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東部與朝鮮、俄羅斯接壤邊境線長1438.7公里,110塊界碑,分佈在長白山麓及圖們江、鴨綠江河谷。
《千里界碑行·走邊境 看振興》主題採訪應運而生,這次是中國吉林網和新華社吉林分社聯合採訪。
三路記者沿途接力分赴鴨綠江流域、圖們江流域、長白山三個區域,我們看到了鮮活、生動的産業興、生態美、發展快、生活好的吉林邊疆振興發展新氣象。忠實記錄的同時,白山松水間吉林全面振興的幹勁與信心給我們留下更多深刻印象。
數九寒冬,恰逢寒潮來襲,氣溫驟降,汽車行駛在零下28℃的G331國道,第一站,我們在吉林省境內沿着邊境線九曲十八彎,串聯起集安市、臨江市和長白縣。
這條被網友稱為“醉”美吉線G331旅游線路,冬景也別有一番意味。
“火熱”是記者在第一站的最深體會。
無論是在人參交易市場、村裏的生産加工車間,還是在冰雪旅游景點,雖是寒冬,火熱場景卻隨處可見。
集安市清河鎮,這裡是全國唯一一個以人參産業為主題的特色小鎮。慕名而來的採購者們在這裡選購着野山參,達成意向訂單的不在少數。
在與中國·清河(澳洋)野山參國際交易中心總經理張俊偉對話時,一組數據吸引了記者,市場全年共舉辦70多場市集,每年在這裡交易的野山參佔全國交易額的80%-90%以上,年交易額50個億左右。
小品種,大産業。人參産業已經推動清河鎮鄉村振興産業發展提質增效!
與之相輝映的還有集安市太王鎮高&子村的冷面加工廠和泡菜加工廠,工人們忙得滿頭大汗,一派火熱景象。廠房不大,但卻為高&子村的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工作崗位,帶動村民增收的同時,也促進村集體經濟收益翻倍。
這幾年,利用電商直播,很多吉林的優質産品賣向了全國。
走出去,引進來!
這個“引”,便是靠吉林各地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別具特色的文化資源吸引而來。
漫長的冬季,各地結合實際情況,讓冰雪生金,變成致富之路。
無論是松嶺雪村、溝鎮坡口,還是果園朝鮮族民俗村、千年崖城文化旅游度假區,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密碼”。
從長白山西坡直達主峰天池,也是此次“千里界碑行”採訪團“體驗感”最強的行程之一。
“終於見到了長白山天池,太美了!”主峰之上,來自四川的游客陳惠一家被眼前的景色深深吸引,難掩興奮,她説,這是他們一家人第一次到東北旅游,大家最大的期待就是看看這裡的冰天雪地,而長白山成為了他們此次冰雪之行的第一站。
雪景美,游客多,客房爆滿......採訪中,這些關鍵詞給記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漫江村,這個雪季全新打造的初級滑雪場迎來了一波又一波游客。江蘇游客高賽紅對記者説,這一路自駕過來,她和家人主打的就是一個“隨心所欲”,遇見美景就看,有好玩兒的就玩兒,好吃的就吃。幾日的長白山之行,給她和她的家人留下了很多美好記憶。
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長白山池北區一處地點就熱鬧起來。
這裡是長白山雲頂市集,也是長白山加快推動新旅游、新消費、新生活,實現長白山的夜空“亮”起來、人氣“聚”起來、消費“火”起來的又一生動實踐。
市集上,各色亮眼招牌燈光秀格外耀眼,琳瑯滿目的美陳打卡、文創産品、各種美味小吃應有盡有,吸引了眾多居民游客前來游逛、品嘗,大家紛紛拍照留念......
在長白山的一路採訪,讓採訪團成員收穫頗豐,體驗感爆棚。
正如有人説:這個冬天,玩兒轉了長白山,也就讀懂了吉林冰雪。
冬日裏的琿春口岸,一列列載滿包裹的列車在琿春鐵路口岸緩緩駛出。
在口岸入境大廳,俄羅斯游客快速通關,即將在中國開啟一段悠閒假期。不斷提升的通關便利化水平,為這座邊境城市帶來新活力。據琿春市口岸管理服務中心副主任李罡介紹,口岸進出口貨物量正以平均每年18%的速度遞增。
開放的吉林開放的琿春眼下正以新的活力創造着更多的奇蹟。
在圖們口岸,第86號界碑吸引眾多游客前來打卡,復古的電話亭、信報箱,更添懷舊浪漫氣息。在和龍市老裏克湖,森林雪凇、天然雪雕、林海雪原各具特色。敦化市中成村,巴布亞企鵝首次亮相,游客排起長龍爭睹“海洋之舟”的風采。在安圖縣奶頭山村,炫酷刺激的冰雪項目,讓中外游客流連忘返。
一路走,一路拍,一路記錄,一路思考。
我們見證了家鄉的變化,也看到了吉林全面振興發展的新活力!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越明 李志明
攝影 攝像 馬瑞
新華社吉林分社 中國吉林網 聯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