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每日電訊頭版:GDP增速6.3%!吉林“成績單”為東北全面振興提氣-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1/20 06:40:10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新華每日電訊頭版:GDP增速6.3%!吉林“成績單”為東北全面振興提氣

字體:

來源:1月20日《新華每日電訊》

  新華社記者 馬曉成

  新鮮出爐的數據顯示:2023年,吉林省地區生産總值同比增長6.3%,時隔多年再次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翻看這份“成績單”,從一季度增速全國靠前,到二三季度和全年各項指標不斷穩中向優,農業基礎不斷夯實,重大項目加快推進,營商環境持續優化,人氣信心不斷匯聚,吉林正加速向全面振興率先實現新突破的目標邁進。

數據帶勁!GDP增速時隔多年再次超全國平均水平

  北國春城,寒冬時節,長春汽開區的新能源整車及配套項目施工現場,依舊熱火朝天。

  作為奧迪在華首家純電動車型生産基地,奧迪一汽新能源項目是奧迪在中國首個基於PPE&&、專門生産純電動車型的生産基地,生産線排佈施工緊鑼密鼓,不久後就能實現汽車批量生産。

  松花江畔,1月18日,中國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煉油化工轉型升級項目120萬噸/年乙烯裝置2號丙烯塔順利吊裝就位、“塔起燈亮”,全面轉入設備安裝、工藝配管階段。

  一個個大項目持續推進的火熱景象,是吉林爭分奪秒抓經濟的縮影。“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規模以上服務業重點行業營業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於全國。”吉林省統計局局長林梅説。

  回看2023年,吉林“成績單”亮點頻現:

  ——農業強省建設步伐穩健。全省糧食産量連續三年超過800億斤,達837.3億斤,再創歷史新高,産量躍升至第四位;單産居全國糧食主産區第一位。

  ——産業結構持續優化。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佔全部規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戰略性新興産業産值佔全部規上工業總産值的比重均有所增長。

  ——新興動能強勁。新能源汽車産量增長43.6%,動車組增長157.1%,風力發電機組增長47.6%,碳纖維增長38.3%。

  ——消費投資雙引擎發力,內需穩步釋放。冰雪經濟成為全國關注的“頂流”,“冷資源”激活“熱經濟”。

  吉林省社會科學院經濟所所長張麗娜&&,這些經濟數據彰顯出吉林高質量發展持續發力,為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提供了強有力的信心。

  謀新突破!培育新質生産力助推高質量發展

  “全省經濟運行保持穩中向好、穩中提質的良好態勢,得益於吉林省深入實施‘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堅定不移擴內需、優結構、提信心、防風險,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林梅説。

  推動東北全面振興,根基在實體經濟,關鍵在科技創新,方向是産業升級。

  吉林以大農業、大裝備、大旅游、大數據等“四大集群”培育為重點,以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藥、新康養、新服務、新電商等“六新産業”發展為方向,以新基建、新環境、新生活、新消費等“四新設施”為建設保障,不斷推動全省高質量發展。

  “吉林省培育‘四大集群’、發展‘六新産業’、建設‘四新設施’,正是未來推動吉林全面振興的主要抓手。”吉林省委政研室副主任徐鵬&&。

  ——加速推動新型工業化。作為傳統工業省份,吉林省曾生産出我國第一輛國産汽車、第一列鐵路客車、第一袋化肥,形成了一汽、長客、吉化等知名的“國”字號大型企業。吉林持續推動傳統製造業加快轉型升級步伐,推動設備更新、工藝升級、數字賦能,讓“老樹發新芽”。

  “2023年規模以上大型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1%,500戶重點企業産值同比增長6%,促進工業經濟快速止跌、穩步恢復、持續向好,有力支撐全省經濟運行回升向好。”吉林省工信廳副廳長宋曉輝説。

  2023年吉林省持續推動655個計劃總投資5000萬元以上重點項目,660個工業冬季不停工重點項目,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一汽弗迪新能源動力電池、吉化轉型120萬噸乙烯等重點在建項目進展順利。在新能源、新裝備、新材料等領域謀劃的163個項目已落地開工77個,進入開工籌備55個。2023年全省工業投資同比增長2.7%,高於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增幅2.4個百分點,連續兩年突破千億級規模。

