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協調發展看吉林”之四:吉林:一橋聯南北 鄰居變夥伴-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4 05/19 16:16:01
來源:新華網

“區域協調發展看吉林”之四:吉林:一橋聯南北 鄰居變夥伴

字體:

  編者按:

  北聯黑龍江,西進內蒙古,南接遼寧,東出大海,立足新起點,吉林打破“一畝三分地”思維定式,以東北地區協同發展激發振興合力,立足區位優勢和資源稟賦,不斷加快建立健全省際合作機制,加強與黑龍江、遼寧、內蒙古的融合聯動,優化産業布局,構建現代化産業體係,東北全面振興注入新活力。

  近期,新華社吉林分社組建報道團隊,與白城日報、白城廣播電視臺的骨幹記者,一起深入吉林省東部、西部、南部、北部的四個縣市,圍繞吉林、黑龍江、遼寧、內蒙古等東北省區之間加強對外開放、産業合作、通道建設等聯動,展開採訪調研,感受到當前東北地區加快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積極作為,捕捉到一個個來自一線的鮮活故事,形成一組多篇報道。

  新華網長春5月19日電(記者顏麟蘊、司曉帥)交通是區域發展的動脈。近年來,東北三省及內蒙古自治區建立聯合機制,推進綜合交通一體化融合發展,完善運輸通道,提升客運貨運效能,打通區域動脈,激發發展潛能。

  江水潺潺,風光正好。吉林大安小夥趙鳳佳駕駛小轎車經過大安(白城下轄縣級市)嫩江大橋收費口,他和女朋友田雨剛從黑龍江肇源縣探親歸來。

  “從田雨家肇源到大安,開車走大橋就20多分鐘,特別方便。我倆去年夏天剛在一起時,大橋還沒通,那時候坐船去她家,一折騰就一整天。”趙鳳佳説。

  趙鳳佳口中的大橋是位于國道牙四線(G232)、跨吉黑兩省的嫩江大橋。大橋建成以前,這條路曾被當地人稱作“斷頭路”,“我們嫩江兩岸居民同飲嫩江水,同吃嫩江魚,可陸路交通不暢,大安、肇源的老百姓要想往來,冬天要到冰上走,夏天得靠輪船擺渡。”吉林省大安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王延哲説。

這是4月16日拍攝的嫩江大橋(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顏麟蘊攝

  為了打通這條“斷頭路”,2016年,在吉黑兩省開始籌建嫩江大橋,經過多方共同努力,一條2640米長的大橋在嫩江上緩緩架起,去年11月大橋正式通車,黑吉這兩位“鄰居”變得更近了。

  “大橋通車後交通路網結構進一步完善,大安至大慶、大安至哈爾濱的陸路裏程分別縮短60公里和90公里。”王延哲説,作為連接吉林、黑龍江、內蒙古兩省一區的又一陸路通道,該項目進一步打開了吉林西部、黑龍江東部“大門”,延伸了哈長城市群發展路徑,極大便利了群眾出行。

  路通了,串門多了,如今在大安市街頭,人流、車流不斷,黑、遼、蒙牌照的車輛屢見不鮮。以前,白城、大安往來的車輛到黑龍江省大慶市、肇源縣要繞道松原,路程往往要2小時以上,如今黑龍江省沿江的十個鄉鎮到大安只有二三十公里,往來只需20至30分鐘。目前,大橋每日車流量約為2500輛,平均收入約為4.7萬元。

  路通了,旅遊火了,吃燒烤、泡溫泉、遊景區、住民宿……説走就走的旅行在嫩江灣成為現實。大橋的開通促進了人員流通,帶火了大安文旅市場。今年以來,東北冰雪旅遊火爆,大安市“遼金文化冰雪旅遊季”、月亮湖冬捕節、元宵節等活動吸引了不少黑龍江肇源地區的遊客。“正月十五當日接待遊客6.1萬人次,嫩江大橋黑龍江入口車流量較平日增加1000余臺次。”大安市文旅局局長劉春興説。

  在年初舉行的2024年全國春節文化和旅遊消費月主場活動上,黑吉遼三省文旅廳共同發布《冰雪經濟協同發展及文旅消費區域合作倡議書》,三省將建立區域協作長效機制、共同打造冰雪旅遊目的地、引導冰雪産業集群發展、完善區域一體化消費措施、聯合開展跨區域合作聯動,共同建設東北冰雪特色文旅産業帶,推動東北全面振興。

