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首頁 要聞 輿情 圖片 專題 社會 論壇 娛樂 體育 文化 教育 各地 訪談
文化

哲思|“常州成語”之我見

2021年12月12日 18:33:59 來源: 新華網

  “常州成語研究”是我們常州市成語文化研究會2018年底提出的研究課題,課題雖於2019年結題,但我們的研究卻沒有停止。原因是,對“常州成語”的認定,是一個學術問題,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為此,我們江蘇省中華成語研究會於2020年11月在江蘇理工學院舉行了“成語文化高層論壇”,專題研討包括“常州成語”在內的“地方成語”,取得了一些成果。

  如何界定“常州成語”?首先涉及到如何界定“成語”,如何界定“常州”。只有把這兩個問題解決了,才能較好地解決如何界定“常州成語”的問題。

  一、如何界定“成語”?

  早期對成語的認識,就是“現成話”。如清代趙翼《陔餘叢考》中這樣説道:“洪容齋謂:世俗稱引成語,往往習以為常,反不知其所出。”趙翼的《陔余叢考》是一本讀書劄記,其“成語”一節主要是考證一些“現成話”的出處。他引的200條“成語”,比較寬泛,最少的2個字,如“罪過、便宜、毛病”等;最多的20個字,如“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挂名時。”。從現在看來,兩個字的是雙音節詞,20個字的是一首詩。但趙翼一一考證了其出處。

  1915年出版的《辭源),對“成語”的定義是“謂古語也。凡流行於社會,可證引以&&己意者皆是。”1936年出版的《辭海),其“成語”條為:“古語常為今人所引用者曰成語。或出自經傳,或來自謠諺,大抵為社會間口習耳聞,為眾所熟知者。”這兩本辭書代表前期對成語的認識,認為成語是“古語”,在社會上“流行”、“習用”, 可以“引用”。

  到了1979年,《辭海》進行了修訂。1979年 5 月修訂的《辭海•語詞分冊》中,“成語” 的定義是“熟語的一種。長期以來慣用的,簡潔,精闢的固定詞組或短句。在漢語中多數由四個字組成。組織多樣,來源不一。有些可從字面上理解,如‘萬紫千紅',‘乘風破浪'等。有些要知道來源才懂,如‘愚公移山’、‘守株待兔’等。”而1979年9月修訂的《辭海》,對“成語”的定義又有所改動:“熟語的一種。習用的固定詞組。在漢語中多數由四個字組成。組織多樣,來源不一。有些可從字面理解,如‘萬紫千紅’、‘乘風破浪’;有些要知道來源才懂,如‘青出於藍’出於《茍子•勸學》,‘守株待兔’出於《韓非子•五蠢》。”

  不難看出,修訂後的《辭海》放棄了“古語”這一重要的提法,而看作是一種“熟語”。 此外,9月修訂本又刪去了“短句”一詞。這兩處重要的修改,反映了對“成語”認識的深化。

  1987年8月出版的《中國成語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收成語18000余條,最少的3個字,如“一言堂”“一窩蜂”“一溜煙”等,多則十個字以上,如“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繩”“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很明顯,辭典把慣用語、諺語、歇後語都算在裏面。2007年3月,《中國成語大辭典》新一版出版,改版後的《中國成語大辭典》,把非四字格全部去掉,留下了全部都是四字格。

  以上我們對較早的一些辭書成語定義和實踐進行了簡要的對比和分析。從中我們可以看到,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成語的認識也逐步深化,所反映出來的成語定義也漸趨準確。這是我們進一步認識成語,對成語進行科學定義的重要基礎。學界一般認為,成語是相沿習用具有書面色彩的固定短語,其基本形式是四字格。

  二、如何界定“常州”?

