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北聯黑龍江,西進內蒙古,南接遼寧,東出大海,立足新起點,吉林打破“一畝三分地”思維定式,以東北地區協同發展激發振興合力,立足區位優勢和資源稟賦,不斷加快建立健全省際合作機制,加強與黑龍江、遼寧、內蒙古的融合聯動,優化産業布局,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東北全面振興注入新活力。
近期,新華社吉林分社組建報道團隊,與白城日報、白城廣播電視台的骨幹記者,一起深入吉林省東部、西部、南部、北部的四個縣市,圍繞吉林、黑龍江、遼寧、內蒙古等東北省區之間加強對外開放、産業合作、通道建設等聯動,展開採訪調研,感受到當前東北地區加快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積極作為,捕捉到一個個來自一線的鮮活故事,形成一組多篇報道。
新華網長春5月17日電(馬曉成、李政孚)遼河是我國七大江河之一。東遼河在吉林發源,西遼河流經吉林。一條水系,串起吉林、遼寧、內蒙古三省區,將三地緊緊相連。
近年來,吉林省依託遼河的自然&&,推進區域合作,加強流域生態環境治理,在齊抓共管、協同發力遼河治理攻堅戰的同時,還加大人文經濟等領域的合作,以吉南遼北蒙東六市一體化高質量振興發展為抓手,共同謀劃區域協同發展。
讓遼河流域“綠波蕩漾”
曾幾何時,遼河面臨水污染等嚴峻考驗。為了扭轉遼河流域污染治理的被動局面,吉林省、遼寧、內蒙古等地協同,打好流域治理工作“組合拳”。
要徹底解決源頭污染、生態涵養等問題,固本清源必不可少。在東遼河發源地吉林省遼源市,當地通過“百萬畝造林工程”,讓東遼河源頭涵養水源的功能越來越強。在東遼河岸邊,隨處可見鬱鬱蔥蔥的綠色,這些為東遼河涵養水源、凈化水質提供支撐。
遼源的行動,是吉林近年來大力恢復遼河生態的重要手段之一。吉林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吉林省在遼河流域集中推進水污染防治攻堅,全面開展水生態修復,強力實施水資源保護,水環境質量創造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
養林成片生長,林子裏蛇蟲鳥兔逐漸增多,這樣的場景在東遼河沿線隨處可見。從遼河岸邊到濕地,從水文化到水生態,再到綠水長廊,水潤萬物,綠沁人心。
流域治理,離不開沿河各地形成的合力。吉林省多地與遼寧省、內蒙古自治區相關地區展開闔作。開展遼河流域協同立法,就是創新立法方式的重大探索和實踐之一。
四平市人大常委會主動與鐵嶺、通遼等地&&溝通,推動地方治理協同合作,依法協調利益衝突,促進共同保護水環境,強化共同的法律責任,共同破解流域生態保護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難題,為流域共同立法探索新路子、新模式,提供新經驗。
據了解,近年來吉林、遼寧、內蒙古三地持續加大對遼河流域水生態環境治理力度,推進多方位、立體式治理,探索出了不少好的做法,積累了一些成功的經驗,遼河流域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牽引省際區域“流金淌銀”
近年來,吉林省遼源市、遼寧省撫順市、吉林省通化市、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遼寧省鐵嶺市和吉林省四平市共同推進吉南遼北蒙東六市一體化高質量振興發展。
這幾天,位於吉林雙遼的吉林省天翅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年産8萬噸飼料添加劑項目現場,機械運轉不停,一派忙碌場景。這個項目投資金額2.3億元,佔地面積60208平方米。包括年産4萬噸氯化膽鹼生産線搬遷改造、新建年産5000噸三甲胺鹽酸鹽、新建年産5000噸氫氧化膽鹼和年産3萬噸甜菜鹼等。
“項目建成後,我們將依託吉林和遼寧的玉米等優勢資源,做強産業鏈條,預計項目達産後,産值可達6.8億元,工業增加值率7.13%,稅收1334萬元。”吉林省天翅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項目經理王博説。