  時隔兩月,春暖花開,大安市文旅市場熱度依舊。在大安市鳳翎漁村,黑龍江省肇源縣新站鎮藝術團團長姜國龍和4名團成員正為過兩天的團建提前“踩點”。“大橋通了以後,我們經常來大安泡溫泉、‘下館子’。從新站到這不到半個小時,我們搞活動比去大慶市裏更方便。”姜國龍説。

4月16日,來自黑龍江肇源縣新站鎮藝術團團員在大安市大賚鄉的鳳翎漁村的農家院裏體驗東北民俗。新華社記者顏麟蘊攝

  位于大安市大賚鄉的鳳翎漁村集休閒度假、民俗體驗、民宿露營、生態觀光于一體,去年6月正式營業。“嫩江大橋的開通帶動了縣域經濟的發展,去年鳳翎漁村接待遊客約28萬人次,營業收入近400萬元。”大賚鄉黨委副書記曲瑞雪説,每到節假日,很多黑龍江的遊客都會選擇開車來這住一宿,吃點江魚,我們大安人也常去大慶,甚至哈爾濱走走看看。

  走在嫩江兩岸,遊客們會收到大安、肇源兩地文旅部門推送的短信,關注兩地融媒公眾號,還能了解更多文旅活動資訊。去年,肇源融媒在公眾號上為大安遼金文化旅遊節的端午節、中秋節以及遼金文化冰雪旅遊美食節等活動宣發20余條,大安融媒也為肇源縣荷花節等活動積極推廣,共造聲勢。

  路通了,市場活了,一橋架起合作支點,區域內企業間的交流更頻繁,生産資料的運輸更方便4月下旬,東北黑土地陸續進入春耕時節。來自大慶的貨車司機王守林拉著遼寧省錦州市蘆田化肥廠的30噸化肥經過嫩江公路大橋前往黑龍江省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隨後他還要從大慶拉一車玉米、大豆送到遼寧錦州的港口,“沒通大橋以前光過浮橋就得1個多小時,現在1個多小時我就能到杜爾伯特了,一周能來回跑十幾趟,跑一個來回就能賺1000到2000元左右,太方便了。”王守林説。

  大橋的開通不僅讓大安、肇源兩地合作日趨緊密,更打通了東北“三省一區”交通大動脈。以大安為軸點,長春、白城、松原、大慶、哈爾濱、烏蘭浩特6座機場環繞四周,2小時內均可到達,“2小時經濟圈”讓東北地區的經貿往來更加通暢、便利。

  為了更好服務兩地市民,大安市與肇源縣兩地政府正積極推進文化研究、旅遊開發、商務貿易等方面的合作,還積極探索在城鄉建設規劃、文化交流研學、醫保結算快捷支付、購房優惠政策、兩地車輛彈性管理等方面共創共建,採取靈活高效的優惠政策,激活兩地企業和群眾的溝通交流熱情,拓展兩地合作發展空間。

4月16日,大貨車通過大安嫩江大橋收費口進入黑龍江省。新華社記者顏麟蘊攝

  近年來,吉林省加快跨區域通道建設,一批能促進區域發展的橋梁、公路、鐵路通道正有序推進。去年9月,桓集高速公路建成通車,打通了吉、遼東部通道;位于吉林舒蘭的白旗松花江大橋正有序建設,解決吉林中部與黑、遼兩省的國道饒河至蓋州公路(G229)的斷頭路……未來,吉林省積極推進東北區域高速成網,打通省際間高速鐵路通道,鐵科高速、沈白高鐵、牡敦高鐵等也在如火如荼建設中。

  大橋的開通為區域發展平添了底氣,也讓人們的生活有了更多奔頭。趙鳳佳和田雨説起下一步的打算,滿是憧憬,“我倆住白城,去哪都方便,今年就要領證結婚啦。”田雨説。

  【專家點評】

  吉林大學商管學院教授李北偉:

  大橋開通後,對于兩省加強經濟社會文化聯繫,創造了有利條件,有助于區域性大市場的形成。當前,兩地文旅市場互動頻繁,人員流動更加暢通,區域協調發展勢頭良好。未來要立足兩地的資源稟賦和産業特點,進一步加強融合發展,在市場融通、通道建設等方面繼續發力,實現區域協作共贏。

【糾錯】 【責任編輯:邵守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