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夢光影弦歌不輟 文化脈動生生不息——第十九屆中國長春電影節觀察-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4 09/03 09:01:12
來源:長春日報

築夢光影弦歌不輟 文化脈動生生不息——第十九屆中國長春電影節觀察

字體:

9月1日晚,第十九屆中國長春電影節“金鹿獎”各獎項揭開神秘面紗。 本版攝影 張揚

第十九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期間,長春市成功舉辦文化産業招商活動。

第十九屆中國長春電影節閉幕式暨頒獎典禮上的精彩演出。

  海納百川,星光齊耀;風雲際會,生生不息!

  8月28日~9月1日,第十九屆中國長春電影節,以打造引領華語電影交流的高端&&、搭建助力文化産業發展的合作&&、建設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惠民&&為己任,聚焦電影強國建設重任,在歷時5天的時間裏圓滿舉辦。在新中國電影起步的原點——長春,揮寫助推中國電影高質量發展濃墨重彩的一筆。

  從1992年創辦新中國第一個以城市命名的電影節——中國長春電影節,到2024年中國電影面臨從“高原”向“高峰”攀登的嶄新節點,32年來,作為“新中國電影的搖籃”所在地,長春秉持深厚的文化資源稟賦,加速推動文化強市建設,加大影視産業扶持力度,持續提升長春電影節的辦會專業性與美譽度,釋放出“搖籃之城”強勁的文化自信與自強力量,續寫“電影城”的榮光與奮進篇章。

  5天時間雖然短暫,但長春電影節的影響力無限,推動中國電影高質量發展的“長春力量”愈發堅實有力。以電影之名、以辦會為媒,這座奮鬥在全面振興率先實現新突破征程上的城市,正以更加昂揚的姿態打造影視産業新高地,全面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

  既是起始更是延展 中國電影人欣赴光影盛會

  “我當初懷揣着夢想,從這片榮譽的土地——長春走出去。離開家鄉已經有幾十年,演了很多角色,每次都特別榮幸借參加長春電影節之機回到家鄉。”8月28日晚,在本屆長春電影節開幕式上,國家一級演員、地道的東北人許文廣説。

  “這次最大的困難在於,長春可講的電影故事實在是太多了。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我們特別期待通過節目的設計,讓重大時間節點與這座城市産生更緊密的連接。就因為這座城市叫長春!”8月31日晚,本屆長春電影節閉幕式暨頒獎典禮總導演安仁翊説。

  ……

  無論是憑藉長春電影節這一&&載體,欣然奔赴長春的廣大電影人,還是因了解長春獨特的歷史積澱、深厚的文化涵養而被深深打動的閉幕式打造者;無論是75年前誕生於長春的新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橋》,還是剛剛斬獲“金鹿獎”評委會大獎、由長影聯合出品的電影《抓娃娃》,長春始終與中國電影發展的脈絡同頻共振、同聲相應。

  第十九屆,“一”是起始,“九”則寓意永恒與延展。作為中國電影“夢開始的地方”,歷經32年、十九屆發展的長春電影節,正在全面拓展“新中國電影的搖籃”的歷史傳承與創新之路,讓長春不僅成為代表中國電影創作風向標的城市,更在做大做強自身影視産業、加快推動形成電影産業新質生産力方面邁出堅實而可貴的探索步伐。

  5天時間裏,在長春電影節營造的這場流光溢彩的文化盛宴中,普通市民或專業影人、城市主人或各方嘉賓,人們的美好體驗感異曲同工——這座名副其實的“電影城”正在努力建造一座橋梁,用以成就電影與城、與人的開闊未來。

  既是認可更是激勵 “金鹿獎”贏得業界尊重

  9月1日晚,本屆長春電影節最大懸念——“金鹿獎”各獎項揭開神秘面紗。《志願軍:雄兵出擊》等9部影片分攤10個獎項,如此比例,在歷屆“金鹿獎”評選中很是鮮見。而“金鹿獎”各獎項今朝的百花齊放,恰恰源自長春電影節對新時代中國電影發展新形勢的專業性把握。

