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江蘇要聞 融媒産品 圖片 訪談 直播 資訊動態 推廣
新華網 > > 正文

文明,是城市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江蘇太倉城鄉文明融合發展觀察

2022年01月12日 11:14:41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

  當清晨第一縷陽光灑落,江南古城太倉從沉睡中蘇醒。記者近期在此駐足多日,發現這裏的每一片土地都有文明的熱浪在蒸騰,每一天生活都有文明的嫩芽在生長。文明,正在夯實這座城市的幸福之基,塑造這座城市的精神之源。

  “文明是一種社會積淀、一種治理和諧,文明是一種城市風骨、一種生活品質。文明日益成為城市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太倉市委書記汪香元説,太倉以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為抓手,以共同富裕為核心,將城鄉文明一體化作為提升群眾生活福祉的民生工程,探索富有特色的城鄉精神文明融合高品質發展之路。

  滴灌式滲透,微光成炬

  元旦過後的東林村,銀杏“染”黃,香樟“飄”紅,一條彩虹路向田野深處蜿蜒。記者緩步前行,觀光小火車站躍然眼前。河塘的另一側,集中居住區東林佳苑幹凈整潔,一些村民曬太陽、聊家常。

  66歲的周培英一家6口住在235平方米的復式安置樓裏。她每月有1800多元失地農民社保金,家裏每人每年分配獲得120斤大米,還有股金分紅、人身意外險、重疾險等,全家一年收入近30萬元。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連年位居全國百強縣前列的江蘇省太倉市,是全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最小、農民收入最高的城市之一,1.86:1的城鄉居民收入比遠低于全國平均水準。每人平均預期壽命達84.7歲,成為全國首個富裕型長壽之鄉。太倉城鄉精神文明融合發展,正是以物質文明建設的高度一體化為基礎,以水滴石穿的實幹品質和堅韌意志滴灌式推進。

  東林村黨委書記蘇齊芳介紹,村裏以“大承包、小包幹”模式破解農業生産體制機制難題,以“一根草、一頭羊、一袋肥、一片田”四輪驅動,構建起“種植—飼料—養殖—肥料—種植”的迴圈農業模式,2021年農業産業鏈經營性收入超4050萬元,村級經濟收入3100萬元,農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4.5萬元。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亦要鑄魂。

  在城廂鎮勝涇村,流行著一條家喻戶曉的村規:喜事新辦、白事簡辦。村裏的紅白理事會重點對待客范圍、就餐桌數、飯菜煙酒標準等進行大幅限制,嚴禁大操大辦、歌舞表演。村民李斐説,改革後,一場紅白事辦下來,比以前節省幾千元甚至上萬元,鄉親們不再“壓力山大”,關係也更融洽了。

  廣場邊、長廊下、老街上,一個收音機,一段地方戲,幾把小凳子……“鄉音收音機”把黨的創新理論通過方言宣講、戲曲演唱等方式傳遞給群眾。雙鳳鎮慶豐村黨員高秀珍説,這些來自基層的鄉音宣講員,把普通話變成地方話,用身邊真實故事、人物經歷反映出時代新風貌,以小故事折射大主題。

  讓角角落落的文明、舉手投足間的文明,成為城鄉的內在基因和最美風景。太倉始終把城鄉文明融合發展作為推動高品質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更加注重滴灌式滋養和浸潤,致力于在美麗庭院、公廁革命、垃圾分類等“小事”中彰顯城鄉良好風尚,促文明從“創牌”走向“習慣”。

  來到南園婁東書房,門外花香,門內書香。踏入書房,博古架與紅木色書墻映入眼簾,智能門禁、自助借還等現代化服務設備一應俱全。市民沈浩説,書房藏書涵蓋文學國學、藝術鑒賞、歷史社科、少兒圖書等,“在花間水榭享受閱讀帶來的溫暖,別有一番韻味。”

