材料等途徑,便捷獲得辦理跨域訴訟事務的幫助和指導。

  多元解紛和繁簡分流雙促進,提升司法程式品質。南京市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在家事、金融等領域建立20余個訴調對接機制,選聘109家特邀調解組織和431名特邀調解員,最大限度將矛盾糾紛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2021年全市法院通過訴前解紛分流案件120096件,佔民事一審新收案件的78.87%,相當于三分之二以上的案件在訴前先行過濾,其中調解成功案件36046件。

  江北新區推廣使用“小法管家”+“風險智能評估”係統,為當事人提供多種非訴糾紛化解智能服務,提供涵蓋司法行政係統人民調解、法律援助、社區矯正、法治宣傳等職能的7×24小時“不打烊”專業法律諮詢。秦淮區創新打造“法律服務超市”,為民營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務,項目入選全國工商聯“法律服務在行動”創新案例。六合區構建營商環境“111”法治服務體係在央視《新聞直播間》欄目播出,六合法院“群眾減訴工作法”被省委政法委在全省推廣。高淳法院獲評全國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係建設先進單位。溧水法院在全省率先將訴訟服務中心遷入區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實現群眾反映問題“最多訪一地,矛盾不上交”。今年1月26日,建鄴區金融法庭正式揭牌運作,創建金融案件數據集約化、調解集約化、審判集約化“三個集約化”解紛新模式,機制運作以來,金融審判質效取得明顯提升,2022年1—2月,審結金融案件1200余件,同比增長近200%。(薛涵 何虹 趙冉)

  

010070080010000000000000011111131128457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