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是最大的民生,關乎經濟發展,關乎千家萬戶。
作為吉林省最大的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和唯一的城商行,吉林銀行主動擔當作為,深挖拓展崗位資源,“校招+社招”雙管齊下,以實際行動為社會提供更多高質量就業崗位。
“我看好吉林的發展前景,而且吉林銀行的綜合實力和資産質量穩居東北地區法人機構前列,希望在這裡能夠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吉林大學畢業生范同學説。
今年3月,范同學通過吉林銀行2024屆春季校園招聘投了簡歷,經過重重選拔,成功入職。沒有經歷過職場“空白期”就正式投身熱愛的行業,他不禁為這份“順利”感到幸運。
據統計,2020年以來,吉林銀行通過各類招聘解決就業崗位6700余個。數字的背後,暗藏着像范同學這樣的年輕人轉動命運齒輪的機會。他們如幼苗般初入社會,而吉林銀行積極營造重視人才、渴望人才、厚愛人才的濃厚氛圍,搭建人才成長的&&,讓他們工作有幹勁、有奔頭。
值得一提的是,“吉林省促進就業創業工作先進集體”“2023年中國年度最佳僱主校招案例獎”“中國年度最佳僱主東北區域10強”等榮譽的獲得,不但彰顯了吉林銀行溫暖的人文底色,更是外界對吉林銀行積極踐行社會責任、貫徹就業優先戰略的認可。
大力開展校園招聘
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
高校畢業生是吉林高質量發展寶貴的人才資源,他們的就業是穩發展、惠民生的要事。
校園宣講會、高校雙選會、校企供需對接座談會……從春季招聘到秋季校招,吉林銀行負責招聘的部門一直密集奔走各大高校,通過“多樣化”“特色化”“精準化”舉措,實現招聘“質”與“量”全面提升。
“發展的希望在於創新,創新的希望在於人才。”吉林銀行人力資源部相關負責人&&,履行社會責任已經成為現代企業的共識,招用高校畢業生既能為就業市場傳遞出一份信心和暖意,也有利於激發企業的活力和驅動力。
今年3月,吉林銀行正式啟動“吉刻有你、未來無限”2024屆春季校園招聘,招聘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宣傳模式,提供了包括總行管理培訓生、分行業務培訓生、理財經理等多個招聘崗位,旗幟鮮明地釋放出吉林銀行渴求人才、尊重人才的強烈信號。此外,該行積極響應省裏“吉人回鄉”號召、引導畢業生積極留吉就業,去北京、上海、天津等多地高校參加40余場就業雙選會,通過大數據分析精準對東北籍學生發出邀約。據統計,本次春季校園招聘共7600余名畢業生報名,經篩選,最終錄用1033人,其中總行管培生45人,均畢業於985、兩財一貿、QS排名前50高校。
近者悅,遠者來。由政府主導,走出吉林,到全國各地招賢納士、廣聚英才,是吉林人才發展戰略一個重要舉措。吉林銀行積極參加省委組織部、省人社廳組織的組團赴域外引才活動,2020年以來,深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等上百所高校組織招聘,通過“大力度”引人才,“點對點”招人才,招聘應屆畢業生2000餘人,對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給予一次性安家補貼累計109萬元。
一方是寒窗苦讀,可以大展身手;一方是求賢若渴,廣納天下英才。吉林銀行的“真金白銀”“真情實意”讓越來越多的高校學子選擇了吉林銀行、匯聚在吉林銀行。
常態化開展社會招聘
持續創造高質量就業崗位
企業高質量發展是穩就業的前提,而事業因人才而興,某種程度來講,人才的質量,決定了發展的質量。
通過中組部“博士服務團”金融人才交流項目引進發達地區優秀人才、公開招聘總行職業經理人、面向同業市場化引進投資總監、董事會秘書、部門負責人等高端專業人才……這是吉林銀行向更多優秀人才來吉就業的深情邀約。
在這樣引才磁場的吸引下,嚴彪來到吉林銀行,成為總行金融科技部負責人。他説,吉林銀行上下一股勁兒,“信任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的理念,讓他毫不猶豫地選擇這裡,如今在這裡工作有着強烈的歸屬感。
在吉林銀行,像嚴彪一樣的人才有很多。總行個人金融部副總經理汪淼、總行小微金融部(小企業金融服務中心)副總經理吳琳……都是被吉林銀行所能提供的發展資源所吸引,與吉林銀行一起成長、共享未來。
在不拘一格、靈活開放的引才機制下,吉林銀行以市場化方式建立多種引才渠道,綜合公開招聘、定向邀請和獵頭推薦等方式,建立人才選聘的數據庫,對發展急需的專業人才、市場稀缺人才和關鍵崗位人才進行重點跟蹤關注。在高端人才引進方面,注重需求導向,精準引才,重要職位、關鍵崗位人才引進實行“一事一議”。2020年以來,該行引進中高級管理人員80人,累計為20余名異地引進人才提供生活補助、住房和交通補貼350余萬元。
幹事有&&,發展有空間。吉林銀行通過推進人力資源改革,實行外包員工定向招聘政策,打破學歷門檻限制,為優秀的勞務派遣、外包員工提供轉正機會和發展&&,4年來總分行共招聘1000餘人;靈活多種用工模式,採取派遣、外包等模式擴大營銷隊伍規模,累計聘用4500餘人。
不斷優化涵養人才生態
打造人才聚集“強磁場”
高質量就業,既要引得來,更要用得好。
“只要你足夠優秀,這裡將是你盡情施展抱負和才華的舞&……”今年31歲的吉林銀行長春分行私行中心總經理助理張杉回顧起自己10年的“職場生涯”頗為感慨。
2014年,張杉通過校招加入吉林銀行的大家庭。經歷了儲蓄櫃員、對公櫃員、低櫃櫃員、大堂經理等職位4年的歷練,在2017年她成為吉林銀行首批理財經理,開啟進階之路。2020年6月,隨着零售變革的啟動和推進,張杉主動擁抱零售變革,2021年8月,她因業績優異、專業能力突出以全行理財經理第一名的成績,被選拔到財私經理隊伍,再次進階,成為大家眼中的業務專家,連續兩年被總行評為“最美奮鬥者”。
在該行“業績論英雄”的用人導向下,各類人才不斷涌現,他們同張杉一樣找準了自身發展方向,並努力創造價值、體現價值。
提升就業質量和穩定性,人盡其才,關鍵在於增強人才在吉林銀行幹事創業中的獲得感、幸福感、成就感。
吉林銀行大力實施“人才興行”戰略,為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養能力,加快培育優秀幹部人才隊伍,以批量生産人才為目標,打造人才生産線。實施人才庫建設“一號工程”,建立涵蓋五大層級、七大條線的千人儲備庫,按照“前重後輕”的原則,設置3年培養周期,差異化制定培養方案,以人才庫培養推動管理人員能力素質快速提升。堅持一線導向,以崗位勝任能力為標準,繪製學習路徑圖,以案例萃取形式推廣可複製的優秀經驗做法,促進學習成果轉化,快速、批量、高效輸送營銷能手。按照員工成長規律,科學設計新員工培訓體系,面向管培生,制定並實施“啟明星計劃”,面向其他新入職員工,積極打造“New Cool”之紐扣崛起計劃培訓品牌。
水積而魚聚,木茂而鳥集。一個地區、一個企業如果想要成為聚才的磁場、創新的樂園、創業的熱土,就必須拿出留住人才的真心實意、給出政策紅利,必須營造出優越的發展環境、給人才施展抱負提供廣闊的空間。吉林銀行未來會做得更好!(吉林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