  統計顯示,太倉市每年開展惠民文化活動4000多場次,“歡樂百村(社區)行”年均購買240多場次文藝演出;流動圖書館每年為基層服務200多次,流動演出服務車年均送演50多場次;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等每年舉辦免費講座、培訓、輔導、文博展覽等300多場次。

  于細節處孕育城鄉全域文明,太倉持續優化城鄉公共服務,築牢城鄉文明基石:全民大病再保險成為國家醫保新政藍本,公共法律服務均等化經驗在全國推廣,辦學標準城鄉統一,率先成為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在市民李冰看來,建立起文明與城鄉居民柴米油鹽的“強連結”,有利于在潤物細無聲中“種植”文明。

  眾籌式創建,聚沙成塔

  文明,不是曲高和寡的奢侈品,而是“沾泥帶土”的“煙火氣”。每一位城鄉新老太倉人,都是這座城市文明的“首席責任官”。

  行走太倉,常會經歷“不期而遇”:自行車倒了,有人主動扶起;背包帶松了,有人善意提醒;老者橫穿馬路,有人主動攙扶;行人掉了東西,有人拾起後送還。

  走進雅鹿村村部,一堵高2.2米、長23.5米的墻上,意氣風發的鄉風文明崗志願者雕塑栩栩如生,展現了新時代農村居民文明向上的精神風貌。志願者顧愛東告訴記者,“在家門口設立文明崗,平時帶著周圍的退休人員做志願者,到殘疾人、困難老人家裏幫忙打掃衛生、陪他們聊天,他們開心了,我們也很充實。”目前,太倉鄉風文明崗已實現行政村、農村社區全覆蓋,參與農民超過10萬人。

  一座文明的城市不會在精神荒蕪的土地上崛起。太倉市以實體架構為基礎,利用信息化手段,創新“互聯網+志願服務”模式,推動“太倉志願者”網站與“文化太倉”雲平臺資源共用,實現文明實踐和志願服務交互融合。2021年以來,太倉市共開展各類志願服務5.9萬場,志願服務時長總計357萬小時。

  璜涇鎮孫橋村是典型的江南傳統村落,水網縱橫密布。過去,這裏雜草叢生,墳地散落,宅前屋後亂搭亂放現象嚴重,人居環境臟亂不堪。

  從薄弱點突破,孫橋村動員村民參與大討論,通過民主決策、民主協商,制定全村水域河網打通規劃,並依地勢植樹種花,修建木棧橋、健身步道,安裝體育鍛煉器材……孫橋村黨委書記趙瓊宇説,村民是文明的主體,村民與村情村務牽手連心,鄉土文明之花才能越開越嬌艷。

  每周三早上8點半,老黨員周志剛和朱為民都會準時來到婁東街道麗景社區居委會,開始一天的“坐班”。周志剛告訴記者,作為社區黨群議事會成員,他們日常要接待居民投訴、咨詢,幫助調解鄰里間矛盾等。

  近年來,太倉市將城鄉文明與社會治理有機融合,搭建黨群議事會、協商議事會、“慧·家”家事服務等社會組織服務平臺,通過推進“法律明白人”覆蓋城鄉,“泥腿子”監工進村入戶,將村、社區的優秀基層幹部、經濟文化能人、退休幹部職工及道德模范等納入治理體係,激發鄉賢群體社會作用,助推城鄉精神文明生根發芽。

  隨著城鄉居民生活空間的開拓、認知水準和文化素質的提高,太倉文明建設的重心轉向厚植民間文明肌理,讓發乎于心的群眾文明成為城市的鮮明個性,在全民參與中促文明生根發芽。

  制度、載體和舉措是解鎖城鄉文明融合發展的“密碼”。太倉市將城鄉文明融合發展標準轉化為工作標準,明確城鄉規劃、建設、管理、服務等一體化實施細則;常態化開展“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在村居顯著位置設立善行義舉榜,以身邊榜樣引領群眾向上向善。打造“鄉風文明主題公園”“賢德文化園”“拾德文化園”等物理空間,提升城鄉居民人文素質;構建志願服務“資源庫”,夯實供需對接基礎……有為政府攜手有效市場,一係列務實舉措促文明在城鄉生根發芽。