  一位電影人曾&&,“金鹿獎”的徵片規則對於電影創作者來説特別友好。誠如所説,本屆“金鹿獎”參評影片徵集工作自今年7月3日起,至8月5日止。對於所徵集的影片,要求是在2023年8月1日~2024年7月31日之間取得國家電影公映許可證或在此期間公映的。以一年為期,足以囊括更多優秀電影和電影人入場。數據也在佐證“金鹿獎”的科學性、嚴謹性和專業性——本屆長春電影節共有124部影片申報參賽,數量遠遠超出上屆的75部,且呈現出題材多樣、類型豐富等喜人態勢。《志願軍:雄兵出擊》《抓娃娃》《涉過憤怒的海》《第二十條》《三大隊》《堅如磐石》《年會不能停!》《第八個嫌疑人》《飛馳人生2》《默殺》《我們一起搖太陽》等一大批叫好又叫座的優秀華語影片闖入評獎視野,這些影片涵蓋了中影集團、上影集團、長影集團、華誼兄弟、博納影業、亭東影業等國內大部分知名電影出品單位,足見“金鹿獎”的業界號召力與含金量。

  對此,本屆“金鹿獎”評委會主席、導演李少紅不無感慨地説,32年來,在長春電影節上,共有178部優秀影片捧得“金鹿獎”,159位華語電影人斬獲殊榮,長春電影節的專業性、權威性和公正性有口皆碑,贏得了業界的普遍尊重和敬佩。而隨着這些數據不斷被刷新,將有更多中國電影人,尤其是年輕電影人以此為激勵,再度新程,踏上新的征程。

  既是盛會更是節日 以溫暖的光影惠及城中人

  電影之於長春,是融入城市血脈的存在;電影之於長春人,早已是休閒生活不可或缺的組成;長春電影節之於城中人,既是“電影的盛宴”,更是“百姓的節日”,32年始終未曾改變。32年來,秉持“電影的盛宴,百姓的節日”這一辦節初衷,長春電影節的群眾性底色愈發厚重,漸漸成為這座城市的鮮明標籤。

  “本屆電影節將進一步拓寬放映場景,擴大觀影人群,打造文化惠民品牌……”在8月13日舉行的第十九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新聞發布會上,長春立下鄭重承諾。隨後,8月25日,在長春電影節啟幕之前,長春率先啟動“長見經典”國內精品影片展映,每天分時段、分地點、分影片,在全城大街小巷全面鋪開電影訊息、營造公益觀影氛圍。“每年的長春電影節對於我們來説都是一場文化盛宴,用現在比較流行的説法,我們的城市給一群愛看電影、愛感受城市文化氛圍的人們建起了‘10分鐘觀影圈’。”家住綠園區東風街道創業社區的居民趙女士説,連續幾天,她觀看了《長空之王》《鋼鐵意志》《末路狂花錢》等影片。“每天都有電影看”“很多社區、景點、商場都有電影看”,讓她和身邊人感受到長春人的獲得感與幸福感。

  除此之外,“城市之光”電影展映活動、24家影院電影展映活動、凈月高新區“凈享電影 月映星光”露天電影節,以及專門為視障人士開闢的“光明影院”公益項目單元,同步傳遞出長春電影節給予人們溫暖的光影初心。

  不僅邀請廣大市民游客免費觀影,長春還帶領城中人、外來客一同“嗨起來”——

  8月25日,2024“光影時光·潮玩露營”長春清爽露營季——唱跳音樂嘉年華啟幕,這場集唱跳、電音、露營、市集等青春潮玩元素於一體的盛大狂歡,點燃了城市文娛星火。

  8月26日,長春文旅推薦官——“雪餅猴”王鐵柱在長春市動植物公園門前派發帶有簽名的長春電影節明信片,與市民游客熱情互動,為電影節成功預熱,還帶動“夢幻西游季·夜游動物園”系列演藝活動再火一把。

