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英雄城——吉林四平引才聚才用才留才走筆-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4 06/27 19:39:37
來源:新華網

“就”在英雄城——吉林四平引才聚才用才留才走筆

字體:

  新華網長春6月27日電(黃維)人才是發展之基、創新之要、競爭之本。以務實政策引才、以産業發展聚才、以盡展所長用才、以良好環境留才,近年來,遠近聞名的英雄城、吉林省四平市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發展理念,下好人才工程“先手棋”,打造人才引聚用留“強磁場”,構建“留人留心”好生態,持續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四平注入人才活水,築牢智力根基,以人才集聚賦能高質量發展。

四平美景

  務實政策“引鳳來棲”

  四平市中心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治醫師姜慧是一名“90後”,2018年她碩士研究生畢業,“我從小就嚮往大海,想去有海的城市工作,沿海城市成了我的首選,我在那裏找到了心儀的工作。”姜慧説。

  改變來自於一次閒談。“我和男友無意中從朋友那裏了解到四平市良好的人才生態和引才政策,覺得很適合我倆,但到底怎麼樣,還要眼見為實。”姜慧回憶説,二人經過一番商量,決定先由男友盧丙鵬到四平一探究竟。

  四平市中心人民醫院是區域內唯一一家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受地理位置、自然氣候、經濟等因素影響,人才流失曾一度成為難言之痛。在省、市一系列人才政策的支持下,醫院轉變工作理念,整合服務資源,吸引人才的情況逐漸好轉。

  醫院對擬來院的碩博人才和在職攻讀碩士研究生的職工,報銷學費和住宿費,並按月發放碩博學位績效;碩士研究生優先聘任到中級職稱,博士研究生優先聘任到副高職稱;碩博人才均參與到醫院前沿技術的開發與開展;選派優秀醫務人員到國內外知名醫院交流學習……從引才政策到培養計劃,從學科建設到單位發展,從工作環境到生活條件,醫院為人才窮盡所想。

  “有好政策‘撐腰’,有好發展‘鼓勁’,小夥子非常興奮地對我説,‘給我一個星期時間,我把對象也帶來!’”醫院組織人才部部長連柏楊回憶起和盧丙鵬初見的情景依然印象深刻。

  “在這場人才與城市的雙向奔赴中,我們沒有失望。”姜慧開心地説,如今,她已參與到多個藥物臨床試驗國家級項目和國家級課題項目中,盧丙鵬也作為骨幹醫生承擔起科室門診等工作。二人&&,將不斷提高專業水平,扎根四平,回饋四平。

四平美景

  近年來,四平市相繼&&《英城英才新政十條》和《惠企人才政策新五條》,在省人才政策基礎上,對符合條件的人才再給予安家補貼、購房補貼、公積金貸款優惠、子女入學安置等政策支持,提升對高校畢業生的吸引力。同時,制定《四平市引進人才培養使用和管理服務辦法》《關於鼓勵引導人才向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流動的7項措施》,有針對性地回應了引進人才對事業發展前景的擔憂。

四平美景

  同時,四平市及時兌現各類人才政策,通過政府投資的方式,在市區打造了兩個特色人才社區,建設了418套人才公寓和2880套産業人才青年公寓。設立“四平·吉青驛站”,為來四平就業創業、求職就業的高校畢業生,提供免費住宿、人才政策解讀、就業崗位推介等服務。

  多元&&“人盡其才”

  吉林大學碩士研究生李文超畢業後來到四平成為駐企服務人才,在四平市巨元瀚洋板式換熱器有限公司工作,從一線技術人員成長為工廠經理。駐企期滿後,按照規定他可以選擇繼續留企也可以去市直機關單位工作,他幾經思考決定留在企業繼續發展。

  “四平市的人才政策,我認為是非常開放的,包容性也很強,多元&&和多種選擇能讓大家人盡其才。”李文超説,四平市在招賢納士方面,誠意滿滿。

  四平市委組織部人才工作科科長孫紅影介紹,四平市現在有50多家企業配有駐企服務人才,“我們通過市財政局給這些人才開全額撥款事業編制工資,服務期滿後,人才可以雙向選擇,他可以選擇留在企業,也可以選擇留到我們市直機關單位,非常靈活。”

四平夜景

  為了解決引進公職人員夫妻兩地分居的問題,四平市也&&相關政策,對引進人才的配偶在編制不變的前提下進行異地同級調轉,安排與之前崗位相對應的工作。四平市紀委監委二級主任科員蔣野和中國工商銀行四平市梨樹支行主管行長陳新夫妻倆就是被這種政策吸引來的,“我們最擔心的家庭問題解決了,我們一起過來,就能真正在四平安家,努力工作。”陳新説。

  以産興城“拴心留人”

  有産才能促振興,有産才能安人心。引才聚才用才留才的鏈條中,育才不可偏廢,讓所育之才留城就業同樣是重中之重。

  “專業技術人員可以定期為在校學生提供理論和實踐指導,學生可以親身去了解和體會現場工作情況,這就不會出現所學和所用脫節脫鉤的現象。”吉林省嘉源建築工程諮詢有限公司黨總支書記、副總經理崔立宇説,四平市傾力打造“政校企”合作模式,建立“訂單式”工學交替人才培養體系,推動域內23家重點企業與3所在四平高校、1所域外高校開展校企合作。

  “此舉對打通從學校到企業的就業壁壘很有用處。”吉林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趙經武介紹,目前,四平市共組建訂單班15個,圍繞産業發展布局校企雙方簽約共建項目2個、實習實踐基地9個,實現了人才自主培養與留用有機結合。

  四平“政校企”合作模式獲評吉林省組織系統2023年度攻堅突破類創先爭優成果獎。

中國農業大學吉林梨樹實驗站副站長、梨樹縣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站長王貴滿在指導學生測土壤水分

  “每年都有100多個博士生和碩士生在梨樹開展工作,域外人才和本地人才雙向交流能迸發出很多靈感和火花。”中國農業大學吉林梨樹實驗站副站長、梨樹縣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站長王貴滿説。

四平仁興裏 新華網發 黃維攝

  四平市一邊挖掘崗位拓寬就業渠道,一邊優化服務促進人員就業。全市378名人社系統幹部“一對一”包保378家專精特新、“四上”等重點企業,做到了崗位供給尤其是優質崗位供給的及時動態更新。去年開展線上線下和域內域外專題招聘95場,開發崗位3.2萬個,達成就業意向4134人。依託省就業信息系統,建立覆蓋市、縣、鄉、村4級的公共就業服務網絡,年均辦理公共就業服務事項3萬餘件。自行開發微信小程序,覆蓋近40萬人,推送空崗8000余個,實現就業3487人。

  為了更好地推介四平、吸引人才、促進合作、發展産業,四平市將於6月29日在北京召開“&&英城發展懇談會”。

  “希望以此引進一批人才、達成一批合作、落戶一批項目,在‘雙招雙引’上深度破題,更好地推動人才和城市雙向奔赴、彼此成就。”四平市委書記王相民説,四平市還將設立“北京四平企業商會”和“駐京人才工作站”,通過經貿合作、文化交流、優化配置和共享人才資源,吸引更多的人才到四平幹事創業,助力四平經濟社會發展。(圖片除署名外,均為四平市委宣傳部提供)

【糾錯】 【責任編輯:王健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