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首頁 要聞 輿情 圖片 專題 社會 論壇 娛樂 體育 文化 教育 各地 訪談
文化

哲思|奮鬥的姿態最美

2022年03月02日 10:18:00 來源: 新華網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只要有了審美眼光,只要願意發現,生活中美不勝收:有的美,是自然的呈現,如秀麗山河的雄奇壯觀、夏花絢爛的色彩斑斕;有的美,是人工的雕琢,如豐富多彩的書畫雕塑、影視藝術、園林建築;有的美是淺顯的,如追星族通過整形整容流水線生産出的“網紅臉”、“超模腿”;有的美則是深沉的,如追求幸福的勤奮勞動、超越自我的創新創造、奉獻社會的不懈奮鬥……

  在生活中,自然的本色、迷人的風采,能讓人産生審美愉悅;而努力的付出、奮鬥的姿態,能讓人的靈魂經受洗禮。所以,奮鬥的姿態最美。這是智慧和力量之美,是內外兼修之美。正如法國思想家伏爾泰所説,“外在的美只能取悅於人的眼睛,而內在的美卻能感染人的靈魂。”

  奮鬥的姿態最美,美在生命力的強盛。奮鬥,是一個人自立自強,用智慧和力量改變自身命運的實踐。作家史鐵生曾説過:“不向命運認輸而是一直抗爭,是一種最美的姿態。”通向快樂和幸福大門的鑰匙,在我們每個人自己的手中。能否掌握自己的命運、實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實現自我全面而自由的發展,關鍵是看是否有着蓬勃的生命力——勤奮勞動實幹擔當的能力和活力。

  奮鬥,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基因。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傳承的是“天道酬勤”、教化的是“水滴石穿”,信奉的是“春華秋實”。天上不會掉下餡餅、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人生的成功沒有捷徑,都是眾所周知的基本常識。《國際歌》唱得好:“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沒有旺盛的生命熱情和內驅力,不去奮鬥、不去實幹,甘於“躺平”、無所作為,註定沒有未來、沒有人生的出彩。以為躺平可以不勞而獲、靠碰運氣取得成功,只能是南柯一夢。

  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奮鬥是人生最亮麗的底色,民族振興的使命要靠奮鬥來實現,人生理想的風帆要靠奮鬥來揚起。從“兩彈一星”到載人航天,從北斗衛星到中國天眼,從“祝融”探火到“羲和”逐日,一批批為家國實幹、為夢想奮鬥的科技工作者;從以生命赴使命、以摯愛護蒼生、奮鬥在抗擊疫情第一線的白衣戰士到北京冬奧會上激情飛揚、奮勇爭先的運動健兒……他們把強盛的生命力揮灑在奮鬥的行程中,他們昂揚奮發的身影,在通向成功的大道上流光溢彩,成為新時代最美的符號。

  實幹為要,奮鬥無價。每一滴汗水都會折射太陽的光芒,每一份付出都會照亮夢想的天空。今天的奮鬥不必非要英雄灑血壯士長歌,只要在平凡崗位上盡到了心力、在自己從事的職業上發揮最大效能,都是具有生命激情的奮鬥者。無論是腦力勞動還是體力勞動,通過勤奮努力、誠實勞動來實現人生價值、改變自己命運,都值得尊重和讚美。每個人實幹擔當,中國發展就能匯聚起排山倒海的磅礡力量;每個人奮發向上,中華民族就能邁出勢不可當的復興步伐。

  奮鬥的姿態最美,美在意志力的堅定。奮鬥,是一場攻堅克難、追逐夢想的拼搏。著名作家冰心曾在文章中寫道:“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奮鬥的道路不會一帆風順,往往荊棘叢生、充滿坎坷。越是在困難和挫折面前不放棄、不退縮、不止步,迎難而上、勇往直前,就越能磨礪自己的意志力,越能體驗生命的意義。