  這個似乎是個常識問題。既然是“常州成語”,其“常州”的界定,當然是常州現在的行政區劃。但有的學者認為,成語故事是歷史的産物,它包含的範圍與內容,就不單是今天常州市域的概念,許多內容涉及到今天的無錫、宜興、江陰與靖江等地。因此,範圍應擴大至無錫、宜興、江陰與靖江。

  我們認為,“常州成語”之“常州”,應以現在的行政區劃為依據。不應以歷史上的“常州”為依據。從古至今,常州的行政區劃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如果不以現代的行政區劃為依據,就很難説清。成語是現代漢語詞彙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對現代漢民族共同語的定義(判定標準):“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方言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簡言之,我們認定的“常州成語”,在共時平面上應該是“現代和當下”的。而且,應該是進入共同語的“語匯”。這兩條,缺一不可。所以,用現在的行政區劃來認定“常州成語”,這是一個簡單而明確的標準。

  同類書籍對“常州”的界定也可以參考。如《常州歷史名人大辭典》,對“常州”的界定:“本辭典以現行常州行政區劃為地域範圍,包括常州下轄溧陽、金壇2市以及新北、武進、天寧、鐘樓、戚墅堰5區。”這本辭典,儘管是收的歷史名人,但在對“常州”的界定,同當時的行政區劃,是一致的。再如《常州地名歷史文化大辭典》對“常州”的界定:“本辭典原則上收錄歷史上常州(郡、府、路)核心區域和歷史所屬晉陵、武進、陽湖地域範圍內産生並使用過的所有地名。地域範圍相當於2010年常州市區(含天寧、鐘樓、戚墅堰、新北、武進)範圍。行政區劃類地名收錄2015年後下轄金壇區、溧陽市鄉(鎮)及以上地名。”我認為,該辭典對“常州”的界定,既考慮到歷史,又考慮到現實。其範圍同現在的行政區劃基本是一致的,也是科學的。

  三、如何界定“常州成語”?

  “常州成語”,簡單地説,就是成語故事發生地在常州的成語,它是漢語成語的一部分。

  照理,界定不是很複雜。但一些學者以與某個城市“相關”的成語作為某個城市成語。這就給認定帶來一定的複雜性。因為,“相關”是個模糊概念,可以與人相關,可以與事相關,可以與地相關。還可以與“相關”的相關。這樣,本來很清晰的“地理要素”,成了複雜的“相關要素”;本來簡單的認定,變成複雜的認定。我曾主持邯鄲文匯公司《中華成語博覽館展陳大綱》的編寫,其中邯鄲廳中成語的認定就遇到了困難。據郝在朝《邯鄲成語典故集》,“本集共收錄與邯鄲有關聯的成語1584條”,這“1584”曾作為邯鄲“成語之都”的主要依據。這“1584”的收錄原則,主要是相關的人和事。如九條原則之第一條,就是與邯鄲、鄴城“有關的帝王、將相、后妃、重臣、文治武功的業績,叱吒風雲的故事,引人入勝的異聞軼事衍化成的成語典故”。(凡例)其實,在學術上看,這是一個不很科學的認定標準,正確的標準應該是“地理要素”。比如,成語“邯鄲學步、負荊請罪、黃粱一夢”等。這些成語發生地今年發生在邯鄲,稱“邯鄲成語”也是可以的。這“1584條”絕大多數是與邯鄲相關的,真正故事發生地在邯鄲的並不太多。有位邯鄲學者,曾著書説邯鄲成語有3千多條,這就更離譜了。

  蘇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建軍在《本土成語的身份認定和闡釋》一文中講到:“確認本土成語,通常應該遵循以下幾條原則:其一,始發原則。即成語的歸屬地必須是成語的發源地或原創地。其二,屬地原則。即成語的歸屬必須跟着地方走,一般不跟人或事走。其三,現實原則。即成語的歸屬應按照現行行政區劃來確定,一般不考慮歷史因素。其四,排他原則。即成語的歸屬通常不能出現兩可現象。特殊個案必須要有充足的理據。”這是他在成語文化高層論壇上的論文中的論述,得到了與會者的一致認可。這也是目前認定本土成語重要的理論參考。

