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加快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4 07/05 09:17:39
來源:吉林日報

吉林市加快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

字體: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也是吉林全面振興率先實現新突破的關鍵一年。7月4日上午,吉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推動吉林全面振興率先實現新突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的第二場,吉林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吉介紹“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推動吉林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並與相關副市長、中油吉林石化公司相關負責人共同回答記者提問。

  “我們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奮力實施率先突破行動,經濟發展的速度、質量和勢頭實現標誌性提升。2023年,吉林市GDP增長6.7%,今年一季度GDP增長7.3%,保持了穩中向好、穩中提質的良好態勢。我們的奮鬥目標是,打造‘一個中心、四個基地’,加快建設形神兼備的新時代新江城。”王吉介紹。

  他提到的“一個中心”,就是打造“空間布局合理、區位功能聯通、三産並驅融合、城鄉一體振興、跨域發展引領、自然生態優美、人民生活幸福”的省域副中心。省委、省政府明確將吉林市定位為省域副中心城市,要求吉林市不僅自身要發展起來,並且要起到區域性引擎帶動作用。2023年9月,省黨政班子集體在吉林市召開現場把脈問診式座談會,對吉林市發展戰略、體系支持政策、隊伍作風優化指明方向和目標。隨後省委、省政府又專門&&支持吉林市高質量振興突破發展的政策舉措,明確29項戰略任務,由副省級領導牽頭推動,從而將吉林市發展上升為省域戰略層面。

  與此同時,吉林市還要全力打造“四個基地”,即全國一流化工産業基地、世界級碳纖維産業基地、世界級冰雪産業基地、國家級清潔能源基地。

  全力打造全國一流化工産業基地。吉林市是共和國“化工搖籃”和現代綠色化工城,孕育了“新中國化工長子”——吉林石化,創造了新中國第一桶染料、第一袋化肥、第一爐電石。吉林石化現有煉油能力一千萬噸,化工産品超千種。總投資339億元的吉化轉型升級項目正在加速實施。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省單體投資最大的工業項目,也是中石油集團第一個全部使用綠電的化工項目,它標誌着吉林市化工城即將譜寫新的篇章。項目建成後,吉林石化的乙烯、丙烯晴等重點産品的産能將達到國內先進水平;ABS産能位居全國第一,佔國內市場份額60%左右;未來三年,精細化工比重提升到55%;化工産業産值達到1500億元,加快再造一個“新吉化”。

  全力打造世界級碳纖維産業基地。吉林市有領跑碳纖維賽道的“中國碳谷”,有全國唯一的國家級碳纖維高新技術産業化基地,有全國最大碳纖維生産企業——吉林化纖集團,並初步形成國內最完整的碳纖維全産業鏈條,其中,碳纖維原絲産能全球第一,碳絲産能全國第一。目前,國內生産的大型風電葉片碳纖維碳板,每10片有9片來自吉林市,來自吉林化纖集團。在此基礎上,吉林市將加快T800級以上産品技術突破速度,開闢碳纖維纏繞複合氣瓶、汽車輕量化、航空航天、體育休閒等下游製品領域新賽道,提升原絲、碳絲本地轉化率和下游應用場景覆蓋率,加快培育千億級碳纖維産業集群。

  吉林市是享譽全國的“霧凇之都·滑雪天堂”。僅就冬季雪上運動來説,吉林市與歐洲的阿爾卑斯山脈、北美的落基山脈並稱“世界三大粉雪基地”。吉林市現有亞洲規模最大的北大湖滑雪度假區,擁有蟬聯七屆世界滑雪大獎的萬科松花湖滑雪度假區,兩大滑雪度假區接待游客數量連續3年位居全國前兩位。吉林市正在加快建設世界級冰雪産業基地,特別是加快實施北大湖滑雪場整體開發、萬科松花湖滑雪場西擴兩大百億級工程,爭取再造一個“北大湖”、再造一個“萬科松花湖”,把吉林市建設成世界級滑雪大區,也由此加快培育千億級冰雪産業集群。

  加快建設國家級清潔能源基地。吉林市是共和國“水電之母”搖籃,也是現代清潔能源城市。吉林市依託豐沛的水能資源,已開工建設了全國首個千萬千瓦級抽水蓄能基地的標誌性工程——蛟河抽水蓄能電站。這個項目建成後,年發電量可超12億度,並能把富餘的清潔能源存儲起來,實現綠色循環利用。未來,吉林市將積極推進一批儲備抽蓄站點項目,同時開展“氫動吉林”行動,建設百億級氫基綠能項目,加快培育千萬千瓦級清潔能源産業集群。

  此外,吉林市還在全力打造“中國北方休閒旅游目的地”,以“大東山水迎天下”為主題,打響“凇、星、江、山、夜、雪、鳥、食、文、泉”十大文旅IP;打造面向全國的農畜産品精深加工基地,培育壯大稻米、肉牛、白鵝、長白山特産等特色産業集群,打造從“田間”到“車間”到“舌尖”的綠色食品全産業鏈條,推動農業及農産品加工業産值向千億級邁進;持續推進“九解一協調”幫扶企業行動,解決企業市場、融資、人才和勞動力、投資、採購、清欠、技術創新、審批、司法援助等九個方面難題,實現了“企業叫好、指標飄紅、發展上揚”的預期目標……

  今日的吉林市,正以全新的戰略、全新的精神風貌,加快建設形神兼備的新時代新江城,努力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貢獻吉林市力量。

【糾錯】 【責任編輯:趙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