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新華每日電訊》關注吉林:産業爬坡期,看“吉牛”如何逆勢增長-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4 08/23 09:32:28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新華每日電訊》關注吉林:産業爬坡期,看“吉牛”如何逆勢增長

字體:
  

  來源:8月23日《新華每日電訊》

  作者: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薛欽峰

  肉牛飼養量604.4萬頭,同比增長12%;肉牛全産業鏈産值1205.7億元,同比增長9.1%……今年上半年,吉林省肉牛産業逆勢大幅增長。

  去年以來,國內肉牛價格持續走低,肉牛産業效益下降。吉林省通過政策服務、升級産業鏈、開拓國內大市場等一系列有力措施,走出了“牛路子”。“吉牛”正成為農業大省鄉村産業振興、現代化大農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有了政策和服務,信心增加了”

  2023年以來,國內肉牛市場受多重因素影響,活牛價格同比大幅下降,養殖效益走低。今年以來,吉林&&一系列措施應對肉牛養殖效益縮窄,提振養殖信心。

  最近,長春市九台區太和村養殖戶張興周收到免費的優質肉牛凍精。“政府免費發放,不僅降低養殖成本,還能改善肉牛品質。”他説。年初以來,吉林省拿出4775萬元實施優質肉牛凍精補貼項目,提高肉牛及其産品的品質,保護和調動養殖場(戶)積極性。

  多年來,吉林資源稟賦好,養殖戶規模達34萬戶。2021年以來,吉林省實施“千萬頭肉牛”工程,努力把肉牛産業做成鄉村振興大産業。

  年初以來,吉林召開多場肉牛産業銀企對接會;為黃貯飼料收貯主體補貼;免費發放“防疫服務公示卡”……吉林省正為養殖場(戶)提供繁改、融資、技術指導等全方位服務。

  雖然行情不振,但養殖主體信心足。榆樹市粒粒豐機械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今年擴建廠房、購買500頭基礎母牛。“有了保險和貸款等政策服務支持,趁牛價低擴大經營。”合作社負責人於金鐘説。

  上半年,吉林省肉牛活體抵押貸款76億元,同比增長26.69%,政策性保險肉牛165萬頭,同比增長19.4%,肉牛飼養量604.4萬頭,同比增長12%。

“從活牛到産品,只需兩個小時”

  多年來,吉林雖是我國重要“肉庫”,但肉牛産業鏈短,肉牛多以活體外運銷售,不僅附加值低,抗市場風險能力也弱。吉林省正以市場為導向,通過加強科技支撐,助力産業鏈升級。

  握緊種源優勢。作為國家肉牛核心育種場,吉林省新牧科技有限公司應用胚胎移植等新技術,每年為市場供應近千枚種牛胚胎和上百萬計優質凍精。吉林省依託科研院校組建肉牛種業創新中心,在延邊黃牛、草原紅牛、沃金黑牛等特色種群培育和提質上開展技術攻關。

  養出好牛,更要拉升産業鏈條。在長春市農牧加工産業示範園區,全自動化的生産線上冷鮮、熟食等牛肉産品陸續下線。“智能化裝備加持,從活牛到牛産品,只需兩個小時。”園區企業負責人李朋説,推進肉牛精深加工,業務拓展到預製菜、生物保健等七大領域。

  吉林通過屠宰增量獎勵政策,鼓勵企業發展屠宰加工,推動冷鏈倉儲設施建設等16項政策資金直達企業、科研單位等,引導企業研發、拓展精深加工,拉長産業鏈。

  以三産融合為引擎,吉林肉牛産業從“賣活牛”向全産業鏈升級。2024年上半年,吉林省屠宰肉牛22.1萬頭,同比增長123%。

  “吉字號”牛肉“朝發夕至”

  正在舉辦的長春農博會上,“吉牛中國牛”展館裏參觀者絡繹不絕。現場,來自全國70余家肉牛産業相關企業齊聚“吉牛中國牛”品牌企業招商會,現場簽訂戰略合作意向,交易額預計達8600萬元。

  年初至今,吉林省以“育品牌”為抓手,圍繞“吉牛中國牛”核心主題,開展系列公用品牌、企業品牌、産品品牌宣傳活動,開拓“吉牛”市場。

  吉林畜牧部門帶領省內主要企業參加上海西雅國際食品展覽會、吉粵産銷對接會等一系列活動,深化與京東、淘寶等11家電商&&合作,會同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開啟“空運”通道,實現吉林“鮮食牛肉”從産區到銷區“朝發夕至”。

  在長春市農安縣,長春城開農投畜牧發展有限公司開發的牛排、預製菜等産品正陸續投向全國各大商超。“經銷商增至200家,與多家餐飲企業合作,擴大市場份額。”該公司負責人宋廣文説。

  吉林省堅持從三産切入,做強品牌市場營銷,激活二産屠宰加工業擴量提質,帶動一産養殖業持續健康發展,把肉牛産業打造成富民強省的優勢産業。

  今年上半年,吉林牛肉調出量達到1.47萬噸,同比增長146%。上半年,長春皓月、樺甸金牛、延邊犇福等10個頭部企業實現産值78.57億元,同比增長21.37%。

  “講好‘吉牛中國牛’故事,深度融合&&資源與廣泛市場渠道,以農牧循環經濟的綠色路徑,推動肉牛産業向更高層次邁進。”吉林省畜牧業管理局局長柴冠説。

【糾錯】 【責任編輯:趙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