  在城市另一邊的長影世紀城,“山海奇妙夜”夜游電影主題系列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帶熱文旅消費;“愛生活 愛音樂 愛長春”2024長春文旅街頭音樂會相繼在寧溪公園、長新創谷天幕悅動廣場等地上演;朝陽區、二道區等城區分別開展電影節主題活動……綻放於城市每個角落的精彩瞬間,讓長春電影節這一特色文化IP更加鮮活、更加立體。

  既是交流更是展望 大咖雲集共話光影新未來

  “新時代·新搖籃·新力量”!在本屆長春電影節舉辦期間,這一辦會主題始終被一以貫之地踐行着。

  立意於“新”,長春電影節審時度勢,在推動中國電影産業高質量發展、推動電影産業在長春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上做足文章,創新舉辦首屆中國電影製片人峰會。峰會力邀中國電影頭部企業、知名製片人,以及中國電影製片人協會相關成員等齊聚春城,以“完善製片體系·打造精品項目”為主題共商改革之計、共謀發展之路。12位嘉賓的真知灼見,也為在長高校師生及優秀影視企業代表開啟了一扇新思路之門。前來參會的博納影業行政總裁蔣德富&&,“長春開創首屆中國電影製片人峰會,這一舉措特別好。它為製片單位和企業之間搭建了一個互相學習的&&。在電影創作的過程中,每個公司和團隊都有自己的優勢所在。我們需要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才能更好地擁抱未來。”

  長春電影節期間的另一項重磅活動,是第4次落地長春的第七屆中國電影新力量論壇。8月29日,百餘位業界大咖共聚春城,共同探討“傳承·創新·篤行——電影和觀眾在一起”的話題。在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教授尹鴻的引導下,馬浴柯、陳健喜、李佳鍇、張嘉佳、柯汶利、劉博文等一眾打造出《重生》《白蛇:浮生》《默殺》《來福大酒店》等行業佳作的中國電影新力量,表達了各自對於電影與觀眾、電影與創新的獨到見解,並通過與導演黃建新、徐崢的對談,碰撞出許多新的思想火花。特別是知名導演張藝謀到場寄語電影新力量,更將論壇推向高潮。張藝謀説:“電影是年輕的藝術,需要年輕新力量適應時代、把握機遇,從生活中汲取、從社會中學習,磨練自己拍出好電影。”

  整個電影節期間,吉林動畫學院舉辦了“跟着微短劇去旅行”——微短劇創作研討會;長影主抓的“論劇求本”主題研討會如約開展;萬達電影舉辦了“中國動畫·中國故事·中國傳播”主題交流活動……花開數朵,各有其美,在多方密集的交流與展望之間,各路嘉賓建言獻策、貢獻智慧,他們的積極參與進一步彰顯了長春電影節的行業專業度和業界號召力與影響力。

  既有歷史更值青春 致敬“搖籃”初心不改

  坐落在紅旗街1118號的長影,堪稱“電影城”長春的氣質擔當與流量密碼,是這座城市的電影底蘊之源。長影拍攝的一盒盒沉重的膠片,是地基、是車輪、是電影人的青春歲月,生生不息。從1992年至今,歷屆長春電影節均在彰顯致敬“搖籃”的初心,長影也通過精心策劃各類活動,深度參與到電影節中來。

  本屆長春電影節期間,以“有歷史,正青春,見未來”為企業文化定位的長影,秉承“開放辦影”“人才興影”等工作理念,依託深厚的電影文化底蘊和豐富的電影創作資源,策劃推出一系列電影文化活動——