  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奮鬥者堅定的意志力體現在“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的信念上,更體現在“咬定青山不放鬆”“千磨萬擊還堅勁”的堅持中。蘇南是改革開放之初鄉鎮企業的發祥地,“踏盡千山萬水、吃盡千辛萬苦、説盡千言萬語、曆盡千難萬險”的“四千四萬”形象地概括了鄉鎮企業創業的艱辛和堅韌的品質。大有可為的時代,最終屬於大有可為的人。事物的規律往往就是這樣,越是被動應付越會變得被動,越是主動進取越能贏得主動。主動創造條件才能克服困難,積極應對挑戰才能化危為機。“狹路相逢勇者勝”,“遇事無難易,而勇於敢為”,就是講的這個道理。那些安於現狀、甘於平庸,逃避競爭、遇難而退的“躺平”者、怯懦者,輸了意志力,就輸了人生,既不能登高望遠,也不會翻山見海。

  “最美鄉村女教師”張桂梅扎根深山40多年,懷揣教育夢想、無懼疾病纏身、不辭艱難困苦,創辦華坪女子高中,把一茬又一茬深山裏的女孩送進了大學、擁有了美好的未來。她為民族振興主動付出和堅持不懈自覺奉獻的事跡深深地感動了每一個中國人。當她走上領獎&時,儘管步履蹣跚、雙手貼滿膏藥,但她充滿意志力的神情和氣度,是那麼的光芒四射,是那麼的奪人心魄!張桂梅的事跡啟示我們,人生的精彩,離不開孜孜矻矻的奮鬥。一個人只要在奮鬥的坐標上刻下夢想,在拼搏的征程中磨礪意志,就會展現出儀態萬方的氣質。

  奮鬥的姿態最美,美在創造力的迸發。奮鬥,是一個創造價值的過程,通過不懈努力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過程。“什麼是路?就是從沒路的地方踐踏出來的,從只有荊棘的地方開闢出來的。”推進偉大事業、實現人生價值,非艱苦奮鬥無以立,非開拓創新無以成。生命如一束微弱的光,惟有創造價值的奮鬥才能發出炫目的閃亮。因為,奮鬥和創造是邁向幸福、抵達夢想的康莊大道。

  袁隆平的一生是追夢的一生、奮鬥的一生。他生前一直在追着兩個夢:“禾下乘涼夢”和“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幾十年如一日躬耕田野。他給人們的印象雖然是一頂草帽、兩腳泥土、滿臉滄桑,但他的美,永遠在人們的心中定格。“一日三餐,米香瀰漫,飽食者當常憶袁公”。

  馬克思曾經指出:“青春的光輝、理想的鑰匙、生命的意義,乃至人類的生存發展,全包含在這兩個字之中:奮鬥!只有奮鬥,才能治愈過去的創傷;只有奮鬥,才是我們民族的希望和光明所在。”時間之河長流不息,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都要在自己所處的時代條件下謀劃人生,創造幸福。在新時代新征程中涌現出來的勞動模範、科技標兵、大國工匠、創業先鋒,他們的身影既平凡又偉大,他們用自己的親身實踐告訴我們:有夢想、有機會、有奮鬥,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能創造出來。只有迸發了創造力的青春,只有進行了激情奮鬥的青春,才會體驗到探索的奇情、拼搏的妙趣、挫折的痛苦,成功的喜悅,才會留下充實而溫暖、持久而無悔的青春記憶。

  人的價值的實現、自我的發展和完善,體現在永不滿足,不斷超越、創造“新我”的過程。一位哲人説過,“有一種工作,沒有經歷過就不知道其中的艱辛;有一種艱辛,沒有體會過就不知道其中的快樂;有一種快樂,沒有擁有過就不知道其中的純粹。”讓生命的創造活力姿意張揚,發揮全部潛能、突破自身局限、實現夢想成真,這種超越雖然是瞬間,但這一瞬間是美麗而永恒的。創造的魅力、奮鬥的美感、快樂的純粹,就在於此。(朱步樓)

相關稿件

【糾錯】 [責任編輯: 王玥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010070080010000000000000011111011128428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