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草”出深山,林下遍地“金”。
延邊州現有林下山參留存面積達11.6萬畝,今年上半年,新增林下山參播種面積1920畝;全國唯一“國際人參品牌中心”正式落戶吉林延吉國際空港經濟開發區,有力助推延邊州人參品牌加快走向國際化;全州被授權使用“長白山人參”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的人參産品由80個增至104個,佔全省總數的50%以上……
“百草之王”撐起支柱産業,鋪就群眾致富路。近年來,延邊州積極發展人參産業,穩住一産“基本盤”,打造二産“新支點”,激活三産“新引擎”,構建起多點支撐、多業並舉、多元發展的新格局。
位於和龍市頭道鎮大陽溝的大陽參業林下參種植基地,隨處可見三品葉、四品葉甚至年頭更久的人參。規模化的林下參種植,讓延邊人參産業結出了豐碩的果實。
大陽參業前身是上世紀50年代末國有人參場,是延邊州最早從事林下中藥材生産的企業,首開林下山參規模生産先河。其與中國農科院特産研究所、延邊大學農學院等科研院校合作,為公司種植技術、産品研發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優質的種源才能種出“地道”的好人參,延邊州在人參産業發展中,始終堅持人參種植和種源保護齊頭並進。
推動人參種植業穩步發展。全州人參種植戶現已發展到2200余家,2023年,全州非林地人參留存面積4.7萬畝,收穫鮮參2227萬斤,産值10.5億元,同比增長2.9%。
加強種質資源保護開發。建設人參新品種“延參1號”種植基地540畝、良種繁育基地260畝,建設“延豐1號”品種擴繁基地115畝。“延參2號”“延豐2號”新品種科研攻關、試驗選種和品種申報工作有序推進。
加快建設高品質示範基地。截至2023年末,全州長白山人參原材料基地從54個增至60個,非林地栽參標準化基地已達22個。
在延邊,從日常食用的人參米、紅參片、紅參液到日常用品,再到各種人參藥品、補品,人參産品品類涵蓋食品、化粧品等,人參産品品種達300余種。昔日,被譽為“千草之靈,百藥之長”的人參,如今已進入了尋常百姓家。
2023年,吉林韓正人參有限公司通過恩珍源牌紅參口服液保健食品生産許可,增加産值400萬元;延邊可喜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長森源牌紅參浸膏單品産值再創新高,年産值達2.95億元;吉林華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血栓心脈寧成為全州唯一産值過億元藥品類産品,年産值達2.37億元,其在研的國家一類新藥(1.1類化藥)偽人參皂苷GQ注射液,已進入II期臨床試驗階段,該産品投産後預計年産值可達2億元。
人參産品競爭力持續提升的同時,延邊州人參經營主體不斷發展壯大,數量也日漸增多。截至2023年底,全州人參相關主體達2500余戶,同比增長8%。人參生産加工企業年實際加工量達2500噸,加工能力超萬噸,産值68.1億元,同比增長4.3%。
延邊鵬程人參交易市場建成營業,填補了延邊州專業化人參交易市場的空白,現已有20余家企業已進駐市場銷售。“吉林延邊人參館京東自營旗艦店”上線運營,目前有70餘款産品發往京東8大倉,單日銷售額突破2萬元。總投資8億元的長白山道地藥材深加工及中藥材交易中心開工建設,建成後將成為東北乃至全國最大的北藥交易中心。
從“深山”邁向“高山”,延邊人參産業的發展之路越走越寬。為積極向外展示人參産業實力與合作願景,延邊州組織相關企業參加東北亞博覽會、農博會等各類經貿洽談活動近10場;着力向內挖掘人參産業內生動力,延邊州舉辦各類商貿活動,提升了延邊人參知名度、影響力和市場佔有率。
與此同時,延邊州紮實開展品牌建設工作,逐步完善産業標準化體系,加強人參市場秩序整治,強化國家參茸産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職能作用,全力拓展人參産業新動能,加速培育發展新質生産力。
“2023年,全州人參産業總産值達115.6億元,同比增長13%。”據延邊州人參産業項目專班辦公室主任陳書華介紹,下一步,延邊州將實施規模化、標準化種植,強化龍頭企業培育,打造高品質人參專業交易&&。創新營銷模式,實施品牌強參戰略,推進人參産業高質量發展。
種植規範化、加工精細化、質量標準化、産品品牌化、産業集約化。當下,延邊州深耕細作,向“參”突破,人參産業的市場潛力正在加速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