項目建設的情況不止於此。遼寧中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坐落於遼寧省鐵嶺市昌圖縣老四平工業園區,近年來不斷加強與四平交流協作。企業負責人介紹,企業主要産品為氯化膽鹼,産品出口量佔總銷量的45%以上,産品遠銷至亞洲、歐洲、南北美洲、非洲在內的40多個國家和地區,而四平便捷的區位優勢和豐富的人力資源,為企業生産提供了有力保障。
依託吉南遼北蒙東六市一體化高質量振興發展,吉林省四平市先後舉辦了吉南遼北蒙東六市農産品展銷會、“黑土地吉優品”論壇及展覽會和吉林省換熱器産業發展懇談會等活動;參加珠三角、京津冀、長三角三大招商周活動,共簽約項目15個,簽約額153.1億元。
一個個項目,加深了各地的交流協作,而吉林與遼寧、內蒙古鄰近地區的交往,也越來越密切。
四平市組織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梨樹二人轉”進行五市巡演;打造“梨樹模式”升級版,累計建設現代農業生産單元50個以上,示範帶動東北四省區推廣保護性耕作“梨樹模式”8000萬畝以上;邀請上海市女企業家協會到四平開展考察交流活動,達成企業間合作協議8項。
四平市仁興裏沉浸式文旅街區是近年來四平市打造的特色主題街區之一,該項目建成以來已接待565萬多人次,其中吉南遼北蒙東五市游客佔比超半數。
全方位共謀合作發展
“通過加強跨區域統籌規劃協調,實施常態化溝通協作,聯手創新機制體制,推動産業項目跨區域布局、市場資源跨區域配置、人才跨區域流動等諸多發展要素深度融合,實現一體化協同高質量加速發展,旨在打造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新的突破點和增長極。”四平市發改委副主任沙起航説。
在交通方面,互聯互通工作正加速推進。
四平葉赫至楊木林段交通項目、環二龍湖公路項目、國道集阿公路(G303)遼源繞越線項目、本溪至集安高速公路桓仁至集安段項目、西豐縣平崗大橋—天德公路、新梨線前柳條—八面城公路修復養護工程、長春經遼源至通化段鐵路項目和集寧至赤峰至通遼至長春高鐵項目等7個跨省城市重點路網建設項目火熱進行。
在交流方面,多地常態化開展多領域合作。
第二屆吉南遼北蒙東六市一體化高質量協同發展會議上,兩省一區省直金融機構分別與六市簽定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六市政府、重點企業及金融機構合作成果72個。
在産業方面,項目持續落地産業鏈不斷延展。
遼寧中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四平雙遼投資年産8000噸飼料添加劑項目、吉林鈺興機械製造有限公司與鐵嶺東明鍛壓有限公司合作項目、遼源市寶豐礦山機械廠和四平一正藥業採購原料藥等4個項目分別與六市企業成功簽約……
目前《吉南遼北蒙東六市一體化高質量協同發展規劃》正加快編制。未來,四平市將進一步加強與三省六市合作,加強推動産業同興,繼續推廣“梨樹模式”,高效推進黑土地保護性耕作模式;推動農業機械發展,謀劃建設東北區域性現代高端智能農機創新中心和創新研發&&;強化畜牧業發展,立足六市畜牧業資源稟賦,實施“秸稈變肉”暨千萬頭肉牛工程。
此外,多地還將依託六市一體化發展優勢,圍繞汽車、糧食農産品加工和醫藥健康等産業全面推進合作,積極謀劃吉南遼北蒙東六市一體化合作的方向和重大項目,完成六市一體化年度工作目標,助推各方利益最大化,推動實現更大發展。
【專家點評】
遼寧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湯吉軍:
經濟發展的動力和源泉體現為區域經濟一體化程度的持續提升,積極推進吉南遼北蒙東六市一體化(六市即遼源、撫順、通化、通遼、鐵嶺、四平)高質量協同發展,探索建立統一規劃、統一管理、合作共建、利益共享的合作新機制,有助於培育更多産業安全新支撐點。
受訪專家認為,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的新征程上,吉林樹立“一盤棋”思想,加強與東北其他省區的交流合作,在整體性、聯動性、協同性上下功夫,發揮“整體大於部分之和”的效應,抱團發展,必將形成協同發展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