  邀請抗日英烈趙一曼後代陳紅訪問長影,長影舊址博物館還與宜賓市趙一曼紀念館結成姊妹館,未來將持續展開系列深度文化交流活動;為唐國強、汪海林、董寶石等30位影視工作者頒授“簽約人才”聘書,將分別展開項目合作;舉辦兩場“2024長影之夜”交響音樂會,以及“論劇求本”電影主題研討會、“城市之光”電影展映活動、“影人筆墨”電影藝術家書法展,有力加強跨界交流;長影集團新總部正式落位長春國際影都……每一次深入交流、每一個創意活動,均在傳遞獨屬於長春的“搖籃”力量,為人們留下了難忘的光影記憶。

  值得一提的是,“十四五”期間,長影自覺承擔建設電影強國、文化強市重任,聚焦主責主業,鍥而不捨地抓好影視創作。在本屆“金鹿獎”評選中,由長影聯合出品的3部影片喜獵“金鹿”——《志願軍:雄兵出擊》獲最佳影片獎,《抓娃娃》獲評委會大獎,《河邊的錯誤》獲最佳攝影獎,盡現“老牌勁旅”正青春的創作實力。

  既是聚力更是賦能 助城市與産業“雙向奔赴”

  長春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更是“電影城”,這座城市始終以電影産業作為重點打造的産業布局。如何借力長春電影節的舉辦,搭建助力文化産業提質增效的&&,推動影視産業創新升級?隨着長春市文化産業招商活動的成功舉辦,“金鹿創投新搖籃計劃”順利推進,這個答案鏗鏘有力。

  “在長春市文化産業招商活動中,長影與深圳市來畫科技創新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剛剛發布了雙方聯合打造的首部作品——京劇題材AI水墨動畫短片《火焰山》。”9月1日,長影相關負責人&&,為更好助力長春文化産業,特別是隨着影視産業高質量發展,長影集團積極擁抱新技術,引進膠片掃描、AI數字影像修復系統等設備,並與科研院校建立電影創新科技實驗室,成功研發出長影集團影視文化數據管理&&“魔光循影”製片協同智能體,用高質量影視新質生産力賦能電影創作生産,成效初顯。

  不僅長影集團借勢發展,在本次活動中,長春市文化産業優質資源、特色品牌被集中宣傳推介。在重點項目簽約方面,26個項目簽約,項目總投資達46.88億元。同時,活動還為凈月高新區、朝陽區、南關區,以及長春蓮花島影視文化有限公司等提供了推介&&。

  8月29日、30日兩天時間裏,“金鹿創投新搖籃計劃”緊鑼密鼓地完成了“金鹿創投”懇談會、創投項目預評審、項目路演及終評等環節。活動自今年7月啟動徵集以來,共收到183部報名作品,題材涉獵廣泛。最終,《新京街44號》榮獲組委會特別獎。特意來長春參會的導演、演員包貝爾對該片表現出了關注與讚賞。他&&將推進影片與相關&&、機構的合作。同時,包貝爾團隊還對多個入圍項目投去關注的目光,並已就商務合作及扶持等進行深入探討。對此,活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作為本屆長春電影節産業融合板塊的重要活動,“金鹿創投新搖籃計劃”此番成功發揮其篩選及孵化影視精品的作用,院線電影《雪下的時候》更是獲得了北京巨億天華國際傳媒有限公司的500萬元意向拍攝投資資金。

  篩選及孵化影視精品,推動影視産業高質量發展,為優秀的影視新人、新作提供展示&&……隨着“金鹿創投”與巨億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達成初步戰略合作意向,年輕電影人終將夢想成真。

  歲月繾綣,葳蕤生香。烈馬青蔥,奮發圖強。在光影交錯間,電影與生活在長春悄然交融,一代又一代電影人相聚於此,與時代相擁、與情感共鳴,並從這片涵養着中國電影骨血筋脈的土地出發,汲取力量、聚力前行,共同為鑄就中國電影新輝煌貢獻電影力量、長春作為!(記者 畢馨月)

【糾錯】 【責任編輯:邵守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