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邂逅“最炫民族風”——解碼吉林冰天雪地的國潮元素-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2/07 09:11:49
來源:新華網

冰雪邂逅“最炫民族風”——解碼吉林冰天雪地的國潮元素

字體:

  新華社長春2月6日電(記者王昊飛、王帆、周萬鵬)冰雪融合國潮風。猶記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期間,大熊貓、紅燈籠借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造型實現又一次文化“出圈”,谷愛凌“金龍戰袍”、蘇翊鳴“如意袖口”等冰雪健兒的國潮造型引發關注。龍年春節前夕換裝的“龍墩墩”,如今再成年貨潮品。

  2023/2024雪季以來,國潮依然是冰天雪地中的熱門存在。在吉林省,紛至沓來的雪友不僅為打卡“長白天下雪”的資源,更為領略“最炫民族風”的魅力。

  冬日吉林邂逅“最炫民族風”,可以從一場星空夜滑開始。夜幕降臨,位於吉林省吉林市的萬科松花湖度假區,40名身着傳統服飾的滑雪愛好者從山頂腳踏雪板飛馳而下,朔風凜凜中盡顯十足英氣。這段畫面被錄製為短視頻發布在社交&&,迅速收穫近200萬次點讚。有網友評價:“寒風雖刺骨,卻擋不住漢服之美。”

身着傳統服飾的M.V滑雪俱樂部團隊成員合影。(受訪者供圖)

  “國潮越來越受大家喜愛。我們以這種形式來弘揚傳統文化,宣傳冰雪運動。”俱樂部負責人丁寧説,團隊中熱衷於國潮風的滑雪發燒友和滑雪教練有70餘人,服飾上嘗試過京劇、三國、西游記、仙俠、舞龍舞獅等多種題材。

  冰雪與國潮的融合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作為“雪容融”主創人員之一的吉林藝術學院動漫學院副院長矯強認為,國潮是對傳統文化的再挖掘與再創造,通過結合時尚元素去撬動年輕人的好奇心,使之不斷在傳承創新中增強認同與自信。

位於長春冰雪新天地中的“雪容融”。(受訪者供圖)

  2023/2024雪季過半,吉林冰雪流量迎來爆發式增長,為“最炫民族風”提供了更大舞&。記者從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廳了解到,2023年11至12月,全省接待國內游客和實現國內旅游收入分別同比增長356.7%、310%。攜程數據顯示,春節臨近,吉林省旅游訂單量同比增長560%。

  高質量與大流量如何有機融合?吉林有着獨特的思考與嘗試,其中一項便是將冰雪體育、旅游、教育、經貿等“冰雪+”全鏈條環節,與文創産業實現鏈結。日前,吉林還發布了“長白天下雪”冰雪文旅IP,打造冰雪文化虛擬數字人“初一”與“玄龍”,講述來自長白山的仙俠故事,用數字技術賦能冰雪産業,更讓國潮范兒在冰天雪地中“無處不在”。

吉林冰雪文化虛擬數字人“初一”與“玄龍”。(吉林省文旅廳供圖)

  “孫悟空”“葫蘆娃”“雪孩子”……2022年國産動畫電影《我們的冬奧》爆火之後,那些代表“回憶殺”的經典國漫形象也被雪場工作人員以Cosplay的方式帶入雪場,與來吉林打卡的雪友不期而遇。國潮元素的硬體佈置、主題活動、文創手辦等帶來的氣氛烘托,讓許多游客感覺這個冬天別具韻味。

  “想不到冰天雪地裏的國潮元素這麼帶感!”游客孫銘評價,長春冰雪新天地“雪容融”“胖虎+肥龍”等國潮IP讓人目不暇接,手機都快拍沒電了。這處東北冰雪新晉熱門打卡地,得益於“冰雪+文化”的打造,今年元旦以來日均涌入上萬人。

  來長春滑雪之後還能往家帶回點什麼?展現城市人文元素的冰雪之城圍巾、根據吉林粉雪文化設計製作的吉雪胸針、倒入熱水就能看到長白山天池的溫變馬克杯……“長春禮物”品牌通過跨界融合、創意合作等手段,在本雪季推出了15款冰雪主題國潮文創産品。

“長春禮物”推出的溫變馬克杯。新華社記者 周萬鵬 攝

  “以冰雪為載體,展示文化自信。”吉林省愛未來文創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丹説,文旅産業的發展離不開文化創意,“長春禮物”品牌還與交通部門共同打造了可以喝咖啡的54路有軌電車文旅專列,讓更多人感受長春冰雪文化的魅力。

  北京冬奧會之後,中國冰雪裝備製造的國潮味也比以前濃了。在長春百凝盾體育用品器材有限公司生産車間,一雙雙側面印有紅色“中國”LOGO的冰鞋整齊排列等待出廠。公司創始人王陽曾是短道速滑運動員,退役後致力打造國産冰鞋。我國多位冰上名將的戰靴都是出自他的巧手。

  “這個雪季公司的海內外訂單不斷,業績增長20%。”王陽介紹説,“熱銷離不開冰雪運動的火熱。希望未來有更多人愛上冰雪運動,穿上國潮風的冰雪裝備。”

【糾錯】 【責任編輯:黃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