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影院入口排隊等候檢票。 張揚 攝
“影院最近在加緊為長春電影節期間的電影展映活動排片,爭取為各方賓朋服好務、做好‘東道主’。”8月25日,周末,長影電影院營銷部副經理張沫沒顧得上休息。她説,最近有不少市民游客都是得知第十九屆中國長春電影節即將舉辦的消息慕名而來的,電影院也跟着熱鬧起來了。
8月28日~9月1日,初秋的長春將迎來又一度優秀華語電影人的際會與賦能、又一屆多元電影藝術的呈現與表彰、又一次全民參與的“百姓節日”的創新與升級……長春,正如她的美譽一般,以光影長青之姿、電影文化之美,持續營造看電影、學電影、拍電影的濃厚城市氛圍,讓城中人、外來客懷揣難以割捨的電影情結,感受專屬於“電影城”的炙熱溫度。
看電影
長春人觀影熱情高漲
“暑期檔上映了100多部影片,絕大多數我們都看過了。夏季的長春,就應該滿是電影的味道!”8月25日傍晚,剛剛出差回長的“90後”觀眾鄭希宇抓住雙休日的“尾巴”,約上朋友在長春寰映影城摩天活力城店觀看最新影片《刺猬》。她説,聊電影、看電影、評電影是她和朋友們日常休閒生活的“標配”。記者注意到,因這兩天有多部新片接力上映,無論是自助取票機,還是零食售賣處,抑或是檢票口,都排起了長龍。
“無電影不長春!”這正是“電影城”的資源稟賦。
截至目前,我市擁有長春萬達影城、吉視影城等75家影院,加入12家院線,“電影院就在不遠處”,充分滿足市民游客的觀影需求。一組數據顯示,2023年,我市票房收入超3.5億元,觀影人次達1030萬,放映場次87.5萬。今年春節檔票房達5400萬元,創下檔期新高。在尚未結束的暑期檔,長春也已取得超8302萬元票房。
縱觀今年暑期檔之熱,不僅源自市場供應充足多元、影片質量可圈可點等優勢,更得益於電影産業與周邊産業在這座城市的良性互動。僅以長春寰映影城摩天活力城店為例,在觀影之餘,周邊配套項目可以充分滿足人們的不同需求。“只需定好合適的觀影時間,吃飯、逛街或是玩點別的都隨處可選。”如今在長春,便捷豐富的體驗,使看電影成了集觀影、休閒、交流、餐飲、娛樂等於一體的綜合性活動,有力刺激文化消費。
學電影
人才與城市雙向奔赴
“我們7月份同時開機的兩部作品——原創微短劇《這個殺手不太行》和原創微電影《我的青春紅太陽》,均處於緊張製作階段,這兩個項目大大激活了師生的創作熱情。”吉林動畫學院相關負責人説。
從6月29日成立全國首家微電影微短劇微視頻研究院,到7月9日迅速聯合影視企業啟動新項目,吉林動畫學院的影視教育資源和優勢得以彰顯。“我們開機那天,學校公布了《銳角——吉林動畫學院微短劇扶持計劃》,將用500萬元扶持優秀創意、故事、團隊和作品,大家都備受鼓舞。”在參與創作《我的青春紅太陽》的在校生小李看來,學校為提升作品創作力、市場競爭力搭建的研究院&&及真金白銀的支持,讓許多人獲得前行動力。
作為名副其實的“大學城”,長春影視教育資源可謂底蘊深厚。吉林動畫學院、光華學院電影學院、長春師範大學文旅與電影産業學院等,通過開設影視相關專業悉心育才,吉林動畫學院更曾打造出獲得“五個一工程”獎的《青蛙王國》系列動畫電影。
城市與高校同時發力,才能助力電影人才與光影之城“雙向奔赴”。長春人劉宇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去年,由他創辦的長春清朗影業公司被凈月高新區引進。“我們與幸福藍海影視文化集團聯合策劃了影視劇項目《磐石》,將以抗聯英雄楊靖宇的事跡為主線,目前已進入審批程序。”劉宇告訴記者,是家鄉的歷史文化積澱賦予團隊創作靈感,除《磐石》外,企業還將重點做好一汽紅旗創業等本土題材創作,講好地域故事。
拍電影
長影攜影企齊頭並進
“長影近年來佳作不斷,無論是聯合出品影片,還是主投主控作品,都充分發揮出國有電影企業的龍頭作用,這讓我們感到欣喜和自豪。”誠如長春影視人韓先生所説,近年來,伴隨長影回歸主業,喜訊頻傳——2023年,長影共推出29部影視作品,其中,年度公映作品14部,聯合出品影片《滿江紅》《流浪地球2》等,摘得重要獎項。今年上半年,長影聯合出品的《熱辣滾燙》《抓娃娃》分別以34.60億元、32.06億元,躋身2024年全球電影票房前十名。與此同時,長影主投主控作品《虎視眈眈》《漢藏鑄魂》《我和我媽的高考》《窗前明月光》已進入後期製作,不日將與觀眾見面。
在長影的領銜帶動下,長春呈現出影視企業齊頭並進之勢。目前,我市擁有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的影視企業116家。去年,在我省備案立項的15部影片中,最為亮眼的要數吉林省凝羽動畫有限公司推出的動畫電影《茶啊二中》,該片3.84億元的累計票房大大提振了長春本土創作士氣。
當前,長春正在把握電影産業發展新趨勢、新特點、新機遇,積極引領成長、奮鬥於這片沃土的電影人,共同為推動電影産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記者 畢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