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新華每日電訊》關注吉林:“吉字號”提檔升級走向全國大市場-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4 08/23 09:33:31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新華社《新華每日電訊》關注吉林:“吉字號”提檔升級走向全國大市場

字體:

  新華社長春8月22日電(記者薛欽峰 胡戈 孫逸軒)在第二十三屆中國長春國際農業·食品博覽(交易)會上,吉林大米、長白山人參等上百種分級分類“吉字號”農産品集中亮相,吸引全國各地採購商、消費者諮詢購買。

  作為農業大省,吉林省正加大優質農産品研發,強化全産業鏈標準引領、品牌建設,推進現代化大農業發展,一批“吉字號”走向全國大市場,實現從質優到價優。

 功能多元 産業鏈更長

  在長春農博會上,近400家企業齊聚精品農業展廳。展&前,玉米粒、木耳茶、人參飲料等各種産品琳瑯滿目。

  來自吉林省公主嶺市參展企業的一款玉米須茶吸引不少消費者駐足。每年秋收前,企業將玉米棒子上的玉米須人工採摘後,經過除塵、陰幹、滅菌等多道工序製成玉米須茶。“通過深加工實現了‘變廢為寶’,雖然産量不高,但年産值有四五百萬元。”該企業負責人吳廣志説。

  吉林省地處世界“黃金玉米帶”。這幾年,吉林省圍繞玉米精深加工,將玉米汁、玉米秸稈餐具等一批玉米産品推向市場。過去看似廉價的玉米棒子,通過産業鏈條延伸,賣出了好價錢。如今,吉林僅鮮食玉米加工年産值就達40億元。

  不僅主食更加多元,一些特色農産品也出現新吃法、新用法。展會上,長白山黑木耳變身木耳脆片、木耳冰淇淋,長白山人參變身人參飲料,受到消費者歡迎。

  目前,吉林省正在打造玉米水稻、肉牛肉羊、果蔬等十大産業集群,推動農産品加工業和食品産業加快發展。吉林正從“糧倉肉庫”升級為百姓的“中央廚房”。

 分級分類 優質賣優價

  在本屆農博會上,100款經過分級分類的吉林大米産品首次集中亮相。這些大米産品從700多個産品中脫穎而出,依據不同品質等指標,分為臻品、精品、優品三個級別。

  在吉林省榆樹市一家企業展&前,一款印有“吉林大米”“綠色食品”等標識的“精品大米”吸引不少參觀者。企業負責人崔玉清説:“按照綠色食品原料進行標準化種植,有了級別的認定,我們優質的大米更受市場認可,能賣出好價錢。”

  不少長白山人參也有了“身份證”。在展會現場僅需掃碼,就能“一參一碼”追溯信息,人參鑒定單位、鑒定結果、産地也一目了然。“根據鑒定信息,不同等級的人參有相應的指導價格,有利於市場有序發展。”參展企業負責人馮海洋説。

  過去,吉林省眾多優質農産品因缺乏標準規範,市場上産品質量難以分辨,影響産業做大做強。現在,吉林省推進農産品分級分類管理,制定産業鏈標準,推動産業轉型升級。

  據悉,吉林省還發布了鮮食玉米全産業鏈標準,提出鮮食玉米采收後的20道加工工序需在12個小時內完成。“明確技術標準,讓吉林鮮食玉米品質得到有效保障。”吉林省農嫂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劉友剛説。

  叫響“吉字號” 走向大市場

  農博會期間,“全國百戶企業進吉林”活動吸引來自全國的132家採購企業與吉林省內的109家供應商前來參加,現場簽約産銷對接合同金額90.6億元。

  廣東省15家企業組成的採購團與吉林省多家梅花鹿企業開展對接,初步達成了多項合作意向。吉林梅花鹿深受廣東客商歡迎,自“南品北上 北品南下”吉粵合作開展以來,兩地企業間合作交流越來越密切。“吉林農産品質量好,受到越來越多各地客戶的認可。”一家廣東物流企業負責人宋俊傑説。

  農博會期間舉辦的2024吉林省農産品品牌建設發展論壇大會上,近300名企業代表、與會嘉賓就擦亮“吉字號”農産品品牌,提升名優特色農産品品牌影響力為吉林建言獻策。

  這兩年,吉林省集聚産業優勢,努力做強吉林大米、吉林長白山人參、吉林長白山黑木耳等七大“吉字號”農産品品牌。目前,吉林玉米水稻、肉牛肉羊等多個産業集群産值超千億元。

  “發力培育吉林農産品品牌,讓更多‘吉字號’走向全國大市場。”吉林省農業農村廳市場與信息化處處長岳玲説。

【糾錯】 【責任編輯:趙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