  “常州成語”的認定,也是可以根據上述原則一一考證。首先,要認定是不是成語。儘管學界還沒有完全一致的定義,但多數學者認定的定義還是有的。比如,大學的教科書對成語的認定,就大致一致。在大學在大學教科書裏,是明確區分成語、諺語、歇後語、慣用語的,把這一類固定短語叫做“熟語”。那麼,像“拼死吃河豚”,這就是比較典型的常州諺語。常州諺語也很多,很有特色。我們曾經編過《常州農諺匯釋》(江蘇科技出版社,2018),收入常州諺語近千條。再如,與詩人孟郊相關的成語也不少,其中“寸草春暉”出自是孟郊在溧陽任縣尉時所作《游子吟》,且有故事背景“迎母溧上作”,所以,可稱常州成語。同樣出於孟郊詩歌的成語“走馬觀花”,因發生地在長安,就不宜作“常州成語”。再比如,成語“山中宰相”出自唐·李延壽《南史·陶弘景傳》:“國家每有吉兇征討大事,無不前以諮詢。月中常有數信,時人謂為山中宰相。”南朝梁時陶弘景,隱居茅山,屢聘不出,梁武帝常向他請教國家大事,人們稱他為“山中宰相”。比喻隱居的高賢。當年陶弘景隱居的茅山,是著名的道教聖地,位於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的薛埠鎮境內,故稱為“常州成語”也是可以的。成語“高山流水”,在常州有一定的影響。相傳“高山流水”的故事就發生在常州奔牛。據宋代的《鹹淳毗陵志》記載:“伯牙瀆在縣西十八里奔牛鎮西二里,南枕運河,北入大江。”古時“琴瀆”在鎮西原奔牛中學東圍墻外,瀆水北流經黃泥灣入孟瀆而達長江。瀆口有座小橋,相傳伯牙撫琴喜遇知音就在此地。這座小橋的遺址,就在滬寧鐵路奔牛站附近,後人稱作“伯牙橋”,橋下小溪就叫“伯牙瀆”。溪中出産一種形如古琴的琴魚,沿溪行數裏即是昔年鐘村遺址所在。從這些遺存看來,“高山流水”作為常州成語也是站得住腳的。據説,這個傳説故事發生地有好多個,除了在常州新北區的奔牛鎮之外,還有武漢市漢陽區龜山旁,有古跡“古琴&”,又名“伯牙&”,為武漢著名古跡勝地。湖北石首市調關鎮,原名“調弦口”,據説得名於俞伯牙為鐘子期調琴,有琴&、伯牙口地名,均有遺址。根據王建軍教授“排他性原則”,只能從幾個中選擇一個。選擇的依據就是確實是“高山流水”故事發生地,而不是與俞伯牙、鐘子期相關的故事發生地。如果確實是考證有據,故事發生地有幾個,我們主張可做作為多地共有。

  在成千上萬條漢語成語中,究竟有哪些發生地在常州?我們應以科學的態度作考證。常州有治學嚴謹的傳統,在認定常州成語上,我們應該有常州傳統、常州精神。但無論是邯鄲成語,還是常州成語,首先是漢語成語、中華成語。中華成語,應該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無論成語是否有故事,也無論故事發生地在哪,成語,在世界語言中獨樹一幟,都是我們漢民族的驕傲!(常州工學院 莫彭齡)

  參考文獻

  1. 《“常州成語”再探》,常州社會科學,2020年第一期。

  2. 《常州成語故事》,薛煥炳著,上海文藝出版社,2021年7月第1版。

  3. 《中國成語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年8月第1版。2007年3月修訂後第1版。

  4. 《邯鄲成語典故集》,郝在朝,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1997年4月。

  5. 《常州歷史名人辭典》,常州市哲學社會科學聯合會、常州市社會科學院編,2015年11月。

  6. 《常州地名歷史文化大辭典》,馬樹杉主編,上海辭書出版社,2019年12月。

相關稿件

【糾錯】 [責任編輯: 湯靜怡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0100700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156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