  包容式共用,點石成金

  文明是奉獻,也是擁有;是責任,也是享受;是氣質,也是尊嚴。

  夜幕降臨,在太倉市最大的農民集中居住小區——浮橋鎮牌樓社區,農家書屋內燈火通明,村民們安靜閱讀。作為全國為數不多的社區24小時書屋,閱讀拉近了村民與外部世界的時空距離。牌樓社區黨委書記單麗婷説,“書屋藏書近4萬冊,是附近小有名氣的‘打卡點’。書香味兒濃了,精氣神兒足了。”

  近年來,太倉市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推動精神文化産品生産結構性變革,加快城鄉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制定《關于推進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係建設的實施意見》,設置基本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標準,建成文化廣場190多個、露天舞臺50余座、文化書場21座、24小時圖書館11座,“農家書屋”覆蓋率達100%。太倉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馬千裏説,這些“觸手可及”的公共文化設施,滿足了城鄉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猶如一座座文明燈塔,照亮了太倉人的精神世界。

  在城鄉全域文明中傾聽民生、融入民生、提升民生,讓每一個太倉人都能分享文明的成果,這是太倉文明的魅力和動力。

  走進沙溪鎮中荷村何涇巷,洋房、綠樹、球場……一派淳樸的鄉村景象。考慮到農村居民的種菜習慣,村裏將原宅基地重新整治和規劃,打造公共菜園。86歲的曹瑞珍認領了其中一塊,種上了小白菜。她説,自己在中荷村生活了一輩子,這些年環境變化太大了。“村莊建在花園中,花園搭在村莊裏,不少城裏人都羨慕我們的美麗田園。”

  城廂鎮永豐村的“獨溇小海”生態産業園內種植著800余畝生態水杉。入冬以來,水杉從鬱綠變得橙黃,漫步其中,倣佛置身于一片童話森林。

  促自然之美與人文之美相得益彰。太倉市近年高品質開展美麗宜居鄉村建設、農村“廁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等工作,累計建成蘇州市級特色康居鄉村275個、特色康居示范區6個,創成蘇州市級特色田園鄉村6個,百步見景、千步見園、滿城皆綠的康居美景隨處可見。

  與太倉百姓接觸,記者一個深切的感受是,這裏極少有吵架、紅臉的事情發生,人們在快速復雜的發展環境中依然保持了一顆寧靜、平常、淡然之心。這種寧靜之心,一方面是文化修養折射出的影子,另一方面也是這裏優雅愜意的環境培育出的種子。常見到這裏的人們讀書、釣魚、聽評彈、看電影。市民鄒城説,“當然也有激烈的拼搏和火熱的競爭,即便如此,人們還是會在忙碌中尋找片刻的寧靜和放松。”

  每周一至周五上午,城廂鎮東林村的“鄉賢議事廳”熱鬧非凡。“鄉村舊俗怎麼破?垃圾分類‘叫好不叫座’怎麼辦?……”多位村民告訴記者,村兩委班子輪流以志願者身份擔任“民生觀察員”,與群眾拉家常、話心事,很多家長裏短的“煩心事”迎刃而解。

  文明建設的過程,也是百姓提高生活品質、轉變生活方式、增強自我涵養和實現自我價值能力的過程。在太倉高新區某企業務工的安徽籍青年陳強,報考了網絡遠端教育本科班,現在他的生活充實而快樂。他説,“在這樣的城市工作生活,好像每個細胞都呼吸著新鮮空氣,活得越來越有尊嚴。”

  “文明,正在書寫太倉發展的歷史,是深化城市底蘊的重要支撐;文明,正在鍛造太倉跨越的生産力,是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的長效源泉。”汪香元説,太倉幹部群眾攜手奮進,矢志建成多種文明形態高度協調的現代化文明典范城市。(記者 劉巍巍)

0100700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25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