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 | 春運“護橋人”-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2/08 15:36:13
來源:新華網

新春走基層 | 春運“護橋人”

字體:

  新華網長春2月8日電(黃維、蔣民)伴隨春運,東北迎來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刺骨的江風掠過,吉林省德惠市菜園子鎮松花江鐵路特大橋上的氣溫達到攝氏零下30度……

  中國鐵路瀋陽局集團有限公司長春工務段橋隧車間德惠維修工區工長任寶恒正和同事們頂風冒寒進行檢查維護作業,他們是鐵路春運“護橋人”。

任寶恒(左三)和同事們在橋面遠距離檢查桁梁

  春運期間,平均每天橋上通行200余趟列車,成千上萬的旅客經此回家。

  為了確保大橋和火車的安全,同時又不影響運行,任寶恒和同事們只能利用上下行各3個小時大橋不通車的“窗口時間”,對大橋進行檢修。

  任寶恒今年55歲,從事鐵路橋隧維修工作30餘年。用心奉獻數十年如一日,他和同事們不畏嚴寒酷暑,細心排除管內每一座橋梁、隧道安全隱患。

  “我們十多個人負責主線和支線鐵路300多公里共500余座橋梁、隧道的檢查和維護保養,每天工作非常忙。春運期間,更要加大巡查頻次。”任寶恒説。 

任寶恒用望遠鏡在遠距離檢查桁梁

  松花江鐵路特大橋位於京哈線1119公里處,橋長987米,橫跨松花江面近500米,是京哈線上唯一一座下承式鋼桁架橋,也是重要的咽喉要塞。

  因受江上水汽侵蝕、火車運行的衝擊力等多種因素影響,橋梁的桁梁、梁體、墩&及步行板等都需要定期進行維修和保養。

  冬日清晨,大橋鋼結構橋身凝結出一層霜花。任寶恒和同事們穿着專用防滑棉鞋相互提醒着,小心翼翼地走在橋上,腳下“嘎吱嘎吱”的響聲聽上去令人牙齒發酸。

“護橋人”在檢查橋頂桁梁並進行記錄

  橋頂最高處距離水面32米,有10層樓高,而列車通過的橋面距江面也有18米高。站在橋上,手扶欄杆向下望,難免會提心吊膽。

  “這座大橋處在‘風口’位置,突然就會吹來六七級風,每次檢修都是一次考驗。一旦摔倒不僅自己會受傷,還會波及身邊的同事。單單在橋上行走都充滿了挑戰,神經得時刻緊繃着。”任寶恒説。

  橋頂桁樑上冰霜覆蓋的花紋鋼板,踩上去像冰面一樣光滑。任寶恒將安全繩係好並將另一頭固定在護欄上,做好防護後,他快速地前行檢查桁樑上螺栓、漆面、鋼梁等設備的狀態,發現螺母松動就立即修復,發現漆面脫落當場記錄位置……

  此時,一陣呼嘯的西北風裹挾着冰晶從側向襲來,將正在運輸加固材料的一個工友吹得不能走動,只能手扶橋欄,盡量讓身體保持平衡。

工作人員在檢修橋梁

  “幫我拿着手套,戴手套不好擰。”楊慶民一邊大聲喊着一邊將手套遞給同事,之後用手將螺栓復位,迅速套上新螺母轉了幾圈,再用大扳手一圈一圈擰,直至完全鎖緊。寒風凜冽、鐵扳手凍得冰涼,不到一分鐘,楊慶民的雙手就吹紅了。

  “在冬天,我們每次維修與檢查都是這樣,習慣了。”任寶恒説,“天窗”時間6個小時,他們交替進行作業,有的人有時要在半空懸挂近3個小時進行作業,“我們不僅是在守護大橋,更是在守護旅客安全回家的‘大動脈’。”(視頻製作:黃維)

【糾錯】 【責任編輯:黃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