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長春2月6日電(蔣民、黃維)隨着春節的臨近,行駛在通化至臨江之間的4349/4350次慢火車有了新變化——綠皮火車的車窗貼上窗花、車廂內挂起春聯,列車員的貼心服務,旅客的歡聲笑語,使之喜氣洋洋,年味兒十足。
4349次列車經過沿線被白雪覆蓋的小村莊。 新華網發 曲曉曦攝
孫宏偉是4349次列車長。派班、開出乘會、點名、上車檢查車輛設備設施……不到6點就上班的他一刻沒閒着。
“這趟車是7時50分開,準備、檢查工作一點也不能馬虎。”孫宏偉説,春運開始後,南方來松嶺村玩的游客比較多,尤其是小朋友更多,有時幾個老師帶40多個孩子,有的乘降所沒有站&,孩子們下車會耽誤一點時間,“現在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保障人身安全。”
4349/4350次列車開行近80年,全程122公里,共有4節車廂,中途穿越橋梁58座,隧道21座,涵洞254座,停靠11個站。其中水洞、鴨園、道清、老營站是乘降所,林子頭站、松嶺站為區間乘降所。開行以來,這趟列車一直服務通化市和白山市沿線村民的日常生活。
入冬後,眾多游客到臨江市松嶺雪村旅游。 新華網發 曲曉曦攝
孫宏偉説,這趟車4節車廂定員444人,乘務人員、乘警長、檢車長、售貨員等一共9人。
松嶺雪村地處吉林省臨江市花山鎮珍珠門村,在距離臨江市區西北近30公里的一處山坳裏。這裡民風淳樸,有純凈的雪地和濃郁的東北風情。一進入冬季,白茫茫的雪地、森林、關東民居與遠山相映成趣,宛如童話世界,這些年來,借冰雪旅游熱的“東風”,曾經默默無聞的小山村火爆出圈。
攝影愛好者李先生是通化市攝影家協會會員,每到冬季都要與“驢友”多次搭乘這趟列車去雪村小住,拍攝連綿起伏的雪山、穿越涵洞的慢火車,“因雪村地處偏僻,這裡60%的游客都是通過這趟慢火車來的。它就是村民的公交車和‘致富車’,也是我們的‘冰雪旅游專線’,它承載着沿線群眾奔向幸福生活的希望。”
游客在慢火車上用手機拍攝沿途的冬日風景。 新華網發 曲曉曦攝
如今,這趟慢火車“名氣”越來越大,很多旅客慕名前來,坐上慢火車欣賞沿途四季美景,品味山珍特産,體驗獨特民俗。這趟車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和駛向鄉村振興的“網紅車”。
“每年,我們都會組織50余個千人團到長白山地區觀光旅游,乘坐這趟綠皮慢火車是大家首選的‘打卡地’。在慢火車上,大家不僅可以觀賞沿途美景,還能感受鐵路熱情服務,游客都非常喜歡這樣的旅行路線。”一家旅游公司的負責人劉洪波説。
“我們珍珠門村比較偏僻,原是出名的貧困村。這趟綠皮小火車帶動的旅游熱,讓村民們看到擺脫貧困的商機,他們開始發展生態農業,通過現場採摘、農家樂和鄉村旅游,由以前的人均年收入1200元增長到1.5萬元,村民們摘掉了‘窮帽子’。”松嶺雪村黨總支副書記李善梅感慨地説。
列車員保護小游客安全下車。 新華網發 曲曉曦攝
4349次列車是公益慢火車,單程最高票價17.5元,運行3個小時。“春運期間,搭乘列車的旅客不僅能夠透過車窗欣賞北國風光,還可免費享受鐵路部門聯合景區配備的導游專屬講解服務。”孫宏偉説。
長春客運段通化十九車隊自擔當這趟列車乘務以來,與沿線特色村落聯合,打造“慢火車精品旅游線路”,助力地方經濟發展。工作人員蒐集了攝影愛好者拍攝的美圖在列車上展示,把列車打造成游客與沿線村民溝通的&&,讓旅客一上車就被美景包圍。
從以前的燒煤列車變成空調列車,從行李架上用線繩係口的“絲袋子”到五顏六色的行李箱……孫宏偉見證了這趟公益慢火車的更迭發展,也見證了沿線村民生活發生的改善和變化。
在雪地中,旅客上車也是一道美麗風景。 新華網發 曲曉曦攝
“我們還設立列車售賣車廂,幫助村民售賣當地山貨。”長春客運段相關負責人&&,這是“出行+美食+旅游+助農”一條龍服務路線。
這趟運行在群山間的慢火車,承載着沿線百姓的美好嚮往,穿越歷史,駛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