  ——加速形成新質生産力。長光衛星建成世界最大的亞米級遙感衛星網絡。吉林省持續以前沿技術催生新産業、新模式、新動能,驅動老工業基地向“新”升級。近3年,吉林全省累計投入3.58億元,實施核心光電子器件和高端芯片、智能製造等17個重大科技專項。

  “我們啟動汽車産業集群‘上&階’工程,全力打造世界級汽車先進製造業集群,接續&&碳纖維産業發展2.0版政策措施,組建成立吉林省碳纖維産業聯盟,推動碳纖維産業加快發展,目前我省原絲、碳纖維産能均位居國內首位。”宋曉輝説。

  ——加速布局綠色新産業。風大日曬一度被看作吉林西部的自然劣勢,吉林省緊抓綠色能源發展機遇,“無中生有”集聚新能源産業。統計數據顯示,吉林省風力發電量累計增速連續10個月位居全國第一。

  在大安市,風光制綠氫合成氨一體化示範項目正緊張施工,建成後可依託綠電,年産綠氫3.2萬噸、綠氨18萬噸,推動“北方氫谷”日漸成型;在吉林市,中國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煉油化工轉型升級項目雛形已現,建成後每年增産技術含量高、能耗低的化工材料近300萬噸。

  匯聚信心!加速邁向率先實現新突破目標

  “吉林自身在努力,外界對吉林的預期也在發生着根本改變。”吉林省社會科學院軟科學所所長徐卓順説,吉林不斷向好的經濟態勢,正為吉林匯聚人氣,提升振興信心。

  一份數據表明吉林的匯聚力:據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2023年全年,吉林省接待國內游客3.14億人次,同比增長172.8%,恢復至 2019年的126.5%;實現國內旅游收入5277.35億元,同比增長242%,恢復至2019年的107.3%。

  “我省旅游業發展已全面恢復,超過了疫情前的水平。”吉林省文旅廳副廳長陳思宇説。

  入冬以來,吉林冰雪經濟持續釋放吸引力,在長白山腳滑粉雪、泡溫泉,體驗霧凇漂流;在延邊打卡延大網紅墻、民俗園、恐龍王國;在長春冰雪新天地體驗萬人蹦迪;在查幹湖體驗千年漁獵文化……社交&&上,吉林省文旅部門“認真聽勸”,整理髮布了多地旅行地圖和游玩攻略,持續保持冰雪旅游熱度。

  數據顯示,2023年長春龍嘉機場航班量和旅客量均超2019年同期,兩項指標的恢復率均位列千萬級機場第一位。

  人氣匯聚的同時,越來越多的投資者看到了吉林發展的未來,加大在吉林省的投資力度。

  作為德國緯湃科技在中國的重要生産基地,緯湃汽車電子(長春)有限公司3年來已在吉林省投資超過5億元。

  “在新能源汽車上,中國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不斷地在中國,尤其在長春擴大投資的原因。”緯湃汽車電子(長春)有限公司總經理江懷生説。

  “我們積極應對投資下行壓力,精準施策,狠抓投資強度、施工進度,2023年,全省實施億元以上項目1955個,投資增長7.9%,其中百億級以上項目15個。”吉林省發改委副主任劉日昊説。

  “‘軟環境’曾經是東北地區發展的短板,讓人欣慰的是,當前吉林省正加快轉變營商環境,提升投資者的信心,進一步壯大吉林不斷向好的經濟態勢。”徐卓順説。

  吉林省政務服務和數字化建設管理局副局長毛永琦&&,吉林省將常態化長效化以“硬措施”優化“軟環境”,讓各類經營主體在吉林省放心經營、安心發展。

  從開工到産品下線中車松原新能源裝備産業園實現首颱風電整機出廠只用了100余天,從動工到建成松原市正泰新能的光伏設備組件下線不到100天……

  吉林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向市場放權、給企業松綁、讓群眾便利。企業更有“獲得感”,來得了,留得住。

  2023年全省新登記經營主體61.88萬戶,同比增長14%。全年高校畢業生留吉13.3萬人、留吉率超過60%,創歷史最好水平。

【糾錯】 【責任編輯:田甜】